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郦食其加入刘邦队伍时,就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郦疥也至少三十多岁了。父亲扮演外交官的角色,儿子则是一名军人。只不过这名军人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后方,因此所谓的战功都拿不到台面上。多亏了父亲郦食其的功劳,儿子郦疥才被分封为列侯。

和郦疥有着相似身份的是高景侯周成,周成的父亲就是前御史大夫周苛,而周苛也是一名烈士。奇怪的是,周成获封的时间在汉九年,早于郦疥,而且排在第60名,也高于郦疥。另外,功臣表中并没有记载周成有过战功。因此,从拼爹的角度上看,周苛知名度高于郦食其,郦疥拼不过周成。

但是,郦疥的叔父曲周侯郦商在功臣表中排在第6名,超过了周成的堂叔父周昌。所以,从家族的角度上看,郦氏家族超过了周氏家族。

二百六十二、大司马之死

汉四年十月,即公元前204年10月,赵国相国韩信带领汉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占了历县,进而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史书称之为“韩信破齐”。

齐国容易攻破,是因为齐国高层听信了汉国高梁侯郦食其的建议而没有采取防备。但是,消灭齐地武装力量、彻底平定齐国则是另外一回事了。韩信的军队显然不能胜任这项任务,此外,汉军还要提防南边的西楚国。为此,刘邦派遣曹参、灌婴等人带领精锐汉军赶赴齐地协助韩信。

完成一系列部署后,汉王刘邦准备原路回到黄河以南,继续指挥对西楚军的作战。那么,刘邦是否知道项籍平定砀郡的事情呢?如果知道此事,刘邦返回成皋前线之目的就是趁项籍不在时,拔掉西楚军锲入汉国成皋、荥阳的“两颗钉子”;如果不知此事,刘邦就显得事必躬亲了,他想要继续吸引项籍的注意力,减轻汉军在其他战场上的压力。

无论哪种情况,刘邦都是一位称职的统帅。

在刘邦还没有到达成皋前,汉军副统帅吕泽就开始了攻打成皋之敌的计划。

俗话说:“打不过关、张,还干不过刘备吗!”当然,刘、关、张还要四百年后才会登场,因此,汉军的口头禅或许是“打不过项籍,还搞不定你曹咎吗”。当项籍还在成皋时,西楚军猛猛烈进攻巩县等地,巩城和周围的汉军战战兢兢、紧张万分,毕竟项籍有烹人的癖好。如今,项籍离开了成皋,该轮到弟兄们趾高气扬、扬眉吐气了。

汉军多次向防守成皋的西楚军挑战。起初,汉军还派人送去战书,但是西楚军躲在城内不应战,慢慢地,汉军丧失了耐心。想要直接攻打城池,但西楚军已经做好了守城的充足准备,硬攻的话,汉军伤亡一定很大。因此,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西楚军引出城,再与之决战!

于是,冷兵器时代经常出现的“骂战”开始了。

一批批汉军轮流把污言秽语泼向成皋城,各种腔调此起彼伏。躲在城内的曹咎听了汉军数日的辱骂,终于无法忍受了。自己毕竟是西楚国的大司马,居然被人指名道氏的“问候”,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

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西楚国的荣誉,必须用胜利粉碎那些质疑自己军事能力的谣言!

海春侯曹咎决定亲自领兵出城与汉军交战。正当西楚军横渡城东的汜水时,汉军突然发动进攻,然后西楚军就猝不及防、毫无准备、稀里糊涂、一败涂地、呜呼哀哉了。兵败如山倒啊,大司马曹咎、长史司马欣在汜水边上自杀了。

关于曹咎之死,存在争议。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龙侯陈署)以卒从,汉王元年起霸上,以谒者击籍,斩曹咎,侯,千户。”像这种存在矛盾的记载,应以功臣表为主。或许,陈署是第一个冲向大司马的汉军将士,尽管曹咎已经自杀,陈署依然割掉了他的头颅。大司马的头颅不仅仅是头颅,还是升官拜爵的敲门砖!

陈署在汉元年加入了刘邦的队伍之中,其身份估计是投降的秦国士卒。他因为斩杀曹咎的功劳,在汉王九年被封为龙侯。后来在功臣表中排在第84名。龙侯国都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西北,传承了2代,享国36年。

汜水一战,汉军歼灭了西楚军防守成皋的主力部队,并缴获了大量的珠宝、金玉等财物。刘邦也带领军队渡过黄河,来到了成皋城下,然后轻松攻占了成皋。之后,刘邦驻军在敖仓对面的广武邑,准备指挥汉军收复荥阳。

当项籍行军到砀郡的睢阳县时,得知了海春侯曹咎被打败的消息,于是向西急行军。幸运地是,项籍的时间把握得非常及时。当时,汉军已经把钟离眛包围在荥阳以东了,正准备发动总攻时,不料项籍带领西楚骑兵突然杀到,汉军纷纷撤退到险要城邑。

如果项籍再晚来一步,恐怕钟离眛也要被汉军报销了。问题的关键是,钟离眛为什么会冲出荥阳城与汉军决战?总有学者骂曹咎弱智、被汉军引诱出城,那么西楚国的名将钟离眛呢?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有时候,战争的奥妙诡异之处不是后人单凭想象就能够揣测出来的。连钟离昧这样的名将都能被诱骗出城,更何况曹咎这样不入流的将领呢!至于两人出城的考虑,或许是为了面子问题,或许是想要剿灭眼前的小股汉军,等等。总之,他们的军事行动不会是头脑一热而意气用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项籍曾经让曹咎坚守十五日,准备平定砀郡后,再与曹咎并肩作战。但是,汉军韩信部突然进攻齐国,项籍不得不抽出时间调配西楚军前去救援齐国。于是,时间就这样被耽搁了。当项籍还远在睢阳时,曹咎就已经战败了。

曹咎、钟离眛冲出城去,或许是城内粮草短缺而不得不突围。

二百六十三、分一杯羹

广武邑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东北的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此地谷深坡陡,崖壁参差,北依黄河天险,西临成皋之险,东接敖仓之粟,南有重城荥阳,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04年10月,汉王刘邦和西楚王项籍分别率军对峙在广武山上,长达数月。项籍由于分兵救齐,再加上大司马曹咎刚刚被汉军破杀,因此无法集中力量进攻防守严密的汉军壁垒。至于汉军方面,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大多数汉军被投入到齐地战场上了,剩下的兵力无法对项籍实施有效的打击。于是,双方在广武山两侧静静地等待着。

等待戈多?当然不是!至少现在双方都无法增加兵力,也无法添置过多的戈,弓弩倒是管够。

西楚王项籍显然没有耐心和刘邦熬时间,因为他时刻担心着对梁地垂涎三尺的彭越。五个月前,彭越在下邳县捣乱,自己去攻打彭越,结果汉军趁机夺了成皋;一个月前,彭越在砀郡捣乱,自己再次前去攻打彭越,结果汉军再次攻占了成皋。如果自己一直留在广武,估计彭越还会整出什么动静。真让人不省心啊!

于是,项籍想出一个好点子。他决定用刘邦家人的性命威胁刘邦。虽然有些卑鄙,更有些无耻,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没准能让刘邦屈服呢!即使刘邦不屈服,自己也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戳穿他虚伪的面目。

项籍让人建造了一个很高的阁台,把刘邦的父亲放在砧板上,对刘邦喊话,说:“现在不赶快投降,我煮了你的父亲。”

刘邦则回答说:“我和你都是怀王的臣子,互相约为兄弟,我的阿翁就是你的阿翁,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的阿翁,麻烦你分我一杯羹。”

项籍闻言大怒,想要杀了刘邦的父亲。

项籍的季父项缠劝道:“天下事还不确定。夺天下者不顾家人性命,即使把他杀了也无益处,徒增祸患而已。”

项籍听从了项缠的规劝。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