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和齐国结盟
《郦生陆贾列传》中关于郦生劝说刘邦、齐王的言语,明显属于后人伪造。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没有录音笔、视频录像等高科技,想要长篇累牍的记录人物间的对话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也不可能是郦生撰写的回忆录,毕竟郦生由于韩信擅自攻齐而突遭遇害。
学者周聘认为这些篇幅超长的对话是汉初辩士蒯通伪造的。目前,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蒯通捏造这段假历史的论点,但除了蒯通,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物。司马迁善于虚构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而这类劝说的话语非其所长。
仔细考察郦生言语与当时的实际形势,可以发现很多不准确的地方,现罗列如下:
第一,“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这句话指汉三年六月项籍攻克荥阳,由于刘贾、彭越在砀郡攻城略地,项籍引兵向东攻打刘、彭二人。而敖仓一直被汉将周勃、曹参等人控制着,所谓的“不坚守敖仓”纯属无稽之谈。如果敖仓被西楚军攻克,那么项籍就不会担心靳歙破坏自己的粮道了;
第二,“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赵王歇和赵相陈馀已经被汉军擒杀,赵地到汉三年底基本上被平定了,而燕国只是暂时的屈服,和汉国结盟而已,离“已定”还远着呢。因此,此处把燕、赵相提并论,明显错误;
第三,“而使郦生说齐王”。根据《田儋列传》记载“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因此齐国的当权者是齐相田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郦生的游说对象主要是齐相田横,而非齐王田广;
那么,问题来了,齐国为什么听从郦生同意与汉国结盟呢?
首要原因当然是汉强楚弱了,齐国和汉国结盟符合其自身利益。刘邦出关作战的理由是为义帝复仇,并不是学习秦政把天下搞成郡县制那一套。也就是说,根据当前之局势,齐国可以与汉国和平共处。
既然如此,项籍的戏下分封就不应该存在了,那些多出来的雍国、塞国、翟国、河南国、济北国、胶东国等小国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一点上,汉国与齐国达成了高度共识。汉国承认齐国的合法地位,齐国自然希望与汉国共同建立国际新秩序。
郦生游说齐国前,刘邦可能许诺了齐国一些好处,比如西楚国东郡和薛郡的一些原来就属于齐国的领土。当然,齐国要想得到这些旧齐地,就必须和汉国合作攻灭项籍。开支票是刘邦最擅长的手段,至于最后是一五一十的全部兑现,还是打完折扣后的实现,则不好说了。
或许,郦生游说齐王时,还提到了刘邦“复立六国之后”的政治主张。尽管这条建议曾经被张良否决,但郦生用它来忽悠齐国高层也是可以的。
如果仅仅和齐国进行决战,没有西楚军的参与,汉国一个月内灭亡齐国是可能的。郦生所说的“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显然是夸大了进攻齐国的难度。齐国在汉元年时和西楚国死磕,齐王田荣被杀后,项籍在齐地实行了“三光政策”,极大地削弱了齐国的国力。如果不是刘邦率领诸侯联军打进彭城,再加上曹参、樊哙、郦商等人在东郡与西楚军决战,城阳县的田横不可能在项籍的猛烈进攻下坚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田横复国了。
换言之,汉国的军事行动间接地帮助了齐国的复国运动。郦商在城阳东部的巨野泽与西楚大将钟离眛交战过,当时在城阳坚守的田横或许对这位汉军老将有着深刻的印象。如今,郦商的兄长高粱侯郦食其前来游说齐国,足见汉国对齐国之重视,于是田横决定加入反楚联盟。
总之,投降汉国,好处大大的有;抵抗汉国,全部死啦死啦地。
在汉三年九月这个月,刘邦开始策划对西楚国的反攻,如果和齐国成功结盟,汉、齐联军就可以从齐地直接向西楚国的后方发动进攻,项籍集团的覆亡速度将会加快。至于西楚国灭亡后刘邦怎样对待齐国,可以参考刘邦对付燕国的方式。
但是,刘邦的全局部署最终因为一个年轻人的擅自行动而被打乱。
二百五十九、大司马曹咎
公元前204年9月,项籍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说:“一定要守住成皋。即使汉王想要挑战,千万不要与之交战,不要让刘邦向东进军就行了。我十五日必定梁地,然后再和将军并肩作战。”
于是,项籍离开成皋,第二次向东攻打彭越等人。
四个月前,项籍也是这样离开了成皋,只不过当时守卫成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终公,这一次守卫成皋的却是西楚国大司马海春侯曹咎了。早在项梁、项籍叔侄起义之前,项梁曾因触犯刑法被抓,于是委托曹咎写信给栎阳令司马欣,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消除了项梁的罪,因此曹咎十分受到项氏叔侄的信任。虽然曹咎能力不怎么强,但因为忠诚而被项籍委任为西楚国大司马,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副主席。
关于西楚国的大司马,仅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三位,分别是曹咎、龙且、周殷。上述三人中,曹咎大概是西楚国建国后的第一位大司马。曹咎战死后,龙且接班;龙且战死后,周殷接班,不过周殷后来投降了汉国。
西楚国有大司马曹咎,汉国有太尉卢绾,这两人的军事能力估计是半斤八两。因此,有时候,能力大小倒是其次,和领导关系铁才算是真正的本领。
防守成皋的不仅有大司马曹咎,还有前塞王司马欣——这位司马迁曾祖父辈分的族人。曹咎和司马欣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相识了,如今两人奉命防守成皋,却成为了二人最后一次的聚会。
此时,成皋的西面和南面都是汉军,北面是黄河天险,只有东面是西楚军占领的荥阳城,而防守荥阳的则是西楚军赫赫有名的大将钟离眛。荥阳北面敖仓的防守者是著名的汉将周勃,敖仓对面的广武则由猛将樊哙镇守。成皋似乎只有东边的荥阳可以依靠了。然而,成皋属于乡邑级小城,城防设施不利于西楚军守卫。此外,项籍把西楚国大司马这样一位高官留在成皋,难道不是吊汉军的胃口吗?
项籍显然高估了这位大司马的能力,不仅要曹咎至少坚守成皋十五天,还要曹咎防止汉军向东攻打荥阳。曹咎表示,压力山大啊。
“我十五日必定梁地”意味着项籍要速战速决,但是项籍真得能够在半个月内击败刘贾、彭越等人,然后彻底搞定梁地吗?项籍虽然对曹咎这样许诺,但是未必掐着时间按时返回荥阳、成皋,那么,曹咎只能凶多吉少了。
或许,终公在5月份防守成皋时,项籍也这样对他许诺过,只不过当时荥阳还处于汉军控制之中。刘邦第一次收复成皋的战役记载也非常简单,史书上仅用“击破终公,复军成皋”八个字概括。如今,曹咎肩负着项籍的重托,战战兢兢地在成皋防守。未来怎么样,曹咎不去想,也不敢去想。
项籍从荥阳、成皋前线一回到砀郡,就开始指挥士卒立即进攻汉军占领的城池。由于这些地方被汉军刚刚占领,再加上汉军守城的兵力有限,所以陈留、外黄、睢阳等县被先后项籍轻松攻克。然后项籍一鼓作气,向东攻占了彭越占领的西楚国城邑。汉将刘贾避而不战,与彭越互为犄角而自保。
如果项籍再晚上一个月,等汉军站稳脚跟后,估计项籍的进攻就没有这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