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百三十二、兵临武关

武关和函谷关一样,都是关中通往山东六国的大门。但两者的区别是,武关比函谷关更难进攻。在秦国兼并天下前,每当东方六国想群殴秦国时,总会从函谷关进军。陈胜起兵后,派遣周章也是通过函谷关而进入关中,只可惜周章功亏一篑,没有完成任务。而从武关进攻的宋留,则被困在南阳郡与武关之间,最后失败被杀。

武关除了在公元前312年被楚怀王的楚军攻破的记载外,至今,105年过去了,依然坚挺如故。

因此,刘邦在面对武关的守军时,内心是不自信的。此时,或许刘邦已经得知了章邯投降反秦联盟的消息。这让他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不用再担心三川郡的敌人了;担忧的是如果自己无法攻克武关,其他人就有可能从函谷关进去,比自己提前攻入关中。

于是,刘邦决定同时采用政治和军事手段。为此,他先派遣魏地人宁昌出使秦国,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另外,他在关下厉兵秣马,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然而,使者宁昌如石沉大海一样久久不返回。

这个月,赵相张耳的宠臣申阳攻占了三川郡。

申阳这个人属于配角,我们简单地对他做一个介绍。申阳是薛郡瑕丘县人,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成为了张耳的亲信。大概申阳是援赵齐军中的一员,长袖善舞,在普通人中显得出类拔萃,因此才被张耳看重。钜鹿城解围后,赵相张耳高瞻远瞩,断定秦国要完蛋,于是派出将军司马卬与申阳二人共同进攻秦国。司马卬想渡过黄河,但被刘邦的楚军切断了黄河渡口;而走东郡白马津的申阳军队则顺利渡过了黄河,居然攻占了三川郡,要知道让刘邦无可奈何的雒阳城可是位于三川郡!

然后,申阳修复了刘邦集团烧毁的渡口,在黄河边上迎接诸侯联军的到来。

难道申阳是传说中的超级战神?当然不是!如果申阳战斗力那么强悍,早就引起刘邦以及后来史学家的注意了。合理的解释是,申阳是带着章邯的使者攻打三川郡的;或者秦将章邯投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三川郡,三川郡各县的秦军丧失了斗志。因此,申阳捡了个大便宜。

当然,汉唐氏的上述猜想是有证据的。有“打不死小强”之称的赵贲此时负责防守雒阳等地;而后来,刘邦平定三秦时,赵贲为雍王章邯效命。因此,赵贲和章邯有着密切联系。赵贲的投降应该归功于章邯,而非申阳。

事实上,像司马卬和申阳这样的武将勉强算得上二流将领。戏下分封中,他们之所以被项籍封为殷王和河南王,多亏了老大哥张耳的运作。关于戏下分封,下文还会详细提到。

一百三十三、终于投降了

公元前207年8月,在黄河以北的邯郸郡安阳县殷墟,诸侯联军终于在秦军受降问题上达到了共识。

楚军上将军项籍任命秦军投降的都尉董翳、长史欣为上将军,统率投降的秦军。至于原秦军主帅章邯,由于上个月进行过山盟海誓,因此项籍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诛杀章邯。为了防止章邯带领秦军士卒叛乱,章邯则被安置在了楚军中,成为了高级囚徒。

估计赵相张耳在这次受降事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章邯正是由于张耳等非楚军派系首领的保证,才向诸侯联军投降。章邯当然不是傻子,心里十分清楚项籍对自己的仇恨。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后半生富贵,我们相信,他做出背叛咸阳的决定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张耳年轻时曾经做过信陵君公子无忌的门客,很有见识。他在魏国都城大梁混得风生水起,很早就参加了反秦组织。秦国攻灭魏国数年后,远在咸阳的秦政居然也得知了张耳的大名,于是“购求有得张耳,千金”;就连起兵的陈胜也曾经是张耳的粉丝,可见张耳在国际社会上的名声有多么响亮。另外,此时的张耳又全面掌握了赵国的军政大权。因此,他在反秦联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章邯投降时,张耳应该扮演了担保人的角色。

谈完张耳后,让我们再介绍一下都尉董翳和长史欣这两个人。他们两人是配角中的主角,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章邯投降的原委。

首先是都尉董翳。该人据说是春秋时代晋国著名史官董狐的后代,不过这都是陈年烂事了,不提也罢。在楚军消灭秦国后,董翳被封为翟王,分封理由是“本劝章邯降”。而董翳劝降的情节在众多历史事实中并不突出,突出的是长史欣和陈馀的劝降。长史的地位并没有都尉重要,而陈馀劝降时已经离开了赵国军界,而且信的内容也很让人生疑。在章邯面临关键抉择时,是都尉董翳说服了他!

然后是长史司马欣。在上文我们就已经提过,司马欣曾经救过项梁的命。如果司马欣投降楚军的话,凭着救人这件事,可以在项籍面前谋个一官半职。因此,司马欣算得上项籍的人。当项籍搞不定章邯的秦军时,必然派人秘密地与司马欣取得了联系,然后共同设计,让章邯背叛了秦国,倒向了反秦联盟。

关于以上两人的结果,我们会在下文提到。

一百三十四、攻克武关

平定南阳郡后,楚军刘邦部来到武关城下。

面对坚固的武关,砀郡长刘邦显然有些信心不足。于是,他派遣使者宁昌前去拜见秦国的权臣赵高,希望能够和平解放关中。然而,刘邦左等待、右等待,还是不见使者回来复命,估计中间出现了变故。因此,他决定对武关发动军事进攻。

时间不等人啊!

关于武关战役,司马迁个人的记载前后矛盾。在《高祖本纪》中,刘邦是靠张良的计策偷袭武关的;而在《留侯世家》中,刘邦靠张良的计策偷袭的是峣关而非武关。峣关位于武关的西部。

两者必有一真一假,真相只有一个。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1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