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韩王成觉得,自己大概是当时最窝囊的王了,自从成为王之后,不仅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反而成天提心吊胆地和秦军玩捉迷藏。如果给他一把刀的话,他一定把豆腐切得粉碎,前所未有的粉碎,以宣泄内心的愤怒。

当碰到刘邦率领的楚军时,韩申徒张良和韩王成的情绪显得格外激动,有种党员费劲千辛万苦找到党组织的感觉。于是,韩军和楚军联合,共同攻取韩地。

在攻克颍阳县时,联军和守城秦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高祖本纪》中记载“南攻颍阳,屠之”。从“屠”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防守颍阳县秦军之顽抗精神。黄河以北,楚军项籍部已经与秦军鏖战三个月了,依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黄河以南,刘邦的楚军在秦军遍布的韩地举步维艰,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行军!

但是,有了张良这个韩地人的带路,楚军攻城略地才显得稍微容易些。在攻取韩地时,刘邦得到了守城秦军的一个将领,该人氏名为韩信。

这个韩信不是大家熟知的那个“战神”韩信。他是韩襄王的孽孙,即庶子的儿子,地位低贱。但和另一个宗室远支的韩信相比,血统高贵多了。按照辈分,韩信是末代韩王安的叔父。在韩国灭亡后,韩信成为了秦国地方政府的一名官员。当刘邦平定韩地时,或者战败后投降,或者主动投诚。总之,韩信投降了砀郡长刘邦。后来,韩信还会有两次投降。

韩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身材高大。史书记载其身高“长八尺五寸”,换算成现代单位,约为196厘米。刘邦很欣赏韩信,让他担任韩国的将领,跟着自己西征。此时的韩国虽然名义上的王是韩王成,但实际上的老大是刘邦,毕竟韩国的地盘大部分都是刘邦的楚军打下来的。

韩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见风使舵。关于这一点,下文还会论述。

韩信喜欢俯视别人,并不是因为他清高、骄傲,而是他个子过高。但是,当他见到刘邦时,总是忍不住弯腰驼背、面带微笑地向刘邦问好“刘公”,然后刘邦也用慈祥的微笑回复他“是小韩啊,不错,不错”。

此时,另一个韩信还没有投靠刘邦,因此,人们还是习惯用韩信原来的氏名称呼韩信,或者尊称韩信的职务。

一百二十二、张耳的想法

公元前207年4月,正当刘邦在韩地攻城略地时,赵将司马卬单独率军想要渡过黄河,进军关中。赵国的实际掌权者便是赵相张耳。

此时的张耳大约六七十岁,距离病逝还有五年。作为国际知名人士,张耳门徒众多,连刘邦都曾经是他的小跟班。秦国没有兼并六国前,张耳在魏国都城大梁秘密从事反秦工作。魏国灭亡后,张耳隐氏埋名,与亲信陈馀躲在淮阳郡陈县的农村里,成为了一名看门保安。陈胜起兵后,张耳随陈胜部将武臣北上建立了赵国。赵王武臣在政变中死去后,张耳扶立赵王歇,成为了赵国的实权派。

自去年12月钜鹿城解围以来,已经过了四个月,赵军早就恢复了元气。赵国丞相张耳借机夺了将军陈馀的权力,全面掌控了赵国大权,野心勃勃地计划着攻灭秦国,想要一血钜鹿城下的耻辱。

当然,也是为了那句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虽然心里没底,但总得试一试吧。没准成功了呢,自己就是秦王了!

刘邦很快得知了赵将司马卬的意图后,迅速向北进军,目标平阴县!

平阴县位于三川郡的北部,与河内郡隔着黄河。从“阴”这个字,就可以看出平阴县位于黄河的南部。河内郡属于赵国的地盘。赵国在秦军的围攻下,侥幸存活后,趁着楚军项籍部与章邯鏖战之际,便趁机想要渡过黄河,攻打函谷关。

楚军一路朝西北方向进军,先后攻克了轘辕邑、缑氏县,很快就到达了平阴县。在刘邦的指挥下,曹参、周勃、郦商、灌婴等名将亲自参与了攻取平阴县的战役。攻克平阴县后,楚军烧毁了通往黄河北岸的浮桥,彻底断绝了黄河渡口。

不论司马卬背后站着什么人,都不能给他机会抢夺胜利果实,兄弟们都指望着我称王呢!

在黄河北岸,司马卬看着奔腾不息的河水,无奈地放弃了进军关中的想法。这样也好,自己有了向上级交差的借口。事实上,他本人对能否攻进关中都不抱希望。想当年,周章不也是豪情万丈,如今却早已成为朽骨。只有梦想而没有与之对应的实力,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志大才疏”!

至于刘邦如何得知了赵国的意图,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汉唐氏猜测如下:

第一,偶然得知。三川郡、颍川郡均属于韩地。楚军攻克颍阳县后,在韩人张良的带领下,四处攻城略地。一部分楚军刚好在三川郡北部靠近黄河一带的区域同秦军作战,从俘虏的秦军嘴中得知,赵国的兵马正从北方赶过来。因此,砀郡长刘邦非常重视这条情报,亲自带兵切断了三川郡与河内郡交界的黄河渡口。赵军要想渡过黄河的话,必须迂回到邯郸郡与东郡交界的白马县了。这样,刘邦就能赶在赵军前面向函谷关发动进攻了。

第二,赵将告密。刘邦集团中有很多投诚或投降的赵将,比如丁复、雍齿等人。史书记载丁复“以赵将从起邺”,可以解释为“丁复以赵将的身份在邯郸郡邺县加入了刘邦集团的吕泽派系”,也可以解释为“邺县人丁复以赵将的身份加入了刘邦集团。”如果是后一种解释,丁复可能是带着赵国的秘密向刘邦投诚。雍齿“以赵将前三年从,定诸侯”,其中,“前三年”即公元前207年。雍齿因为率领丰邑投降过魏国,魏国灭亡后,雍齿可能逃到了赵地,知道赵相张耳的想法后,便向刘邦告密,以将功抵罪。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作讨论。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