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关于“安阳邑”和“安阳县”的简析:

《曹相国世家》:“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

《樊郦滕灌列传》:“从击破东郡尉于成武,及秦军于杠里”

《傅靳蒯成列传》:“从攻安阳、杠里。”

从上述记载可知,作为援赵楚军的先锋,刘邦的作战区域曾到达成武、城阳、安阳、杠里等地。因此,宋义率领楚军逗留的“安阳”应该指东郡的“安阳邑”,而非邯郸郡的“安阳县”。如果是后者,楚军基本上位于秦军主力的眼皮子底下,但史书上并未提及宋义逗留安阳期间与秦军主力的战争。

希望有识之士多提宝贵意见!

一百零三、项籍的暴起

一百多年后的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提到项籍时,曾大发感慨:“何兴之暴也!”其中,“暴”并非“残暴”之意,而是指“迅速”,和“暴风雨”的“暴”是一个意思。项籍正是凭借杀了老领导宋义,然后迅速上位,走向了历史舞台的正前方。

关于项籍,史书上有一个形容词,即“剽悍滑贼”。这明显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说法,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项籍的了解。该词无非是说项籍强壮、智商高、心狠等特点。项籍的身高是“长八尺二寸”,即189厘米,明显比常人高一头,再加上“力扛鼎”,确实能够给人“剽悍”的第一印象。至于“滑”,和司马迁采用的褒义词“才气高”相对应,体现在项籍靠阴谋杀死宋义、操控反秦联盟和打压刘邦等事件。“贼”则和项籍的残忍弑杀等缺点相对应,后文还会多次提到。

公元前208年11月,宋义“饮酒高会”后,司马迁又绘声绘色的给我们描写了项籍劝谏宋义的对话,突出了项籍敢作敢为、有勇有谋、富于担当、有责任的好男人形象,反衬出宋义荒唐、无能、嫉贤妒能的丑陋嘴脸。

对话节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现摘录如下:

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应该率兵赶快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一定能击破秦军。”

宋义说:“不对!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秦军的疲惫;不胜的话,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如果论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我比不上公;而如果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公比不上我。”

于是宋义下令全军,说:“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

项羽说:“将士们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宋义却久久停留而不行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士卒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居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与赵军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的强大,去攻打刚刚建立的赵国,情形必定是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还扯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况且,楚军刚刚打了败仗,大王坐卧不安,把国家全部军队交给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不体恤士卒反而谋求私利,不是社稷之臣啊!”

司马迁不愧是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人物的对话虚构得仿佛他亲身参与的一样。只是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宋义在和项籍对话时,居然称项籍为“公”!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一个上级与下级对话,恬着脸皮称年纪和自己儿子还小的年轻人为“公”!

宋义被司马迁刻画得节操碎了一地!然后司马迁接着发挥:

然后,项籍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王同谋反叛楚王,楚王命令我诛杀他。”

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建立楚国的人,是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臣。”

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怀王报告。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从历史必然的角度看,项籍迟早会以各种借口诛杀宋义。项氏家族一向有着篡立国君的传统,从项燕到项梁,再到项籍,似乎有着某种基因在传承。宋义虽然是楚王心直接命令的,但是他在救赵的楚军中并无任何根基,楚军的将领大多是原项梁派系的。楚王心希望跳过军队的中下层军官而直接任命高级将领,从而掌控完全掌控楚军,这是不现实的。

一百零四、项籍的权谋

宋义在东郡的安阳邑滞留了一个半月。

有学者认为上将军宋义此时正与齐国当权派田荣商量联合作战的事情。从逻辑上讲,该说法是正确的,毕竟四十六天什么事都不做也说不过去。只是司马迁为了突出项籍的英雄形象,只能让宋义倒霉了。因此,宋义在司马迁笔下成为了不干事的混蛋。

楚军逗留安阳期间,项籍也没有闲着。他四处搞串联,和之前季父项梁账下的将军叙旧、拉关系,尤其是对楚王心严重不满的当阳君黥布等人。项籍通过许愿、开空头支票等手段,取得军队中下层将士的支持后,于是成功发动了政变,取宋义而代之。这件事对项籍并不陌生,因为自己以前在会稽郡起兵时就曾经袭杀过太守殷通。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杀害领导的经验正是这样累积起来的。

因此,对于项籍而言,诛杀自己领导这样的事情想必已经得心应手了。在他的头脑中,似乎完全没有上下级隶属的概念。只要看某人不爽,并且事态的结果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项籍就会大肆杀戮。后来的义帝楚心也是这样被他杀害的。

至此,项籍成为了援赵楚军的总指挥,谋士有范增等人,武将有当阳君黥布、蒲将军、桓楚等人。

对了,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韩信,当然此时的韩信还默默无名。

“乌鸦在头顶把诸将士叫醒,冬天空气让我很不爽。天上太阳已红扑扑,看起来很模糊。远处山坡有几棵小树,今天轮到我值班。”郎中韩信哼着小调,拿着戟走上了工作岗位

项梁死后,韩信继续在楚军中混日子,职位是执戟郎中。估计韩信应该在楚军的中央指挥部工作,因为这样他才能向领导提建议。另外,韩信隶属的警卫队可能很少到前线去,否则韩信就会和项梁一起殉国了。

韩信在项梁时期没有得到任用,然后楚军统帅换了宋义,依然没得到重用,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宋义担任领导职位的时间太短了,连中层军官都没有熟悉,更何况一个站岗的郎中呢!终于又换了项籍,韩信觉得自己的机会似乎来到了,于是经常趁机给项籍提建议,结果是“弗用”。

理由很简单,年轻的姜不辣!项籍是一个很自负的人,这是高智商人的共同缺点,无可厚非。再加上军队中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范增出谋划策,楚军中一点儿也不缺少智慧!你一个站岗的小小郎中,连仗都没打过,能会提什么建设性的建议,还是站好你的岗吧!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