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九十五、楚国的人事变动

公元前208年,秦国的纪年是秦二世二年,而楚国的纪年是楚王心元年。这一年的闰九月,最高统帅楚心对楚国政界和军界进行了调整,从而最大化地掌控国家权力。

首当其冲的是项梁的侄子项籍。项梁的儿子大概死于战争中。由于项梁一直忙着反秦大业,没有多余的精力制造后代,因此在项梁死后,按照常理,项籍应该继承项梁的所有爵位和权力。但是,楚王心不同意。他也想过一把军事统帅的瘾。只有掌握了军队,他才能成为真正的王!因此,他趁项籍羽翼未丰时,吞并了项梁的军队。

对于年迈的楚王心而言,项籍的年龄做自己的孙子没问题,关键是自己不需要这个孙子。楚国的军队怎么能交给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呢?但是,项籍毕竟是项梁的传人,总不能什么都不封赏吧,那样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于是楚王心任命项籍为鲁公,封为长安侯。

鲁公并不是鲁国公的意思,而是鲁县的县令。鲁县是薛郡的郡治,而薛郡属于项梁的势力范围。项籍被封为鲁公而非薛郡长,由此看出他在楚王心中的地位。

另外,长安侯中的“长安”两字和汉代的长安城丝毫没有关系,纯碎是象征意义,大概表示“长久安全”的意思。楚王心大概怀念项梁的拥立功劳,希望他的传人项籍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而不是战死沙场吧!

然后是陈胜的老部下吕臣。作为边缘人物,吕臣在项梁死后,成为了楚王心争取拉拢的对象。表面上,楚王心收回了吕臣的军队,却让他担任了司徒,而吕臣的父亲吕青则担任了令尹。司徒和令尹相当于诸侯国的丞相。看来,楚王心很懂政治,把一个职位拆两半,让一对父子担任,虽然行政效率会有所下降,但是吕氏父子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

这里很有必要介绍以下吕氏父子的结局,因为他们后来就没有出场的机会了。

项籍消灭楚心后,吕氏父子跟随了项籍;刘邦消灭项籍后,吕氏父子又跟随了刘邦。到了汉五年正月,即公元前201年1月,吕青和很多功臣一同被封为侯,排名第81位。吕青当了十年新阳侯,病死后,儿子吕臣接班。新阳侯国共传承了6代,享国89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吕氏父子不仅保全了性命,而且还封侯建国,可谓是成功人士了。

最后是沛公刘邦。武信君项梁死后,刘邦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楚国的稳定。楚王心思虑再三,决定对刘邦提拔重用。

九十六、武安侯刘邦

沛公刘邦在楚国君臣眼中,名声一向很好,素有“宽大长者”的美誉。楚王心非常欣赏刘邦,认为刘邦做事有原则,分寸掌握地很好,关键是这个人欲望不强。总之,刘邦可以为已所用,留在朝堂中平衡别的派系,牵制吕臣、项籍等人。

因此,楚王心不仅没有动用刘邦的军队,而且还提拔了刘邦。由于刘邦一直在砀郡攻城略地,于是楚王心封他为砀郡长,爵位武安侯。而项籍此时的官职为鲁公,比刘邦低了一个层次。

楚国的砀郡长相当于秦国的砀郡太守。至此,在行政级别上,刘邦从沛公晋升为砀郡长,成为了省部级干部。而爵位上,刘邦也达到了侯爵这一级。

我们详细地谈一下“武安”两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意义。

武安,顾名思义,即以武功治世、用威信安邦。它最早出现于周代初年,到了后来,越来越贬值。凡是能够安邦胜敌者,均能够获封“武安”。

武安君有秦国的白起,赵国的苏秦、李牧。白、李二人都是著名的武将,熟悉战国史的读者不会没有印象;而苏秦则属于文臣,是继秦国张仪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纵横家。只不过张仪为秦国效力,苏秦则为秦国的死敌赵国效力。

项梁曾经自封为“武信君”。楚王心跳过“君”一级,直接封刘邦为武安侯。由此可见,楚王心对刘邦的重视程度。

六十七年后,汉景帝驾崩,即位的汉武帝分封舅舅田蚡为武安侯。武安侯田蚡病死后,从此再也没有“武安侯”这一封号。

楚王心分封刘邦为武安侯,意思很明显,他希望刘邦能够像白起、李牧那样克敌制胜、安邦定国,成为楚国的股肱之臣,辅佐自己诛灭暴秦。事实上,刘邦后来的表现也没有让楚王心失望。

九十七、海纳百川

刘邦被任命为砀郡长后,相当于正式纳入了楚国的政权体系之中。由于有了楚国认证的官职,刘邦攻取砀郡各县邑就正当多了。

这时,很多有志之士也纷纷前来投靠。其中的两名佼佼者分别为灌婴、傅宽。

灌婴曾经是睢阳县一个买卖布帛生意的商贩,而睢阳是砀郡的行政中心。砀郡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开封等地,在当时是繁华之地。因此,灌婴应该不像周勃、樊哙等人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由于生意上的往来,灌婴更容易接触到各色人等,见识过大世面,对看人有深刻的见解。秦国兼并六国后,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更何况在兵荒马乱之时代,想要安然无恙地做生意而养家糊口,难于上青天啊。

我们有理由相信,灌婴曾经深入思考过自己的未来。

当刘邦成为砀郡长时,他决定加入刘邦集团。或许刘邦之前在砀郡攻城略地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刘邦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出于商人的天性,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后,他投靠了刘邦。刘邦也很欣赏这个年轻人,让他做自己的侍从官。

灌婴是大汉第一骑将,在下文还会经常登场。

另外一位,虽然在功臣表中排第10名,仅次于灌婴,但知名度却远远赶不上灌婴。究其原因,应该是司马迁面对档案上众多的军功记录,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把傅宽的传记写地如此简单、枯燥。

傅宽是以“魏五大夫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的。巧合的是,傅宽也是砀郡睢阳县人。只是不确定灌、傅二人以前是否相识,但当他们加入刘邦集团后,肯定会有机会互相认识的。其中,五大夫相当于现代的大尉军衔,和项梁借给刘邦的那十名将领有着相同的爵位;骑将则是具体的官职,和灌婴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些重复,或许这就是他默默无名的原因吧。因为同是骑将的灌婴,英雄事迹太突出了,以至于遮住了傅宽散发的光辉。

由于魏国已经被秦将章邯灭掉了,傅宽失去了原来的官职爵位。经过再三思考,他决定加入刘邦集团,成为了刘邦的舍人。舍人就是家臣、亲信,地位高于奴隶,低于门客。在功臣表中,排名靠前的很多功臣参加革命时的身份都是舍人。毕竟在这个时代,“举贤不避亲”才是使用人才的主旋律。

九十八、赵国告急

章邯打败项梁的军队后,认为楚地已经不足为虑,于是向北渡过黄河,协助将军王离进攻赵国。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