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宋留怀着悲观、绝望的心情一路东撤。在淮阳郡的新蔡县,楚军碰到了秦军。估计打不过对方,宋留干脆带着军队投降了秦军。秦国把宋留押到了都城咸阳,然后车裂宋留,并进行示众。

如果宋留知道投降的结果,他应该会血战而死。

在东海郡的另一支反秦武装也得知了陈胜的楚国被秦军攻占的消息,但是这支军队并不为陈胜的战败感到惋惜、担心,相反,首领秦嘉还有些幸灾乐祸。

秦嘉就是我们上文提到过的那个很不买陈胜帐的东海郡凌县人。陈胜派使者去掌管东海郡的反秦武装。对此,已经自立为东海郡反秦总指挥的秦嘉很不爽。

凭什么你陈胜随便空降个人,就能成为我们的老大,抢夺兄弟们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于是秦嘉不仅没有服从陈胜的命令,还假传陈胜的诏令诛杀了使者。

如今,陈胜终于完蛋了,轮到自己坐庄,成为反秦联盟的老大了。

秦嘉虽然以秦为氏,但并非嬴姓秦国的宗室。他属于姬姓秦氏,祖先是鲁国宗室,即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后裔。伯禽的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于是其后代以秦为氏。秦邑,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姬姓秦氏著名的代表有燕昭王时期的名将秦开,以及跟随荆轲刺秦外强中干的秦舞阳。

因此,秦嘉同志不会因为和秦国皇帝同一个氏而对秦国有一丝感情。相反,他是忠诚的革命派!

六十、第二代领导核心

楚国已经破灭,陈胜不知所踪。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必须拥立新楚王,以号令天下继续反秦。

秦嘉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果冒然自立,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他率军向西进军。在攻克了四川郡的彭城县后,秦嘉自立为楚国的大司马。以前在东海郡时,秦嘉就已经自立为大司马,但那是小范围的,大部分天下豪杰都不知道。现在到了彭城县,这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城市,并且自己还准备成为反秦领袖,因此他觉得很有必要再举行一遍仪式,以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地位。

另外,由于楚王陈胜杳无音信,估计已经为国捐躯了,秦嘉便拥立景驹为假楚王。

假,就是代理的意思。想当初陈胜起兵称王后,册立吴广为假王,只不过吴广死在了陈胜前面。当秦军进攻楚国都城陈县时,陈胜向东逃亡。据说,陈胜已经兵败被俘了,但是秦嘉不确定,因此先立景驹为假王。如果陈胜屁颠屁颠地活着回来了,场面也不会太尴尬。即使陈胜发飙,自己也可以选择诛杀景驹,以平息陈胜的愤怒。

反正,楚国是我秦嘉一个人说得算!景驹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景驹是楚国王室的后裔。如果再精确一些,他是楚平王的后代。平王是公元前6世纪楚国的王,活着时迎娶了本应该是自己未来儿媳妇的秦国公主,淫逸荒唐,结果死后被伍子胥鞭尸。平王谥号的完整称呼是楚景平王,因此,他的部分子孙以景为氏。在那个时代,凡是以屈、昭、景为氏的人,我们都可以断定他们是楚国的宗室贵族。这就是氏的作用,能够区分男子地位的贵贱程度。汉代以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很快就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楚王陈胜被自己的司机杀死了!

于是,假楚王景驹转正为真楚王。大司马秦嘉的位置就更加牢固了。楚国第二代领导核心好像已经形成了。时间是公元前209年1月。

六十一、秦嘉的扩张

公元前209年1月,景驹成为楚王,并任命秦嘉为大司马。

对此,北方的齐王田儋很不爽。齐国的南部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王,而且是血缘关系疏远的景氏,让自己这个根正苗红的贵族情何以堪。如果大家都这么做,那不是天下大乱吗?于是,田儋派遣使者责怪秦嘉不经请示齐国,就擅自立为楚王。

秦嘉也不甘示弱,表示道,你这齐虏当初也是不经陈王同意就自立为王了吗!

大司马秦嘉并没有把齐王的态度放在心上,因为他太忙了,忙着扩张地盘。虽然名义上楚国的王是景驹,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秦嘉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秦嘉决定为自己开辟一些地盘,于是率军从彭城向北进军,顺利地攻克了留县。留县位于沛县的东南方向,并且互相接壤。然后,军队驻扎在城内休整。

这时,有一个自称沛县使者的人来到了留县,秦嘉亲切地会见了这位来自四川郡北部的使者。

使者委婉表达了沛公想要依附大司马,然后共同合作以完成诛灭暴秦的伟大事业。秦嘉对沛公的想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加强战略性合作,具体合作事宜需要沛公到留县后亲自面谈。

于是,使者高兴地回去向沛公复命了。

六十二、老年人张良

公元前208年1月,刘邦48岁了。项籍24岁。而秦始皇已经躺在棺材里2年了。

休养了数日的刘邦病已经痊愈,终于恢复了生龙活虎的状态。听完使者的工作汇报后,他决定归附秦嘉,给自己找个坚实的靠山。于是,他亲自率领百余骑兵去会见秦嘉。

在路上,他碰到了一个外地人。之所以说他为外地人,因为他的韩地口音太明显了,还夹杂着吴越地区的方言。只要是个四川郡人,都能判断出该人并非当地土著。刘邦早年曾经跟随过江湖大哥张耳混了几个月,接触过来自各地的豪杰,能够从口音上判断某人大概来自何方。

估计这个人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但是额头正中已经出现皱纹,头巾下的白发若隐若现。奇怪的是,该人颌下居然没有胡须,完全一副妇人的长相。如果他稍微装扮一下,走在女人堆中,就更加不能分辨其性别了。

刘邦首先与他进行了礼貌性的寒暄,然后两人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出人意料的是,该人谈吐非凡,胸中见识非常人能及。于是,双方一边骑马,一边聊天,谈古论今,谈天说地,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从交谈中得知,该人氏名为张良,其祖父、父亲曾经五世相韩。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居然承认是自己导演了始皇帝二十九年的博浪沙事件。刘邦清楚记得那次事件发生后,秦皇帝“令天下大索十日”,自己当时还是泗上亭长,忙得可谓是焦头烂额,希望能够捕到盗贼,从而加官进爵。没想到今天居然能碰到十年前梦寐以求的嫌犯!

张良突如其来的唠叨,差点闪了刘邦的腰。不过此时,大家已经共同走上了反秦的道路,成为了革命同志!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一个与众不同的官二代啊!

刘邦在心中暗暗感叹张良的智慧和胆略,同时,又在揣测张良的年纪。

此处,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推理,以估算一下张良的年龄。

证据一: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在韩昭侯时期(公元前362-334年在位)就已经是韩国相邦。如果张开地在20岁时就已经出任韩相,而且在韩昭侯晚期,假设为公元前334年担任丞相,那么张开地最晚应该出生于公元前354年。当张良的父亲张平于公元前250年去世时,“良年少,未宦事韩”。根据以上条件,张良大概出生在哪一年?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