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之所以这么多人投靠,原因就在于他父亲项燕的名声太大,毕竟项燕曾经指挥楚国的全部军队,而且是为楚国战死的,用陈胜的话说,就是“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因此,当项梁起兵时,人们看在项燕的面子上纷纷投靠,项梁集团也像滚雪球般的发展壮大。
而同时期的刘邦尽管是沛县的风云人物,脚踩黑白两道,而且祖父也是丰邑一把手,但这种影响充其量只能覆盖到丰沛地区。离开丰沛,刘邦什么都不是。因此,刘邦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能力,一刀一枪地抢地盘,从弱小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也不能说刘邦完全是白手起家,毕竟如果不是刘家树大根深,他也很难网络到像吕泽、曹参这样的众多人才。
至于这个时期的项籍,他在义军中的地位是依附于项梁而存在的,与陈婴、蒲将军、英布这些单独带着军队投奔的人不同。从年龄的角度来看,项籍可能比韩信大一点;和其他人相比,项籍就是小朋友了。
在论资排辈的中国,尊老是道德传统的精华。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突出的能力展现,要想在一群中老年人群中崭露头角,只能慢慢地熬资历了。
五十七、韩信登场
司马迁因为自身不幸的遭遇,对同是悲剧性人物的韩信充满了同情。同时,受历史小说家蒯通的影响,《淮阴侯列传》中弥散着一股虚假、造作的味道,读者诸君在研究韩信时,要审慎对待司马迁的记载。
现摘录《淮阴侯列传》部分内容,如下: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并且没有好的品行,不能够被推选为官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愤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年妇女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妇人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连续数十天都这样,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对那位老妇人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王孙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差不多一百多年后,旅游发烧友司马迁到达了东海郡淮阴县,淮阴人对司马迁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地方,让陵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
司马迁又实际考察了韩信母亲的坟冢,确实很开阔。
于是,他发出了感叹:“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可以了。他在汉家的功勋可以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媲美,就可以不断享受后世子孙的祭祀。但是,他却不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应该如此啊。”
个人认为,司马迁关于韩信受胯下之辱、接受漂母的食物等小说性描写,均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高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韩信就已经被汉政府确定为反面典型,而司马迁旅游到韩信故乡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25年左右。如果不考虑到在战争期间淮阴县土著居民的战死、流亡等情况,与韩信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在司马迁到达淮阴县时,不是老去,就是病死。因此,亲自向司马迁讲述韩信故事的人也应该是转述别人在茶余饭后的闲聊,可信度很低。
总结司马迁对韩信早期的记载,就是一个字——穷!穷得到处受人欺负,而且吃不饱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韩信的个人经历,我们就能理解韩信内心对财富和地位的迫切渴望。这种渴望到了变态的地步,让他丧失了理智,不断挑战上司刘邦的底线。韩信不应该在刘邦被困荥阳时以及后来围攻项籍时,趁机要挟刘邦取得王一级的爵位。这最终导致了他人生的悲剧。
五十八、真实的韩信
韩信,姬姓,韩氏,名信,字不详。出生年不详,因谋反被灭族于公元前196年。后世学者推断韩信约出生于公元前231年,比项籍小一岁,在当时参加反秦联盟的一堆中老年里,他和项籍一样是标准的晚生后辈。
至于韩信的身世,估计是韩国被秦国灭亡后,逃到楚地的韩国宗室。当然,和最后几任韩王的血缘关系应该非常遥远了,遥远的让人们忘记了他也是以韩为氏。司马迁所谓的“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淮阴县并非韩信的籍贯,而是韩信从韩地迁往楚地的落脚点。
韩信是典型的外来户,在淮阴没有根基,因此备受地痞流氓的欺负。面对那些地头蛇,韩信采取了十分有效的策略,那就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忍!
无奈啊!在人生地不熟的楚地,只能这样了,暴风雨快些来吧。
终于,陈胜拉开了秦末大乱的序幕。以淮阴县为中心,陈婴在西南方向的东阳县起兵,丁疾在西边的徐县起兵,秦嘉在西北方向的淩县起兵。但是,这些人都没有引起韩信的兴趣。然而,当项梁渡江向西时,韩信背着一把剑投靠了项梁。
或许,有的读者会问:“为什么韩信不单独起兵呢?”答案很简单,能力不够。如果再详细一点,那就是韩信是外来户,在淮阴根基浅,不能服众。另外,韩信现在的才能确实不行,毕竟他才二十多岁,没经过战争,丝毫没有相关经验。但是,韩信将在以后的岁月中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有着高于常人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
好吧,韩信在后文还会登场,让我们还是专注于项梁同志的崛起之路吧!
项梁吸收了陈婴、蒲将军以及黥布的军队后,兵力规模达到了六七万人,驻扎在东海郡的下邳县,与四川郡彭城县的秦嘉集团隔郡相望。时间是公元前209年2月。
五十九、枭雄秦嘉
陈胜一死,反秦武装大有“树倒猢狲散”的趋势。
大泽乡起兵后,四川郡铚县人宋留被陈胜派去西征咸阳,与宋留同行的还有周章,两人的路线一北一南。周章选择从北部的三川郡进入函谷关,结果是功亏一篑;而宋留则打算先平定了南阳郡后,再从武关进入关中。
当宋留正在平定南阳郡时,先是周章兵败自杀的消息传来,然后是陈胜被杀死的消息接踵而至。两个消息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宋留军队的上空。原先投降的多个县城也都重新归顺了秦国。局势对楚军很不利,宋留只好向东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