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从车中探出脑袋,看着马车后边叫苦不迭的士卒,心中感到一片凄凉和愤怒。他不满地对司机庄贾吼道:“竖子,而公才是楚王,你没有资格为寡人做主。”
庄贾低着头,满脸羞愧的站在一旁,全军将士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他们的王。陈胜无奈,只好挥了挥手,说道:“休息片刻,然后出发!”
楚王陈胜伸了伸懒腰,随意地走动着,忽然看到路旁有一处石碑,便俯下身去认真打量起石碑来。只见上边写道:“秦王二十二年,将军恬大败楚军于寝县石槽集邑,故刻石勒功于此,纪秦威德。”
陈胜读完,思绪飞到了十六年前的那场战役。
当年,秦王政派遣李信、蒙恬领二十万大军攻楚,初期还很顺利。不久,昌文君在陈县发动兵变,归顺了楚国。李、蒙二人为了平叛,于是还师向西。楚将项燕也趁机调转军队,尾随秦军,与陈县的昌文君前后夹击秦军,秦军因此大败。仅此一战,楚军就报销了秦军七个都尉,取得有史以来与秦国交战的最大胜利。可惜,两年后,楚国都城就被秦国名将王翦攻破,项燕战死,楚国也随之灭亡。
难道我陈胜也要重蹈十四年前楚国灭亡的覆辙吗?
陈胜心情沮丧的登上车子,带领军队继续向东南而去。到达汝阴县后,秦军并没有跟来,诸将士都松了一口气,认真地休整了一段时间。
下图中陈郡、泗水郡分别为淮阳郡、四川郡。
此时,摆在陈胜面前两个选择,继续向南进入庐江郡,或者向东进入四川郡。如果选择了前者,陈胜固然可以性命无忧,楚国也可以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是自称反秦领袖的陈胜势必会遭到天下人的嘲笑。而选择后者,意味着陈胜并没有认输,他只是暂时的撤退,是为了积蓄力量,然后寻找机会与秦军死磕。也就是说,他依然是天下反秦的领袖。
当初自己把楚国的都城建在陈县,不就是向天下人表明我陈胜起兵不是为了自己称王享受,而是为了解放被暴秦压迫的六国人民。如今我虽然失败了,但那是暂时的。请相信,我依然可以卷土重来。不,准确的说,是东山再起!
陈胜打定主意后,便带领军队向东进入了四川郡,然后北上到了下城父。下城父位于城父县的东南方。正当陈胜朝西北方向挺进时,一件大事发生了!
陈胜被自己的司机庄贾谋杀了!史书上关于此次谋杀的具体情形记载不详。总之,庄贾终于谋杀了陈胜,带着他的头颅,开着车一路向西,狂奔到陈县,投靠了秦军。
从秦二世元年七月到二年十二月,不了解历史细节的人会认为陈胜苦苦支撑了一年半,很厉害!实际上,秦国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所以陈胜称王的时间是半年而已。
陈胜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陈胜的突然离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人们都会认为陈胜会战死沙场,用淋漓的鲜血继续鼓舞六国人民向暴秦发起进攻。真是没想到啊,竟然是这种结局!是说他窝囊,还是说他不幸呢?
陈胜死后,尸体被埋在了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谥陈胜为“楚隐王”。“隐”在谥法中的意思是“功业未显而使人哀伤”,符合陈胜的人生。此外。刘邦专门指派了三十户当地居民为陈胜守墓,并且对其年年祭祀。毕竟陈胜是历史上第一位起兵反抗秦国统治的伟大人物,值得每一个后来者尊敬。这种祭祀一直到王莽篡汉后,才停止。
四十九、革命叛徒庄贾
陈胜的被害无疑是反秦大业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作为第一代反秦领导核心,陈胜的死亡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使起义军内部为争夺反秦领袖的位置而大打出手,秦军也趁此机会收复了很多土地。
但是,陈胜的死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于诛灭暴秦的伟大事业中。
吕臣是陈胜过去的中涓,如今已经成为统兵一方的将军。在他的军队中,因为每个士兵的头上都裹着青巾,所以被称为苍头军。作为陈胜的亲信,在得知陈胜被庄贾杀害的消息后,吕臣怒不可遏,亲自率兵从新阳县直接进攻西北方向的陈县。
苍头军的每个士卒都想要诛杀叛徒而为楚王报仇,因此众志成城,终于攻破了陈县。然后,吕臣亲自诛杀了庄贾。苍头军以陈县为都城,再次建立了张楚政权,尽管此时已经没有了楚王。
庄贾这个杀害革命领导人的叛徒终于被正法了!
让我们试着解读这位臭名昭著的司机吧。
庄贾,估计是陈县人,在陈胜到达陈县后跟随了陈胜。至于其家族渊源,估计是宋国宗室的后裔,属于子姓,没准和思想家庄周是同一个家族。他的长辈给他起名“贾”,大概希望他日后成为一名做生意的贾人吧。只是没想到秦末大乱,庄贾没做成生意人,反而成为了楚王的司机。而且这个富有生意头脑的司机不简单,不愿意忍受领导的批评和默默无名。当他发现给陈胜开车无利可图时,便心生杀意,竟然终结了陈胜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三百多年前也有一个叫庄贾的人,他是齐景公的宠臣,因为喝酒迟到,被著名的军事家司马穰苴斩于军前,成为了整肃军纪的反面典型。
还有五十多年前活跃于梁国政坛的须贾,因为与秦国权相范雎的恩怨而闻名,其故事被改为著名京剧《赠绨袍》,感兴趣的读者诸君可以看一下,不喜欢看戏的话,可以选择看司马迁的《范雎蔡泽列传》。
与庄贾同时代的有刘邦集团的刘贾和陆贾。刘贾是刘邦的堂兄,是一名将军。而陆贾则以能言善辩闻名于世。此外,陆贾以其亲身经历撰写了一部历史著作,名为《楚汉春秋》。遗憾的是,因为该书内容枯燥而没有流传下来。相反,司马迁的历史纪实小说《太史公书》因为故事性很强,所以流传了下来,使楚汉这段历史波诡云谲、扑朔迷离。
五十、年轻人吕臣
此处,我们先给吕臣同志一个详细的镜头,尽管他以后还会登场。
吕臣,秦末淮阳郡新阳县人。新阳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沈丘县与安徽省界首市的交界处,离齐地不怎么远,估计吕臣属于姜姓吕氏。如果往上拉关系,没准能和砀郡单父县的吕氏家族扯上关系。根据吕臣在公元前173年去世推算,吕臣此时大约有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家中兄弟姊妹不详,在史书上唯一有记载的就是父亲吕青。
根据吕氏父子在历史上的综合表现,他们的家世背景应该是中等偏上。总之,吕青、吕臣绝非毫无见识的白丁。
吕青和刘邦的曾祖父重名,吕臣和前赵王武臣重名。当然这些都无所谓,毕竟他们起名时,不需要考虑到避讳的事情。吕青给儿子起名为“臣”,大概希望儿子以后做一个低调的人吧。当年轻的吕臣在陈胜死后想要称王时,或许吕青会警告他说,孺子,想要学赵王武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