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令人吃惊的是,秦兼并六国后,下相县隶属于四川郡。四川郡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啊!

三十三、项籍登场

项籍,字羽,下相人。他的氏名是项籍,沛公的氏名为刘邦,很多人动不动就是“刘邦和项羽”,看来错误的东西也很容易流传啊!

项籍出生于公元前232年,是楚国名将项燕的长孙。祖父和父亲战死时,他刚好9岁,尚处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但是,项燕一死,楚国也随之灭亡。年幼的项籍一下子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大变化,稚嫩的心灵便产生了无法愈合的心理顽疾。严重的心理疾病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每当他情绪失控时,总是通过残忍的杀戮以宣泄内心的不快,比如屠城、烹杀战俘等等,有时候还会选择纵火。这种变态的做法使他逐渐地失去了人心,最终走向覆亡。

项籍的长辈给他起名“籍”,大概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文臣,而非靠刀口上添血而求取富贵的武将。但不幸的童年经历使他无法忘却过去,一直生活在仇恨的阴影下,总是希望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

当叔父项梁让他读书认字时,他学了一半,放弃了,觉得没劲。于是,叔父又教习他剑法,他学了一段时间,又放弃了。因此,项梁十分生气,看来这是个问题少年啊。项籍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为,“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对抗万人的本事。”

项梁认为他的想法很特别,因此试着教习他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一点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典型的急躁型性格啊!

一个人的基础知识有多宽广,就会导致他的眼界有多高,也决定了他的未来能走多远。如果知识面过窄的话,眼光就会变得狭隘、短浅,成为一方枭雄是没多大问题的。但是,如果想成为一统天下的英雄人物,半桶水的知识就远远不够了。

读书少,很容易被人骗啊!被人小小的骗一次不要紧,如果骗的倾家荡产、死去活来,那就追悔莫及了。数年后的戏下分封就证明了项籍不读书的坏处。

项梁有一次去咸阳,或许是为了工作,或许是秦始皇突然想要审讯楚将项燕的后代,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总之,项梁因触犯法律在首都附近的栎阳县被逮捕入狱。不知道他通过何种途径得知了一项事实,即栎阳县监狱负责审判的官员司马欣和自己远在四川郡的熟人曹咎有密切关系。

于是,秦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文记载的托关系走后门现象发生了!

应项梁的要求,四川郡蕲县的副监狱长曹咎写了一封说情的书信给内史郡栎阳县监狱负责审判的官员司马欣。靠着这封书信,项梁被无罪释放。

至于曹咎和项梁的关系,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汉唐氏只能做一个猜测,蕲县曾经是项燕战死的地方,或许曹咎和项梁的父亲项燕有某种关系,可能是项燕的下级;在项燕兵败后,曹咎投降了秦军,后来凭借个人能力在栎阳县政坛中升到了副监狱长一职。

事情还没有结束。

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侄子项籍一起逃到会稽郡的吴县居住。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会稽郡有大规模徭役或大的丧事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鉴于刘邦曾经组织人员到咸阳服徭役,我们的司马导演安排刘邦与秦始皇隔空见了一面,并给刘邦准备了一句经典的台词,即“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作为刘邦未来的主要对手,项籍怎么能缺少一句台词呢?

于是在公元前210年,司马导演趁着秦始皇东游楚地时,安排了项籍与秦始皇的见面。当然,这和两年前刘邦与秦始皇见面时的情形差不多,刘、项二人都是作为路人甲远远地站着,观看威风凛凛的始皇帝。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刘邦单独观看,而年轻的项籍则是和叔父项梁在一起欣赏。

司马导演关于这一场景的描写,如下:

秦始皇帝东游会稽郡,渡过了浙江。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灭族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

司马迁不仅是一个好导演,更是一个优秀的剧本家。从史学家的专业角度上讲,这段情节描写明显多余、虚假;但是从艺术性来说,这段情节描写却非常好,很有观赏性,而且还多了一些细节在里面,让人不得不为他鼓掌。至于台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致命伤非常明显,就是过于反动,不符合现场氛围。

三十四、项梁的崛起

公元前209年9月,刘邦在沛县起兵,号称“沛公”。

项籍23岁了,身高八尺有余,相当于现在的1米9左右。

据说他四肢发达,力能扛鼎,放在今天参加举重比赛,想必拿个金牌没多大问题。至于智慧谋略,项籍肯定超过常人。但是,在枭雄遍地的秦末,项籍就不怎么突出了,尤其是和父亲辈的刘邦相比时,他的智商与情商就远远落后了。

对于项籍的人缘,史书上说吴县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忌惮他。一个“惮”字就充分说明了项籍在人群中并不怎么受欢迎,在人们眼中的印象不佳。人们认为项籍是个狠角色,而且脾气捉摸不定,有时十分温和,有时却暴躁的令人恐惧、不敢接近。如果了解了项籍童年时的经历,自然就不会对他古怪的性格感到不可思议。

而刘邦则是“仁而爱人”、“意豁如也”、“大度”等等。我们相信,只要是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倾向于和性格沉稳的刘邦成为朋友,而非冲动、易怒的项籍。

陈胜起兵后,天下骚动不安。两个月后,张楚国建立的消息在会稽郡传得沸沸扬扬。会稽郡的代理太守殷通坐不住了。由于殷太守平时和项梁关系很好,于是召来项梁一起谋划事情。

殷通对项梁说:“长江以西全都反叛了,这是上天要灭亡嬴秦的节奏啊。我听说,做事情抢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公和桓楚统领军队。”

当时,桓楚正逃亡在山泽之中。

项梁说:“桓楚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住处,只有我侄子项籍知道。”

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籍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与太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

太守说:“诺!”

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没多久,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

于是,项籍突然拔出剑,斩下了太守殷通的头颅,顿时,鲜血从白森森的脖颈骨断裂处喷涌而出,撒得满屋一片狼藉。项籍闭上眼睛,体味着带着温度的红色液体从脸颊上滑下的感觉,如此美妙。他忽然觉得心中压印很久的郁闷情绪得到了释放,不仅狞笑起来。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