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补充一段关于独角兕大王的。这些东西在之前正文的评论中说过,只是进行了一点完善。

有种说法认为,如来打开宝库,取出十八颗金丹砂交给罗汉,进而转赠给独角兕大王,这实际上是佛教政治势力在向道教买路,十八颗金丹是大量的财富,是买路钱。这种说法是哗众取宠,是毫无道理的。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在金兜山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佛教政治势力大力扩张,而天庭一度被迫采取守势,道教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主持公道遏制佛教,而且道教真的把佛教遏制住了。在这样一个宏观斗争非常激烈的地区,根本就不存在佛教政治势力为了取经团队这个微观项目向道教送礼行贿的任何可能性,如来恨太上老君恨得牙根痒痒,还给他钱,不给他几个大耳刮子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另外,金丹砂不是黄金,“金”这个字在这里是“丹”字的定语,“金丹”是“砂”字的定语,也就是说,金丹砂这种东西是金丹的砂,不是金砂,不是黄金粉末做成的小球,而是炼丹剩下的粉末渣滓。在罗汉抛洒金丹砂的时候,在原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金丹砂的颜色是白茫茫,而非金闪闪,其密度是细细轻飘,金子颗粒怎么会轻飘飘?所以金丹砂绝对不是金子,仅仅是垃圾废料而已。罗汉在使用金丹砂的时候,“阿罗奉法逞豪华,手中就有明珠现,等时刮得眼生花”。虽然这几句描写很像是在描写珠光宝气满天飞的画面,但其实不然,这仅仅是描述当时的战斗场景非常炫酷而已,意思是丹砂在罗汉手里发出龟派气功一样的光芒,漫天飞舞的垃圾粉末迷了旁观者的眼睛,仅此而已。至于如来之所以把这些垃圾放在宝库中严加保管,显然不是因为这些东西市场价值很高,而是因为这些东西是非常厉害的武器,非常厉害的法宝,自然要严加保管,不足为怪。而且,这十八粒丹砂也没有落到太上老君手里。独角兕大王临走之前,现出原形,光着屁股赤裸裸的回去了,没有回洞府取丹砂。原文也明确说了:(各路援兵)各取兵器,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归宫,水伯回河,罗汉向西。丹砂显然作为罗汉的兵器,被罗汉取回去了。

发现前文对佛教政治势力早期对天庭的攻势的分析比较不系统。将其系统的说一下,如下所示:

通过大闹天宫事件,如来敏锐的发现了天庭内部的各种腐败无能、危机重重,通过直观感受,如来认为,佛教政治势力是有能力与这样的天庭进行周旋和较量的,也就是说,佛教政治势力追去独立的大戏终于要来开帷幕了。

可是,如果熟悉历史的话,应该知道,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上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家里却后院起火,越王勾践的大军已经攻入吴国。如来面临的形势也差不多如此。在如来平叛的时期,西天内部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动乱,佛教政治势力高层领导,外戚势力的领袖,如来的舅舅云程万里鹏发动叛乱,反出西天,带领自己的派系逃往狮驼国另立山头,就是说佛教政治势力一分为二。虽然如来及时赶回去,稳住了局面,但却无力收拾大鹏。这么一得一失,如来的百年大计不得不另择时机、另辟蹊径了。为什么要另择时机呢?因为大鹏的出走给佛教也造成了严重危机,如来虽然认识到反抗天庭的时机终于到了,但攘外必先安内,如来不得不将百年大计推迟,这一推迟,人间就过了三四百年。另辟蹊径,那么蹊径在哪里呢?火焰山!

这一段时间,天上掉下来两座山,一是火焰山,一是五行山。五行山代表了如来的宏伟目标,而火焰山这个随机产物,则代表了如来的能力极限。火焰山难以逾越,天庭难以从东部向西部投射资源,如来就抓住了火焰山这个机会,拼命在火焰山以西发展佛教,扩张佛教政治势力,挤压天庭的基层官员。特别是最近一两百年,佛教政治势力内部已经逐步趋于稳定,如来的触手随即慢慢越过火焰山,佛教政治势力在乌鸡国、车迟国、宝象国一带疯狂扩张。文殊菩萨当仁不让,在这一地区频频出手,大力发展佛教事业。

总结一下。在大闹天宫之前,佛教政治势力僻处西方,虽然有追求独立自由的雄心壮志,但是主观上他们实力弱小,无力挑战天庭,客观上天庭一片太平,没有破绽,佛教政治势力也没有契机反天庭。但以如来为首的佛教政治势力并未安于现状,他们积极结交天庭要员,积极利用各种机会提升佛教政治势力的威望与影响力,为将来的大业做各种准备。大闹天宫事件,天庭元气大伤,而且遮羞布下面掩藏的各种危机与无能暴露无遗,佛教政治势力认识到这就是他们等了很久的反抗天庭、追求独立的千年一遇的契机,于是开始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撸起了袖子。但是,由于大鹏出走这一突发事件,佛教政治势力不得不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天庭与佛教政治势力的真正较量推迟了三百多年。最近一两百年来,终于度过大鹏出走危机的佛教政治势力开始频频出手,在火焰山西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且在火焰山东部也逐步展开了新一轮攻势。

西游记——天庭中兴》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豹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游记——天庭中兴第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