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乃至于小白龙,他们都不是凡人凡马,跋山涉水、栉风沐雨的走十万八千里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对于唐僧一个凡人,其难度之大,几乎不可想象。唐僧以一个凡人的意志,不忘初心,硬生生的凿空十万八千里大路,克服无数山水险阻,躲过无数妖魔怪鬼,战胜无数财富与美色的诱惑,可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背后的精神品质是值得佩服的。

如果屏蔽掉西游记中的全部神魔色彩,只看世俗的部分:大唐的高级僧官唐僧,曾经一个人在狼虫虎豹出没的大山中艰苦跋涉,曾经遇到过拦路抢劫的强盗,曾经断水断炊,曾经被人诬陷杀人越货而身陷囹圄,曾经遭遇政治迫害,曾经差点被统治者挖心,曾经寄人篱下饱尝白眼,曾经疾病缠身,曾经险些葬身火海,曾经中毒几乎丧命,曾经被打的昏死过去,曾经宁可冻死也不偷穿别人的衣服,曾经遭遇无数美色诱惑,曾经被迫答应女王和公主的求婚。这么多或软或硬的危险,对每一个背包客而言,都是致命的威胁,但是唐僧最终都战胜了这些困难。

如果再加上那些具有神秘色彩的磨难,比如无数次被妖魔绑架乃至于几乎被吃掉,或者险些被女妖**,比如曾经被变成老虎锁在笼子里,比如曾经怀孕,比如曾经脱胎换骨,这些危难都没有战胜唐僧。

唐僧能够一路坚持下来,与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紧密相关的,与他精忠报国的气节是紧密相关的,与他普渡众生的精神是紧密相关的。特别是精忠报国,唐僧一刻也没有忘记他所肩负的国家使命与意志,始终不忘初心,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学习。

上面是唐僧的付出,那么唐僧有哪些成长呢?最重要的成长是,唐僧收获了《心经》,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理解,最终将其传入中国,作为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当时,在浮屠山,唐僧最初接触到《心经》,虽然过耳不忘,听乌巢禅师念诵一遍就一字不落的记住了,但是,他当时完全没有理解。乌巢禅师传了他这么神圣的真经,告诉他人生之路应该怎样走,但唐僧却不要西瓜,只要芝麻,不去请教经文,反而执着于缠着乌巢禅师追问他西天到底还有多远。后来一路走下来,唐僧时刻不忘《心经》,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而且与孙悟空教学相长,并主动理论联系实际,逐渐将《心经》吃透并践行了《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究竟涅槃,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在天竺国都城外,唐僧与孙悟空禅机重重的探讨了《心经》的真谛,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另外,唐僧在做人方面也有巨大的成长。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好歹,不辨良莠,甚至有时候非常迂腐教条,这方面他始终没有进步。当然,唐僧也不是没有成长。在面对绝大多数妖怪的时候,唐僧都是怕的要命,但是,到了天竺国,在孙悟空现身捉拿玉兔的时候,唐僧虽然还是害怕,但是却奋不顾身的抱住国王,让国王不要受惊,并且在猪八戒、沙僧不在场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保卫国王和后宫,可见唐僧要是厉害起来,也是能够做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另外,唐僧始终愿意从好的方面去看待别人,这未必不是他的崇高之处。在对待三个徒弟方面,特别是对待孙悟空,唐僧在这方面的做人是越来越成功的。一开始,他动辄拿紧箍咒威胁孙悟空,甚至一言不合就念紧箍咒,他动辄听信猪八戒的一面之词从而不公正的对待孙悟空,但后来,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唐僧慢慢的忘记了曾经有过的紧箍咒,几乎再也没有念过,这反而赢得了孙悟空的尊重。唐僧对待孙悟空的态度的变化,可以在两次极端事件中发现其中的感人之处:

第一次是在车迟国,孙悟空下油锅后,跟大家开了个玩笑,变成个枣核钉,让除了猪八戒之外的所有人,包括唐僧,都误会孙悟空死了。当时,唐僧自己也生死未卜,仍然恳求车迟国王让自己为孙悟空的亡魂做场法事再去领死,唐僧在悼词中说:“徒弟孙悟空!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生前只为求经意,死后还存念佛心。万里英魂须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这篇悼词文辞工整,但情感并不动人,只是表达了对孙悟空之死的惊讶与遗憾,同时希望孙悟空做鬼也要好好学佛、天天向上,不要忘记生前的事业。仅此而已,比较矫揉造作,类似于“为赋新诗强说愁”。

第二次是在狮驼岭,孙悟空被青毛狮子吞入肚中,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都以为孙悟空死了。唐僧惊闻孙悟空的死讯后,唬倒在地,半晌间跌脚拳胸道:“徒弟呀!只说你善会降妖,领我西天见佛,怎知今日死于此怪之手!苦哉,苦哉!我弟子同众的功劳,如今都化作尘土矣!”然后,唐僧趴在地上打滚痛哭。唐僧这次发布的悼词,完全谈不上什么文采,但是句句发自肺腑,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类似于“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如果熟悉古文的话就知道,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生写过很多祭文。祭文都是有格式有套路的,特别是每句四字,而且讲究押韵。韩愈的绝大多数祭文都遵循这一套路,比如《祭柳子厚文》,就是韩愈为祭奠柳宗元而写的文章,虽然字字句句殷勤恳切,但感情方面总是还缺点什么。但是,韩愈的另一篇祭文,《祭十二郎文》,则完全不遵循祭文的套路,满纸流水账,但是却充满了真实饱满动人的情感,后人评价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同样道理,唐僧在狮驼岭上悼念孙悟空的话语,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这是唐僧在做人方面的巨大进步,是他和徒弟们之间的感情的真实写照。唐僧收获了与三个徒弟之间真诚的、永恒的亦师亦友的友情。

西游记——天庭中兴》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豹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游记——天庭中兴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