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即便在天竺国繁华的首都附近,尽管商贾云集,但是市场条件还是比较恶劣的,尤其是商业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相对落后。城外百脚山,在唐僧师徒来到之前,那里正在闹蜈蚣精,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增加了商人的风险与成本,但是,当地政府没出面管理。政府可能借口蜈蚣精是妖怪,政府都是凡人,无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连驼罗庄的老李头等广大农民都知道要凑钱去请法师来降妖,连高老庄的高太公都知道去外地请法师来捉怪,但天竺国政府甚至连聘请法师的榜文都没有出过。当地政府可能还会有借口,就是请法师做法属于封建迷信活动,政府不能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那么,当地政府也有其他措施来为来往的商人创造便利,改善他们的处境。比如,政府可以百脚山附近兴建驿站或者旅店,最次也可以在布金寺外面多搭几个窝棚,供往来的客商在此过夜,躲避蜈蚣精的伤害。但是当地政府却没有这样做,这导致那些客商只能在狭窄的布金寺山门外面栖身。而这些客商之所以不能进城,是因为到达布金寺的时候,天色已晚,而进城必经之地鸡鸣关已经关门,进不去了。在闹蜈蚣精的时候,鸡鸣关管委会仍然不知变通,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思想浓厚,官僚主义作祟,仍然准点关门,不顾客商的死活。如果他们可以延长一到两个小时再关门,客商就不用再布金寺受罪了。

综上可见,天竺国的商业活动是非常落后的,因此,天竺国的国力也强大不到哪里去。

当今的天竺国国王就是这样一个奴隶制、分封制国家的名义上的共主。他即位已经有二十八年了,年号靖宴,生前就定下了谥号,叫做天竺怡宗。天竺国国王的关键词是文艺。

天竺国国王喜爱山水花卉是遐迩闻名的,连会同馆的驿丞都知道国王喜爱山水花卉。但是,奇怪的是,这么喜爱山水花卉的国王,却没有巡视天下的习惯,既不会坐着龙舟下江南,也不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反而是即位二十八年,连城门都没有出过。这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天竺国是一个分封制的国家,五百多年了,国家那点土地也分得差不多了,国王直属的地盘也没有多少了,所以他也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去流连忘返,没有多少山水去徜徉恣肆。这也是这个国王面临的尴尬处境。国王喜爱山水花卉,没有办法去欣赏名山大川,就只能到御花园里去欣赏假山、池沼和花卉。这位国王的御花园修整的非常有水平,一处处红透胭脂润,一丛丛芳浓锦绣围,满园娇媚逞光辉。而且,国王对自己的御花园也非常得意,国王对唐僧这个准女婿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在婚礼筹备期间,国王兴奋的带着唐僧去逛御花园,而且观之良久。可见,御花园是国王的心血之作,国王对此颇为自负,引以为傲。

喜爱山水花卉只是表面,国王真正醉心的是艺术。这位国王喜欢诗词歌赋,喜欢琴棋书画,醉心其中,而且颇有造诣。在御花园的永镇华夷阁中,国王精选了四副屏风摆放其中,上面分别画着春夏秋冬四景,而且有翰林名士的题诗,都是非常珍贵的艺术珍品。国王见到唐僧被屏风上的诗画深深的吸引了,也引得自己雅兴大发,要唐僧当场作诗,他说:“驸马喜玩诗中之味,心定善于吟哦,如不吝珠玉,请依韵各和一首如何?”唐僧也是诗兴大发,当场吟了一句“日暖冰消大地钧”。国王品味一番,觉得这一句相当不错,当即命令笔墨伺候,让唐僧把诗写出来,俟朕缓缓味之。在唐僧写完四首诗之后,国王大喜,击节称叹,特别是对最后一句“袖手高歌倚翠栏”非常满意,国王当场命令教坊司以新诗奏乐。当天,国王和唐僧就像一对诗坛知己一样,彼此酬酢,一起欢乐的玩了一整天。另外,音乐在天竺国的王宫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国家的宫廷生活,都少不了相应的礼乐,但是,天竺国王宫的音乐特别丰富,随时随地都有乐队在奏乐,都有舞蹈家在跳舞,真的就像印度电影一样,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这位国王的艺术风采与造诣,可以遥想。

国王喜爱艺术,并不一定是坏事,“王之好乐甚,则天竺国其庶几乎”。就像今日的君主立宪国家一样,君主没有实权,转而去钻研艺术,去陶冶情操,未必不是一桩美谈,一段佳话。但是,天竺国显然不是这样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其国王是有实权的。在国王有实权的情况下,国王醉心艺术,往往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孟子曰:“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可见,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社会中,国王过度喜爱艺术,多半是荒淫腐朽的表现,其政权多半已经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而国王或者不自知,或者就是知道了也无可奈何,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活一天是一天。

天竺国国王对于自己国家所面临的分裂的严重危机,应该说是心知肚明的。国王喜爱山水,自然会由衷的热爱天竺国的大好河山,但是,二十多年来,他一座山也去不了。天竺国幅员辽阔,国土东部有青龙山、豹头山、竹节山等众多名山,风光秀丽,但是这位国王却只能在书本上看图片,却没有机会实地登临,其内心怎么可能没有遗憾?所以,对于天竺国境内藩国林立、政权碎了一地的现实,国王怎么会不痛心疾首?但是,积重难返,收拾旧山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你想收拾就能够收拾的。二十八年过去了,国家的乱象毫无起色,国王想必早已心灰意冷,只能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打点御花园,用来写诗作赋,用来唱歌跳舞,通过这种方式来麻丨醉丨自己,来迫使自己忘记江山,忘记世俗,还给自己起了个谥号,叫做怡宗。国王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加封谥号,这也可以算是累觉不爱、生无可恋的终极表现了。

总之,天竺国国王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历史造成的,他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他热爱山水,却只能每天去面对御花园的假山与池沼。

还是预告一下进度吧,我的帖子:换个坐标读《西游记》—天庭中兴,连载将在本周完结。再写三节,前两节往哲学层面拔个高,最后一节总结一下,就结束了。

我读过上百遍《西游记》了,这还是第一次壮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在网上写出来给人家看。这一个多月来,基本的生活节奏就是晚上狂写,第二天早起稍作修改,然后就发帖子,白天工作间隙(比如现在)来跟回复网友的评论或“吵架”。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写文章,居然有人看,还有不少人支持,谢谢大家。

对于西游记这种文学作品,不同人的解读可以完全不同,我的想法只是一家之言,与很多人的看法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我写这些连载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真的不少,所以多少有点敝帚自珍的情节。不少人才看了我写的几段话就来“颠覆”我的全部观点,我自然“不能忍”,所以难免跟人争得面红耳赤,多有得罪。

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换个坐标读《西游记》—天庭中兴,这个题目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原本计划的重点就是写天庭在一系列斗争中取胜的过程。但写着写着就写嗨了,没有把持住,就有点跑题了。天庭中兴,似乎只是我所写的整个分析中的一个维度而已,很难全面概括我的所有解读。但我也懒得再改题目,就是它了。

西游记——天庭中兴》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豹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游记——天庭中兴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