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0天竺国国王
天竺国是最靠近西天大雷音寺的国家。天竺国当前的王朝已经立国五百多年,唐僧师徒到达天竺国首都的时候是在靖宴二十八年。五百年的悠久历史,真是不容易。在我国历史上,恐怕也只有夏商周能够与之比肩。夏商周之所以立国那么久,很大原因是当时仍是奴隶社会,国家尚未真正统一,在脱胎于原始部落联盟的分封制的国家组织形式下,各级各地政权相互制衡,相互隔离,所以社会相对比较静态。天竺国的社会现实与之非常类似,天竺国是一个社会制度比较落后的国家,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仍然是分封制,封邦建国,藩国林立。天竺国内有众多的世袭诸侯国,在西游记中出现的诸侯国包括玉华州、凤仙郡和金平府,这些诸侯国都在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加盖了印玺。另外,天竺国领土内还有至少一个国中之国,就是舍卫国,该国位于天竺国首都附近。分封制所对应的社会形态自然是奴隶制社会。另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中央治下的高度和谐,而是各自为政,相互对峙,互相威胁,形势非常危险。正是因为如此,玉华州的三个小王子要拜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为师,学他手段,“保护我邦”。也正是因为如此,九灵元圣一心要设计绑架玉华州王子,志在诱发天竺国各诸侯之间的一轮混战。
但是,天竺国社会也在不断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很缓慢,可是分封制已经有了瓦解的趋势,天竺国现在处于一种郡国并存的社会阶段。也就是说,天竺国境内除了有诸侯国之外,还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郡县,比如铜台府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政府,其行政首长是国王委任的刺使,属于流官,并非世袭的土官。
由于天竺国的社会现状所限,天竺国境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比如,天竺国也是有年号的,当年是靖宴二十八年,这一年号在首都地区正常使用,但在诸侯国地区恐怕没有广泛使用,唐僧在天竺国经历了那么多地方,一直都不知道这一年是靖宴二十八年。甚至于凤仙郡郡侯出榜文招聘法师求雨,落款都不使用这一年号。连年号这样的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统一,其他的法令、政策、制度要想统一的难度必定更大。因此,天竺国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其商业经济并不算太发达,国家对各诸侯国的宏观调控和资源统一调配几乎完全缺失。
天竺国东部的凤仙郡已经连续三年大旱,颗粒无收,人口锐减三分之二,百姓几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但是相隔并不特别遥远的玉华州却物产丰富、五谷丰登,乃至于到了谷贱伤农的地步,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这边的玉华州有如此过量的农产品供给,那边的凤仙郡却颗粒无收,千里白骨,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出面,将玉华州丰富的农产品调配至凤仙郡,借以调剂有无,损有余而补不足,借以平抑物价,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并救济凤仙郡嗷嗷待哺的黎民,补贴玉华州收入锐减的农民。没有,政府没有对此进行最起码的宏观调控,可见,天竺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政府缺位,那么市场难道就没有自发的力量来套利吗?一个商人在玉华州仅需支付四钱银子就可以采购到一石白米,将其运到凤仙郡,那里一斗粟就有百金之价,一斗米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一石相当于十斗(这一换算关系请姑且参考名人名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买卖简直是一本万万利。另外,在凤仙郡,米不光可以用来卖钱,还可以买卖人口,三升米就可以买到一个十岁的女孩或者一个五岁的男孩,把这些童男童女运到玉华州或者天竺国其他地方,在当地的奴隶市场卖出,其利润水平更是令人垂涎。但是,没有商人利用这一商机。原因之一可能是,天竺国不同地区之间交通不便,商业交换活动很少,人口往来也不多,信息交流渠道极其不畅通,所以没有商人发现这一巨大的商机。另一个原因更加重要,就是天竺国各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隔离与壁垒,不同封建实体之间的各种人员、信息、物资交流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落后,物流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治安状况极差,商业风险过高,甚至于不同地区之间的货币、度量衡是否是统一的,这都是疑问。所以,虽然有那么诱人的套利区间,但是那只是理论层面的,现实中的阻力远超想象,商人冒险进行这样的贸易极有可能会血本无归,甚至于赔上身家性命。所以,在政府缺位的同时,市场的自发力量也没有出现。
总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天竺国境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个国家还没有真正统一。或者说,天竺二字,仅仅是个地理学概念,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政治意义上的天竺国国家。就像1870年之前,德意志、意大利仅仅是个地理学名词,是指那两块地方分别叫德意志或意大利,但并不存在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王国,存在的仅仅是普鲁士、奥地利,或者仅仅是撒丁王国、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国等;或者说,这类似于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印度,印度二字仅仅是南亚次大陆的地理学名字,当地土邦林立,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印度国家。天竺国就是这个样子的。正是因为如此,凤仙郡郡侯面对那样的局面,只能默默的满世界去请法师来求雨,却不能主动出击,不能主动派人去天竺国中央政府求援告急,也不能主动派人去玉华州采购粮食。也正是因为如此,九灵元圣认为这一地区政治形势极其不稳定,如果能够绑架玉华州王子,就可以在天竺国境内引爆玉华州王位继承战争,进而祸乱整个佛教文化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