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46.6祭赛国国王

祭赛国是火焰山西部的泱泱大国。在进入祭赛国都城之前,唐僧师徒均被祭赛国都城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原文有一阙词描绘祭赛国京城,在其壮丽雄伟,丝毫不亚于长安,词是这样说的:“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真个是神洲都会,天府瑶京。万里邦畿固,千年帝业隆。蛮夷拱服君恩远,海岳朝元圣会盈。御阶洁净,辇路清宁。酒肆歌声闹,花楼喜气生。未央宫外长春树,应许朝阳彩凤鸣。”词中出现了龙蟠虎踞(帝王州)、紫墟、黄金台、天府瑶京、万里邦畿、千年帝业、蛮夷拱服等等具有明显帝国色彩的专用语,表现了祭赛国傲视群雄、昂首屹立的风采。都城的规模也十分宏大,四面有十数座门,周围有百十余里,楼台高耸,云雾缤纷。除了壮丽的基础设施之外,祭赛国的经济也非常繁荣,社会文明也发展到了极高的程度,原文赞叹说,货殖通财,衣冠隆盛,人物豪华。

由于强大的国力,祭赛国是周边众多政权的宗主国,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祭赛国的地位超然到了这种程度:祭赛国不动干戈,不去征讨,周围的小国自然拜为上邦。而祭赛国金光寺的佛宝舍利更是锦上添花,使得祭赛国一举成为上帝的宠儿,成为一个在周边地区具有天然优越感的超级大国。

但是,花无千日好,如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任何强国都会逐渐体制僵化,丧失活力,甚至那些曾经使得国家空前强大的优越制度,也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变成束缚国家进步的绞索。祭赛国就是这样的。唐僧师徒到来的时候,祭赛国已经在下坡路上走了一段时间了,曾经的祭赛帝国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也被扭曲了,没有人去认真反思祭赛国衰落的真正原因,反而普遍去找邪茬,认为祭赛国之所以曾经是超级大国,都是因为佛宝的庇护,如今佛宝不在了,祭赛国再也回不去从前了。这是一种懦弱、迷信、荒淫腐朽的社会思潮。

唐僧师徒满怀着震撼步入了祭赛国都城,但是表面的繁荣下,社会危机正在酝酿,国家的颓势已经无法遮掩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和尚披枷带锁,沿街乞讨,而这些和尚正好来自国家的荣誉殿堂金光寺,曾经的人上人如今落到要饭的地步,这一方面凸显出祭赛国社会矛盾加剧,政治黑暗,百姓遭殃,另一方面,也影射了祭赛国这个国家的命运和社会文化的变态,无辜的和尚成了国家衰败的替罪羔羊。

另外,祭赛国在神魔世界也处于一种非常微妙而尴尬的境地。五百年前,火焰山从天而降,横亘在祭赛国的西方。在神魔世界中,祭赛国突然变成了一处必争的战略要地,成为了佛教政治势力的天然边缘,也成了天庭鞭长莫及的地方。慢慢的,随着佛教政治势力的进攻和天庭的战略性撤退,佛教政治势力逐渐控制了祭赛国的大部分地区,人间社会也逐渐变成了一个佛教文化为主的社会,祭赛国变成了一个佛教国家。佛教宗教圣地的名片慢慢取代了超级大国的名片。对此,祭赛国国王无奈的认为:“寡人这国,乃是西域上邦,常有四夷朝贡,皆因国内有个金光寺,寺内有座黄金宝塔,塔上有光彩冲天。”而金光寺的和尚也都无比自豪的认为:“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社会各阶层也都持有类似观点,即祭赛国之所以是强国,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四方朝贡的待遇,完全是佛教保佑的原因,完全是祭赛国有佛宝的原因,与祭赛国在文化、经济、制度和军事上的优势完全无关。祭赛国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即使祭赛国国君昏庸、文恬武嬉,只要有佛宝在,那么祭赛国就是超级大国,祭赛国人民就是最幸福的,祭赛国就是上帝的宠儿。

当然,因为祭赛国远离西天,火焰山虽然是天险,但也不是绕不过去的(西梁女国来祭赛国朝贡的使者就能够绕过去),所以,祭赛国不是一个纯佛教国家,道教宗教依然顽强的存在着,天庭的诸神依然在惨淡维持着,不过却变成了敌后工作者,万圣龙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正是因为如此,祭赛国也是天庭与佛教政治势力激烈斗争的前沿,这势必进一步恶化祭赛国的国运。还有,南方的万圣龙王、东方的牛魔王都是热爱结交妖魔的人,这必然导致祭赛国周边妖魔横行,民不聊生。

由于祭赛国在神魔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祭赛国不可避免的卷入了神魔世界的斗争之中。唐僧师徒到达祭赛国的三年前的七月初一,万圣龙王与其女婿九头虫,制造了一场血雨,盗走了金光寺的佛宝舍利。从此,祭赛国的大国地位一落千丈,周边的小国也都不来朝贡了,这一佛教政治势力的根据地逐渐没落。

祭赛国国王就是这个没落帝国的领袖。祭赛国国王的关键词是挽救。

西游记——天庭中兴》小说在线阅读_第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豹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游记——天庭中兴第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