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是西行途中昙花一现的过客,但是却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唐僧历尽千难万险取经,但是,从头到尾,除了走马观花般念过一卷《宝常经》之外,唐僧从来没有机会阅读和研究真经。唐僧一路上所接触并认真领悟的唯一的真经就是心经,而心经就是乌巢禅师传授给唐僧的。此后每当遇到艰险,唐僧就会诵读心经祈福,还多次与孙悟空对心经进行研讨和辩论。另外,乌巢禅师对西行之路进行了比较准确的预测,他说:“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据猪八戒交代,乌巢禅师能知过去未来。但是,从乌巢禅师的表现看,他并不能准确的洞悉过去未来,因为他既不认识孙悟空,也不知道猪八戒是怎样被唐僧收为徒弟的。但是,乌巢禅师并非浪得虚名,他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闻对西行之路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第一,他说到前面会碰到一个水怪,也就是沙僧;第二,他认为,孙悟空知道往西的路怎样走,虽然孙悟空没有去过雷音寺,但是他在西牛贺洲学艺多年,再加上勤劳智慧,孙悟空一路领着唐僧西行是可能的;第三,他准确的预测到了西行途中的两处妖魔横行之处,分别是黑松林和狮驼岭、狮驼国。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唐僧一路上途经两处黑松林,分别是宝象国黑松林和比丘国、贫婆国、灭法国交界处的黑松林,此处乌巢禅师指的是后者。因为,宝象国的黑松林没有任何危险,唐僧一个人平安的走出黑松林,反而是出了黑松林才落到黄袍怪的手里;而第二处黑松林则是凶险万分,妖魔横行,盗贼满山。乌巢禅师知道这处黑松林的凶险,因此对唐僧发出警告,但是,事实上,这处黑松林的妖魔被地涌夫人征服了,没有谋害唐僧,反而是地涌夫人要和唐僧成亲。乌巢禅师的其他几句预测,有六句都是在说狮驼岭和狮驼国,因为狮驼国已经灭亡了五百年了,大鹏精早已臭名昭著,其凶险不言自明,因此,乌巢禅师发出了严肃的警告。
46.人间帝王分析
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魔小说,主角是神仙和妖怪,但是西游记的故事并非完全发生在虚幻的神魔世界中,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神魔世界的斗争与发展会深刻的影响到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发展也会深刻影响到神魔世界。因此,西游记中的人类社会与神魔世界是互动的,人类社会并不是西游记的配角。
西游记是古代的小说,塑造的人类社会也是古代的封建社会,在这种人类社会中,帝王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因此,本文有必要对西游记中的人类社会的各位帝王进行专题分析。接下来的分析,将会与上文和下文对神魔世界的分析略有脱节,或者说可以自成体系,其重点将是分析各国人间的政治与社会,在这些分析中,神魔世界的诸神诸怪甚至于唐僧师徒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些分析力图将西游记的人类社会剥离出来进行解读,但这种剥离无论如何都是不彻底的,人类社会与神魔世界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
46.1唐太宗
唐太宗是西游记人类社会中最伟大的人间帝王,统治着人间最文明、最先进、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同时,西天取经是唐太宗亲自发起的,是唐太宗意志的产物。可以说,西天取经团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重重险阻,其根本目标并不是为了佛教政治势力,更不是为了天庭,而是为了唐朝皇帝。因此,在读西游记的时候,必须时刻将唐太宗放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来看待。
在分析唐太宗之前,必须先了解他所统治的中国。注意,这里说的中国,是西游记中描写的中国,不是历史上唐朝时期的真正的中国。
第一,中国是天庭和道教在人间最最根本的核心与基地。一方面,唐朝的统治阶级是最尊崇上天的,也是最尊崇老子的。另一方面,天庭有众多神仙出身中国,天庭在大唐驻扎有众多高级天神。在其他的国家,常驻的在天庭有职务的天神,基本都是土地、山神、城隍、社令、河神、低级龙王等等,没有其他的高级天神。但是中国不同,除了山神土地等人之外,还有很多天神常驻中国并保佑中国。比如,在天庭第二次讨伐孙悟空的战事中,参战的主要将领多数是天上的神仙,但也有九位来自下界的大将参战,他们是掌管四渎五岳的九位天神,毫无疑问,这九位来自中国。另外,还有真武荡魔天尊及其武装集团常驻武当山,负责镇压南赡部洲与北俱芦洲的一切妖魔;还有一位大圣国师王菩萨及其武装集团常驻泗州盱眙山,负责镇压淮河流域的各路水怪。另外,曾经还有过一位泾河龙王也是常驻中国,泾河龙王并不是低级龙王,是非常高级的。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几次干预降雨,每一次都是四海龙王亲自来下雨,从来没有当地的土著龙王来下雨,可见,低级的土著龙王没有降雨的权力,但泾河龙王有权力降雨,有权力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可见泾河龙王也是高级龙王。
第二,佛教政治势力在中国有飞地,但没有根基,佛教宗教对中国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佛教政治势力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常驻中国,分别在五台山和峨眉山上有一亩三分地,是佛教政治势力的飞地。但是,中国并不是佛教国家,佛教政治势力的影响非常有限。比如说,普贤菩萨驻锡的峨眉山,这座山头的山神、土地自然与佛教关系密切,但是道教对此就非常不爽,金角大王万里迢迢的把峨眉山的山神土地喊去平顶山当奴才使唤,而佛教也不敢说什么。所以,佛教政治势力在中国的力量非常薄弱。在发起取经项目的时候,唐朝政府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反对佛教的官员势力也非常庞大,因此,佛教宗教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