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陷空山之战
在火焰山以西,唐僧师徒多次卷入天庭与佛教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前面讲的几次,佛教或者顶住了攻势,或者损失有限,佛教政治势力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第一次惨败在天庭手下,是在陷空山无底洞。无底洞据点被天庭正规军部队清除,标志着天庭从此以后想在哪里扩张就在那里扩张,佛教政治势力再无力抵抗。
那么,佛教政治势力在陷空山的据点是怎样创立的?
这一据点是三百年前建立的。当时,地涌夫人的名字还叫做半截观音,她偷吃了灵山的蜡烛和香花,逃出灵山,当然这显然是如来安排好的套路。如来第一时间向天庭汇报,并请天庭派李天王、哪吒父子率领天兵天将擒拿。这么一点小事,如来如此兴师动众,一定是居心叵测的。天兵出动,手到擒来,地涌夫人被捕,天庭打算处死她。但是,此时如来的表现非常诡异,他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说:“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意思就是这只老鼠精是如来自己养的,不想杀了她,饶了她吧。要天兵抓她的也是如来,让天兵放了她的也是如来,如此诡异而矛盾的行为,正说明如来有阴谋。如来此时的阴谋并不是让地涌夫人对付天庭,因为三百年前的佛教政治势力还无力与天庭抗衡,他的真实目的是让地涌夫人与天庭联姻,进而达到其他的目的。于是,地涌夫人为表示感恩,拜李天王为干爹,拜哪吒为干哥哥,还在洞里竖起牌位。此后,陷空山无底洞据点正式建立。因此,这一据点的设置是佛教政治势力早期行为,这时的佛教政治势力扩张仍然需要和天庭打招呼,而且规模较小,手段较隐蔽。
那么,如果这一据点的设立不是为了对抗天庭,那么其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对抗另一个庞大的宗教势力。陷空山地处黑松林以南千里,黑松林地处比丘国和灭法国之间,是一处三不管地带,此处妖魔横行,盗匪满山,是当年乌巢禅师提醒唐僧师徒当心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个是狮驼国。那么佛教在两个佛教国家之间设置这么一个据点的原因是什么呢?联系道教在比丘国的颠覆行动,以及接下来灭法国如火如荼的灭佛运动,可以想象,佛教文化在这一片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固,显然这也不是道教文化的范围,但很有可能有第三种宗教在这一代势力活跃,并且与佛教进行着激烈的宗教竞争。是什么宗教呢?苯教。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在黑松林的镇海寺。镇海寺是西游记全书中仅有的一处藏传佛教寺庙,在此以东和以西的地面上活跃的佛教徒都信汉传佛教,而这里孤零零的冒出一个藏传佛教寺庙,显得非常突兀。但是,这是从东西方向看显得突兀,但如果从南北方向看,就可能不突兀了,也就是说黑松林镇海寺极有可能是藏传佛教最南方的一个据点,其北方可能还有其他藏传佛教寺庙。而藏传佛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佛教与苯教激烈斗争的产物,那么在镇海寺的北方势必存在着强大的苯教势力。而且,镇海寺周边的环境极其恶劣,黑松林中妖魔横行,强盗遍布,有的强盗甚至占据了之前的镇海寺,迫使镇海寺的喇嘛不得不化缘另建新寺,而且据镇海寺喇嘛交代,他们这里来的檀越不多,喇嘛们只能修行佛法明心见性。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修建喇嘛庙,有一定的信众可以化缘来建新寺,但信众总体不多,说明佛教在这一代是处于相对弱势的,苯教势力更强大。那么苯教势力究竟在哪里呢?在贫婆国及其以北。
据地涌夫人交代,距离黑松林二百多里处,有一个国家叫贫婆国。这个国家不在唐僧取经的路上,但是黑松林很可能是贫婆国的边境地带。贫婆国很可能是藏传佛教与苯教激烈斗争的主战场,而且苯教占据上风,在贫婆国更北的地方,可能还有其他的苯教国家或者二者激烈斗争的国家。
在这样一个地方设置一个强大的佛教政治势力据点,以抵御苯教众神的进攻乃至于反攻,对于佛教政治势力而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所以,如来在三百前年将地涌夫人安插在黑松林以南的陷空山,抵御苯教。但是毕竟身处苯教政治势力的强势地带,佛教不得不多做一些努力,地涌夫人也不得不多做一些努力。为此,如来知会了天庭,并勾结李天王父子,让地涌夫人认李天王做干爹,有了天庭这个金字招牌,苯教政治势力在进攻的时候不得不三思而行。另一方面,如来将地涌夫人的据点设置在陷空山,与苯教政治势力之间隔着黑松林这一中间地带做缓冲。黑松林里面有众多不从属于任何政治势力的野生妖怪,他们一方面可以隔离苯教的南下之路,作为陷空山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为佛教政治势力所用。
为此,佛教政治势力精心的选择了地涌夫人这一角色。其一,地涌夫人的法力很强,虽然弱于孙悟空,但对于当地野生妖怪而言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了。其二,地涌夫人特别特别特别漂亮,地涌夫人特别特别特别漂亮,地涌夫人特别特别特别漂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她很有可能是整部西游记中最漂亮的女性。在黑松林-陷空山这四回书中,作者不吝笔墨,多次变着法的描写地涌夫人的美貌,这在全书中非常罕见,充分说明了地涌夫人国色天香的容貌。比如,桃腮垂泪,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闭月羞花之貌;美貌佳人;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淡淡翠眉分柳叶,盈盈丹脸衬桃花。这些描写看似俗套,但实则是笔力苍劲老道。对女儿国女王,相貌描写主要是夸她衣服好,皮肤好,有气质,仅此而已。对白骨精变成的少女的描写,总结起来不过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对七个蜘蛛精的描写,也不过是唇红齿白皮肤好。对杏仙的描写也不过是丹脸、星眼、蛾眉。对蝎子精和玉兔甚至没有什么拿得上台面的外貌描写。对比之下,西游记对地涌夫人外貌的夸赞绝对是叹为观止的级别了。地涌夫人对自己的美貌也相当自信,她变成落难女子骗唐僧的时候,编了个故事,说自己被强盗抢来,大大王要做夫人,二大王要做妻室,第三第四个都爱她美色,七八十家一齐争吵,这充分说明了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