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墨西哥的1994
(218)
聊完了南大西洋上的暴打,接下来烟雨又要再次北上,说说拉丁美洲最北端的墨西哥了。
这次要聊的话题,不是墨西哥的某个牛人,或是墨西哥的某件大事,而是墨西哥的1994年。因为单单这一年里,墨西哥就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光是元旦这一天,就发生了两个举世关注的大事件。
首先是在这一天,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由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个国家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AmericaFreeTradeArea,NAFTA)宣告成立。
话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那个欧洲共同体,搞得有声有色。至于日本,尽管没拉到什么像样的喽罗,但是在北美投资设厂,什么汽车组装电子元件,都把美国佬给压制得够呛。
一来二去,美国人也看出来了,再跟西欧日本单挑已经不能稳操胜券了,所以,美国人也放下架子,开始拉大旗招兵买马。
1980年,当时还是美国总统候选人的里根就提出来,要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那些岛国聚到一起,成立“北美共同市场”。3年后,加拿大政府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愿,于是,两个国家在1985年开始谈判,到了1988年6月2日,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并在下一年的元旦正式生效。
美国和加拿大走到一起了,接下来美国就开始拉拢墨西哥。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当初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还麻烦。
这是因为,欧共体也好,美加自由贸易区也好,都是几个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但是,墨西哥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跟美国差了好大一截,墨西哥人偷渡到美国当保姆,都比在墨西哥城当白领赚得多,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新的协定谈不成。
但是,到了1992年8月12日,这个协定居然谈成了,并在1994年的元旦正式生效。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贸易协定谈得成谈不成,不是那些偷渡到美国的墨西哥保姆们说了算,而是墨西哥社会的上层说了算。
对于墨西哥社会的上层人士来说,这个北美共同市场的前景太诱人了:
在共同市场内的三个国家之间,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单靠这一条,墨西哥的廉价货物就能进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市场,同时,墨西哥上层还是用零关税或者低关税买到美加的好东西,这么一来,大家觉得太划算了。
于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就这么成立了。这个区域拥有人口3.6亿,地区的GDP总额有6.45万亿美元,年贸易额达到1.37亿美元。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都比当时的欧洲联盟还要大,一时间,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么厉害这么好,墨西哥的上层社会把它看成是拯救墨西哥的一次天赐良机。那么,墨西哥老百姓的感觉怎么样呢?
(219)
说句良心话,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给墨西哥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比给美国老百姓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很多就业机会被从美国转移到了墨西哥,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后,几年间墨西哥的GDP增幅都超过拉美平均水平,也是明显的例证。但是,并不是墨西哥所有的老百姓都把这个自由贸易区看成天堂,相反,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反而因此下降了。
问题主要出在农业上。
地球人都知道,不管市场经济怎么发展,信息技术怎么突飞猛进,农业都是一刻也不能缺少的。就算每个人都有台主频1000GHz的电脑,那东西也不能当饭吃。
农业不可或缺,农产品的价格也就不能太高,可种粮的农民也不能受穷,(起码发达国家的农民不能受穷),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发达国家一贯采取的办法是,政府补贴——政府倒贴钱支持农民种粮,这样既保证农产品价格不太高,又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像美国,从1930年代开始就这么干了。
至于某个前著名笑星在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大型晚会上自豪地嚎叫——“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农民拿着补贴种粮?!”大家就权当此人消化不良,肠蠕动引发气体排放算了。(这句话正式出版时肯定会消失不见的,立此为证吧!)
毫无疑问,这种政府补贴是违反自由贸易原则的,但又不能不补,所以,历来的国际贸易谈判中,农业补贴都是个不得不谈,但又不容易谈清楚的问题,连WTO框架内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存在很多这方面的问题。
北美自由协定也差不多:三个国家没有就此进行共同磋商,而是签了三个分别的双边协定。其中美国和墨西哥的协定,简单来说就是准备分阶段实施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这个协定签订后,墨西哥的农业出口每年增幅达到9.4%,进口才增长6.9%。单从这个数据上看,墨西哥农民占了大便宜。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跟美国不一样,墨西哥人的主食是玉米。(而这东西在美国主要用来喂牲口。)玉米的生产和销售也就成了事关墨西哥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签署了美墨双边农业协定之后,美国政府对本国玉米农民的补贴的确逐年减少,但墨西哥政府做得更干脆——直接把农业补贴给取消了。相对廉价的美国玉米开始冲击墨西哥的市场。
到了2000年,美国全年光是对本国玉米农民的补贴就达到了101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政府当年农业预算的10倍。到了2004年,墨西哥的玉米售价和十年前刚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时相比,下跌了70%,造成了1500万玉米种植者因此而失业。
虽然也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玉米业的冲击程度尚不清楚,但至少有这么一部分墨西哥人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是对墨西哥底层农民的“死刑判决书”。
于是,就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当天,在墨西哥最南端、也是最贫穷的省份恰帕斯州,新的农民起义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