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让整个经济体同时达到这么四重境界:首先是经济成长(用GDP等指标来衡量),然后是充分就业(用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第三是物价稳定(用CPI等指标来衡量),最后是政府收支平衡(用财政赤字等指标来衡量)。

为了达到这四重境界,归根结底的一件事就是要让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互平衡。换句话说,就是“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问题在于,这样的境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哪那么容易就平衡了?就像一个人一样,各系统各器官协调不好,遇到点儿细菌病毒什么的就病了。

病了不要紧,只要能治就行。当国民经济出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大夫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第一张药方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大师亲自开的。这张药方的名字叫“看不见的手”,简单来说,就是绝对相信市场和自由竞争的力量,只要政府什么都不管,没有任何外力捣乱,经济自然而然地就平稳发展了。

用治病打比方的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内脏器官衰竭,奄奄一息。亚大夫来了,看了一通之后宣布,别管他,只要不折腾他,过一阵子他自然而然地就好了。

谁都知道,人体没那么厉害,不可能什么病都不治自愈。国民经济体也一样,自从182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世界上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厉害,这时候人们再去找亚大夫,对不起,他老人家早就挂了,撒手不管了。

这时候第二个大夫就来了,此人的名气一点不亚于亚当.斯密——德国人卡尔.马克思。

马大夫开出来的药方叫“计划经济”,简单来说就是,绝对不相信市场和自由竞争的力量,应该什么都归政府管,通过详细周密的经济计划,让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协调一致。

也就是说,一个人脏器衰竭,奄奄一息,马大夫看了一通之后,在这个病人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用起搏器带着心脏跳动,用呼吸机吹着心肺喘气,用灌肠器推着肠胃蠕动,再给人装一身的铁架子带着人跑,随后宣布,这个人被治好了。

马大夫的治疗效果,烟雨就不多说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照马大夫的药方,非但治不好病人,反而很可能制造出个活僵尸。

日期:2010-04-3022:23:27

(212)

1929年,空前但未必绝后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世界,亚大夫的招数不灵,马大夫的招数大家不愿意使,于是美国的罗斯福和德国的希特勒这两个外行就只好自己当大夫,乱治一气,结果居然真给治好了,弄得大家都很奇怪——狗屎运也没有这么灵的吧?

直到1936年,第三个大夫站出来解释了治疗过程,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这个大夫就是英国超级神医凯恩斯。

凯恩斯认为,“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因此,他开出的药方是,政府搞赤字财政,增加支出,用政府的需求弥补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差额,让经济转起来。经凯恩斯这么一解释,大家发现罗斯福的新政和德国的复苏,靠的都是这种手段。

也就是说,一个人脏器衰竭,奄奄一息,凯大夫的办法是打一针强心针,让心脏先缓过来,有力量把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病人就活过来了。

凯大夫的治疗方案立竿见影,成效显著,被大家称为“凯恩斯主义”,直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前一阵子我国的4万亿,也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

可是二战以后,美国和西欧发现,有时候凯恩斯主义也不灵了。政府刺激了需求,但只带来了通货膨胀,经济发展仍然停滞,就好像打了针之后,病人的肚子涨得老高,血流却不通畅,形成了“滞涨”。

这时候,第四个药方就出来了,它叫“新自由主义”。

就像马克思说的跟亚当.斯密说的正好相反一样,新自由主义的想法跟凯恩斯主义也正好相反,它认为解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矛盾的办法是降低社会总需求,通过降低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然后再进一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为了降低总需求,新自由主义开出了三剂猛药:

首先是放开物价,让物价随便涨,这样一来,谁都买不起东西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供大于求,物价反而会降下来;然后是压缩政府支出,把政府的需求也降下来;最后是国营事业私有化,用市场的力量去调解原来由国家操持的公共事业。由于这三剂药力道极大,一旦使出来社会经济就会暂时陷入停顿状态,因此它有个广为人知的称呼:休克疗法。

用人打比方就是,一个人脏器衰竭、奄奄一息。新自由主义大夫来了,第一件事是解扣子(放开物价),让人喘气;第二件事是掐人中(限制政府支出),最后实在不行就来个口对口人工呼吸(国营事业私有化),让病人缓过来。这个方法比当年亚大夫的复杂,但性质是一样的,就是让人自己恢复过来。这也就是“新自由主义”名称的由来。

应该说,这三招对于给病人实施急救是很有用的,起码能让人睁开眼。像1986年到1989年,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用这三招给恶性滞涨的玻利维亚治病,结果大获成功。一时间,休克疗法成了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

但问题是,这三招用来救急可以,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治玻利维亚这种小国还可以,因为它经济规模小,能自己缓过来,但是遇到经济问题错综复杂,或者市场化不灵光的国家就不中用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才不管这么多,逮住个病人就是这三招:解扣子、掐人中,实在不行就口对口。1992年到2000年,刚刚独立的俄罗斯被新自由主义的这三招给治得不仅成功地休克过去了,而且差点就一口气没缓过来直接挂掉;1997到1998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泰国、印尼和韩国也来了这么三招,结果这仨国家被整治得死去活来。

一来二去,甚至有阴谋论爱好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国家搞完蛋掉。

治病的大夫被病人当成了谋财害命的凶手,也不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何感想。

日期:2010-05-0120:49:46

(213)

扯远了,现在扯回来。

拉丁美洲从1980年经济走下坡,1982年陷入债务危机,到1990年经过了差不多10年的痛苦磨难才逐渐缓过来,也是新自由主义的治疗成果。

有人会问,我现在知道什么是新自由主义了,听上去还挺靠谱的。那为什么治病的良方却成了杀人的毒药了呢?

这个转变的核心就在于,新自由主义生效是有条件的:它一定得在市场经济相对健全的国家使用才有效。

就拿第一招(解扣子)来说吧:如果在市场经济健全的国家,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规矩矩赚钱做生意的。这样如果一放开物价,物价飞涨,市场凋敝,商品生产者们的东西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那就只有降价这一条路了。

但在市场经济不健全,有很多潜规则的国家,这招就不管用:比如1992年的俄罗斯,物价放开,价格飞涨,市场凋敝,那些新兴的垄断巨头却用不着降价,因为他们的背后有大银行,甚至是政府撑腰,借给他们钱,让他们的资金链不会断掉。这样一来,对于巨头们来说,涨价就涨价呗!鬼才愿意降价呢!嫌贵就别买,饿死你们这帮穷鬼。

拉丁美洲五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钱塘烟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拉丁美洲五百年第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