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连德改革的核心是土地改革。在前任弗雷政府的基础上,阿连德没收了所有超过80公顷(下限远高于古巴,而与危地马拉接近),有基本灌溉系统的土地。
与此同时,阿连德搞了针对包括美国出资的五大铜矿在内的大型工矿企业和银行的国有化。
阿连德还开征了针对超额利润的“溢利税”,通过对贷款和原材料的限制,和对物价的限制,逐步挤垮中小企业,将它们收归国有。
阿连德还彻底改造了医药卫生体系,改革了教育体系,提高工资,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
与此同死后,阿连德还宣布延期偿付外债
总而言之,阿连德的改革是全方面的,针对外国资本、地主和一切有产者。尽管阿连德没有准备把智利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说它是共产革命,似乎也不为过。
阿连德执政的头一年,改革的形势一片大好:GDP增长8.6%,工业产值增长12%,工资平均上涨33%,最贫困阶层的收入上升66%,而通货膨胀率从34.9%降到22.1%,失业率从8%降到3.8%。
一时间,阿连德简直成了活神仙,国内外的右翼力量都被迫闭嘴了。
日期:2010-04-0921:38:22
(193)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972年一切都变了。
其实,1971年的经济奇迹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为了活跃经济,阿连德政府执行了非常积极的货币政策(通俗地说,就是印了太多的钞票);同时,智利最主要的出口商品——铜的国际市场价格迫近历史最高峰,每吨66美元。
到了1972年,饮鸩止渴的货币政策开始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全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40%,光8月这一个月,一揽子基本消费品的价格就上涨了120%。阿连德政府采取了冻结物价的政策,其结果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国家的正规零售渠道无货可售,而黑市上各种基本消费品价格继续疯狂上涨。
同时,国际铜价降到了每吨48美元,智利出口额下降24%,阿连德政府给老百姓的高福利也维持不住了。
1972年10月,智利爆发了针对阿连德政府的第一次大规模罢工浪潮,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到了1973年,全国的社会秩序基本上陷入了混乱。面对混乱的时局,阿连德既不愿意放弃改革的政策,也不愿意搞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革命。他只能在左翼和右翼之间来回摇摆,希望找到一条中间路线。
可是,通货膨胀、出口萎缩、失业增加、福利下滑,等等等等,问题都在眼前明摆着。阿连德回天乏术,逐渐地走投无路了。
1973年6月29日,罗伯托.索帕(RobertoSouper)上校发动了一次未遂政变。8月22日,皮诺切特将军(——烟雨在后文再大书特书这个老家伙)取代了普拉兹将军,就任陆军总司令。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发动了军事政变,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淹没在军队和工人武装之间战斗的火光当中,军队甚至出动飞机轰炸了总统府。阿连德总统本人在发表了最后的讲话(“叛徒们势力强大,他们能够消灭我们,但是不但阻止社会进步……历史属于我们!”)之后,也在总统府前中弹身亡。
随后的一个星期内,圣地亚哥的首都体育场内关了五千多名政治犯,所有的重要企业都被军管,1973年底的不完整资料表明,被杀的工人、农民和学生达一万人之多。
皮诺切特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独裁统治,智利的革命就此结束了。
写到这里,简单总结一下二战后拉美的这四次革命吧:危地马拉和智利的被扑灭了,玻利维亚的自己熄灭了,古巴的成功了。
这四次革命的时间距离现在都太近,而距离现在太近的历史,往往就成了“灯下黑”。即使写历史的人自认为看得清楚,也往往会由于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表达得清楚。因此,烟雨只准备用一句话总结这四次革命:
为了追求幸福、平等和自由,拉丁美洲的老百姓,的确努力过。
拉美老百姓的努力当然不只这四次革命。在那些革命条件不成熟的地方,拉美人民选择了另外一种反抗的方式——不生气,不着急,老子进山打游击。
日期:2010-04-1020:14:23
(194)
对于拉美来说,游击队并不是个新鲜事物——拉丁美洲面积辽阔、地形复杂,从欧洲人的征服时代,到独立运动时期,再到拉美各国建国之后,形形色色的游击队就层出不穷。
不过,像1960年代这样,游击队从南到北,遍地开花的情形还是前所未有的。究其原因,60年代的世界革命大趋势固然重要,1960年格瓦拉出的一本小册子《论游击战》(西班牙语,GuerrillaWarfare)也功不可没。
从1959年,阿根廷出现了一个叫虎人(Uturuncos)的短命游击队开始,在整个60年代,拉美各国成立了大大小小25个游击组织。尽管很多游击队很短命——不到一年就消失了,但也有不少坚持了十年以上的。
到了1980年代,拉丁美洲的19个主要国家里,有17个国家有游击队,只有卡斯特罗当政的古巴和又穷又小的海地没有。
烟雨手里有一个美国人整理的表格,列出了1959年以来有名有姓的49个游击队的基本情况,太乱了,就不在这里跟大家罗嗦了。只想说一句,多年前第一次看《百年孤独》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脑子一热就出去参加游击队了,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才明白,拉美人民的革命传统真不是说着玩的。
这大大小小的49个游击队,绝大多数都是些无名之辈,算来算去,最出名的有这么三个:
第一个全名叫“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思想光辉道路的秘鲁共产党(西班牙语,PartidoComunistadelPeruPorelSenderoLuminosodelPensamientodeJoseCarlosMariategui)”,简称“光辉道路”(西班牙语,SenderoLuminoso)。
“光辉道路”是1970年前后(也有的说是1964年),从苏联支持的秘鲁共产党里分离出来的,创立者是秘鲁阿亚库巧省的前大学教授阿维马埃尔.古兹曼(AbimaelGuzmán)。
1980年以前,“光辉道路”走的是合法路线。到了1980年,秘鲁的军政府倒台,秘鲁开始了民选政府时代。深知自己无法通过竞选上台的古兹曼,带领队伍在安第斯山区打起了游击。
古兹曼的游击一打就是12年,最厉害的时候占据了秘鲁全国的三分之一,据秘鲁政府事后调查,“光辉道路”在这12年期间至少造成了3万人死亡。1992年,古兹曼本人在首都利马,被新上任的民选总统藤森谦也捕获,“光辉道路”就此一蹶不振。
这个“光辉道路”和我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渊源,烟雨说不好,就不说了吧!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呵呵。
顺便说一句,秘鲁还有一个名气稍小一点的印第安人游击队,叫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行动(西班牙语,MovimientoRevolucionarioTupacAmaru,简称MRTA),从1975年闹到1993年,因为1992年冲进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劫持600名人质,并和秘鲁政府对峙了127天,最后14名劫持者被全部击毙而轰动一时。
第二个游击队是1961年在尼加拉瓜成立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西班牙语,FrenteSandinistadeLiberacionNational,FSLN),后来修成了正果。烟雨在后面介绍20世纪后半段的中美洲时会详细介绍这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