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不过,特鲁希略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的统治之下,多米尼加的医疗、教育、交通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他还在全国各地建设国民住宅,建立国民退休年金政策。1935年,他和海地达成了边界协定,1941年终结了1906年多米尼加和美国签订的海关条约,1947年,还清了多米尼加所有的外债。

别管特鲁希略多么践踏人权,美国人看他还是挺顺眼的,尤其是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为了对抗古巴,美国人加紧扶植特鲁希略政权。

可是1960年,胆大包天的特鲁希略得寸进尺,居然图谋行刺美国人支持的委内瑞拉民选总统贝坦科特(RómuloErnestoBetancourtBello),就此跟美国人撕破了脸。

1961年5月30日,特鲁希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刺杀在圣多明各。

跟特鲁希略齐名的考迪罗,是尼加拉瓜的老索莫查(AnastasioSomozaGarcía,1896年2月1日到1956年9月29日)。

老索莫查出生在尼加拉瓜一个富有的咖啡园主的家庭里。他早年留学美国费城,后来回国从商,没干出名堂。1926年,30岁的老索莫查开始参加自由派的武装斗争。

尼加拉瓜内战结束后,老索莫查正式从政。1934年,他刺杀了尼加拉瓜游击队领袖桑地诺(AugustoNicolásCalderónSandino),又在2年后发动政变,推翻了他妻子的叔叔萨卡萨(JuanBautistaSacasa),就此上台。

老索莫查曾经大力发展尼加拉瓜的农业多样化,帮助国家减少了对香蕉出口的依赖。但与此同时,他流放了很多不同政见者,以权谋私,占有了大批土地和许多企业。

老索莫查大搞愚民政策,据说,有人曾经向他建议大办教育,说这样会对国家有好处,但老索莫查直爽地回绝了:“我不想要受过教育的民众,我要的是公牛”。

1956年,老索莫查在连任前夕被刺杀。

老索莫查比特鲁希略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一个人——被刺以后,他的大儿子路易斯.索莫查(LuisSomozaDebayle)和二儿安纳塔西奥.索莫查(AnastasioSomozaDebayle)先后于1956年到1963年期间,和1967年到1972年,1974年到1979年期间统治尼加拉瓜,这父子三人统治尼加拉瓜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80年小索莫查才被桑地诺阵线游击队给搞掉。

看到这里,可能特鲁希略也好,索莫查父子仨人也好,都还没有让大家觉得拉美的这批考迪罗有什么太五光十色,惊世骇俗的业绩。没关系,真正的牛人这就登场了。

日期:2010-03-2714:45:29

(177)

这位牛人就是萨尔瓦多独裁者,马克西米连诺.赫尔南德斯.马丁内斯(MaximilianoHernándezMartínez,1882年10月21日—1966年5月15日)。

马丁内斯1931年当了萨尔瓦多总统阿劳霍(ArturoAraujo)的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同年12月,他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成为了萨尔瓦多的总统和独裁者。

1932年,萨尔瓦多的松索纳特省发生了大起义,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起来反对马丁斯内的独裁统治。马丁内斯毫不手软,搞了大屠杀,在这么个中美洲小国里一口气杀了三万多人。随后马丁内斯宣布戒严,禁止一切进步活动。

说句良心话,马丁内斯还是挺想把国家搞好的,不过作为一个忠实的伏都教信徒,这位老大治理国家的方式很不对头:

为了祈祷国泰民安,他在总统府举行降神会,请来一堆伏都教巫师跳大神。

为了儿童健康地成长,他听从巫师们的建议,不许全国的儿童穿鞋。因为据说这样,儿童们可以“更好地吸收星球的有益气体和地球的波动。”——当然,这个规定执行起来没什么难度,萨尔瓦多穿得起鞋的孩子屈指可数。

为了防治在首都日益蔓延的天花,他下令把全城的路灯都用红纸包了起来,作为最重要的防疫手段。

为了防治黑人影响国家的顺利发展,他颁布种族隔离法,禁止黑人入境。

马丁内斯坚信人可以“轮回转世”(,但别的动物不行)。所以他说,“杀死一只蚂蚁的罪过比杀死一个人的更大,因为人死了可以转世,但蚂蚁死了就是永远地死了。”——从这个观点出发,马丁内斯主动帮助他的不少政敌提前完成了转世。

别管别人怎么看,马丁内斯跟特鲁希略一样,深受美国政府的支持和青睐,所以他当了十几年总统,稳如泰山。

直到1944年,萨尔瓦多搞起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3月份又发生了全国总罢工。马丁内斯终于混不下去了,只好辞职,流亡国外。

马丁内斯是当时那批考迪罗里面活得最久的:1966年,旅居洪都拉斯的马丁内斯被一伙极右翼的恐怖分子刺杀,终年84岁。

除了特鲁希略、索莫查和马丁内斯三个人之外,这段时间的拉丁美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考迪罗大有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之势。

烟雨整理了一个表,列出来供大家观赏:

中美洲:

古巴:格拉多.马查多(GerardoMachado)1926—1933年,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Batista),1933-1944年,1952—1959年;

危地马拉:豪尔赫.乌维科(JorgeUbico)将军,1931-1944年;

洪都拉斯:蒂武西奥.卡里亚斯.安蒂诺(TiburcioCariaAndino)将军,1931-1947年;

南美洲:

阿根廷:何塞.乌理武鲁(JoseUriburu)将军,1930-1931年,

阿古斯汀.胡斯托(AgustinJusto),1932-1938年;

玻利维亚:戴维.托罗(DavidToro)和赫尔曼.布什(GermanBusch),1936-1939年;

巴西:热图利奥.瓦加斯(GetúlioDornellesVargas),1930—1945年,1951-1954年,

巴拉圭:拉斐尔.佛朗哥(RafaelFranco)上校,1936年,

何塞.菲利克斯.艾斯蒂加利亚(JoseFelixEstigarribia)将军,1937-1940年

乌拉圭:加夫列尔.特拉(GabrielTerra),1933到1938年;

秘鲁:路易斯.桑切斯.赛罗(LuisSanchezCerro)上校,1931—1933年,

奥斯卡.贝纳维德斯(OscarBenavides)将军,1933-1939年;

委内瑞拉:埃莱亚萨.洛佩斯.孔特雷拉斯(EleazarLopezContreras)将军,1935-1941年

厄瓜多尔:没有固定的考迪罗,但1931-1948年间出了19任总统,均未完成任期;

日期:2010-03-2721:42:33

(178)

上面列出的这些考迪罗,大多是一些依靠政变上台,依靠暴力维护独裁统治,以“维持安定为名”大肆镇压异己分子,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饱私囊的家伙。

但是不管这些家伙怎么践踏人权,他们却几乎都得到了标榜“自由、民主、人权”的美国政府的扶植。这是为什么呢?

烟雨尝试着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来解释这个问题:

大萧条时代,美国的首要任务是摆脱经济萧条,因此,美国就需要一个稳定的,能够持续提供廉价资源的拉丁美洲,考迪罗们的统治为这种稳定和不对等的贸易提供了保障。

二战时期,美国要求后院不能起火,而考迪罗们统治下的拉美各国起码能保持政治上的安定。

二战结束,冷战开始,美国的首要威胁来自苏联,而考迪罗们能够保证拉美各国不跟着苏联走。

这就够了。

所以,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CordellHull)曾经这样跟他的总统谈到某个考迪罗,“是的,他也许是个狗杂种,但他是我们的狗杂种。”

好玩的是,多米尼加人坚持赫尔说的狗杂种是他们的特鲁希略,而尼加拉瓜人则坚持说的是他们的索莫查——俺们村的地主被大老爷点了名,俺们这些当长工的也特别有面子是不是?

拉丁美洲五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钱塘烟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拉丁美洲五百年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