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韦尔塔的政变让剩下的两大革命军领袖,比利亚和萨帕塔都怒不可遏,但是这俩人一南一北,影响力都不够覆盖全国的。

所以,这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反对韦尔塔独裁统治的牛人,前面出过场(发过一句牢骚)的科阿维拉州州长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卡兰萨本来是个保守分子,比韦尔塔也革命不到哪里去,但是他很不高兴看到韦尔塔搞独裁。当他与韦尔塔谈判失败之后,就组织起了武装力量,在科阿维拉州挑头起事。随后,比利亚回国,在奇瓦瓦州起事;在北方的索诺拉州,一个小地主阿尔瓦罗.奥夫雷贡(AlvaroObregon)也聚众起义。

这样一来,1913年到1914年的墨西哥,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了:北方有卡兰萨、比利亚和奥夫雷贡三支起义军,南方的萨帕塔越闹越欢,韦尔塔维持着一个风雨飘摇的中央政府,又得不到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承认。墨西哥的混乱,快赶上同一时期的我国了。

1914年4月,美国军舰“海豚”号在墨西哥坦皮科(Tampico)海岸寻衅闹事,随后在4月21日占领了墨西哥东部重要港口维拉克鲁斯,伺机推翻韦尔塔政府。韦尔塔只好把兵力集中到东部,抗击美国入侵。

趁这个机会,比利亚在6月份占领了墨西哥城北面的交通要地萨卡特卡斯(Zacatecas)。这一仗比利亚以3000人的伤亡,给韦尔塔的军队造成了9000人的损失。

内忧外患的韦尔塔走投无路,只好在7月15日宣布辞职,登上了迪亚斯3年前乘坐的同一艘“伊比兰加”号轮船逃亡欧洲。

韦尔塔跑掉了,但墨西哥的形势比3年前更乱了——3年前迪亚斯下台的时候,好歹还有个全国众望所归的马德罗主持大局。现在,群龙无首的首都墨西哥城迎来了货真价实的权力真空。北方的卡兰萨和奥夫雷贡合作,算是一路,比利亚是另一路,再加上南方的萨帕塔,三路大军谁也不服谁,争着抢着赶往墨西哥城,颇有些“先入咸阳为王”的味道。

日期:2010-03-1821:06:02

(167)

还是卡兰萨跑得快,8月20日卡兰萨首先到达墨西哥城,召集立宪大会。可是立宪大会发生了分裂,比利亚和萨帕塔两派暂时联合,对抗卡兰萨和奥夫雷贡。经过一系列讨价还价,大会拥戴了个义帝楚怀王之流的傀儡欧拉利奥.古铁雷斯(EulalioGutierrez)做墨西哥总统,气呼呼的卡兰萨则跑到维拉克鲁斯另立中央,萨帕塔占据南方,比利亚据守奇瓦瓦,墨西哥迎来了自己的三足鼎立时期。

不过,墨西哥的三国时期为时很短:1915年4月,比利亚被奥夫雷贡在塞拉亚(Celaya)用欧洲的堑壕战术打垮,一万四千人被消灭,随后比利亚又在莱昂失利。这一年10月,卡兰萨军队在得到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许可之后,穿过美国领土,在墨西哥的阿瓜普里塔(AguaPrieta)设伏。11月1日到3日,比利亚中了埋伏,最后的一万两千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比利亚带着几百人逃进深山。

惨遭失败的比利亚认为自己的失败就是因为美国答应给卡兰萨借路,于是决心对美国人实施报复。他先是拦截了美国库西(Cusi)矿业公司人员乘坐的火车,杀了15个美国技术员,然后又在1916年3月份进攻美国新墨西哥的哥伦布市,杀死美国老百姓17人。

美国总统威尔逊大怒,斥责比利亚是匪帮,并命令约翰.帕欣将军率领5000美军远征墨西哥。

1916年4月和5月,美军攻占比利亚的老巢奇瓦瓦,比利亚再次隐藏起来。

与此同时,萨帕塔的那支力量,也抵挡不住卡兰萨的猛烈进攻。到了秋天,萨帕塔被迫解散了自己的2万正规军,只留下5千人,在墨西哥南部打起了游击。

到了1917年,看起来形势明朗了——比利亚消失不见了,萨帕塔也撑不了几天了,卡兰萨可以统一全国了。于是,他在克雷塔罗(Queretaro)召开立宪大会,颁布了墨西哥的《1917年宪法》。

虽说卡兰萨是个保守分子,但是经过这4年的革命熏陶,再加上形势所迫,《1917年宪法》还是有不少进步之处的:比如第27条,宣布政府拥有矿物和水资源,私人财产应从属于公众福利,政府有权征用土地,并承认公众对土地的所有权——这就为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又比如第123条,决定制定劳工法。后来的劳工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作时间,还规定了工伤保险、退休金和社会福利,工人可以成立工会,罢工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再比如第130条,规定教会不能成为法人,不能拥有土地;教士不能参政,教会不能参与小学教育等。

宪法颁布之后,1917年5月,卡兰萨当选墨西哥总统。

到了1918年,大规模的墨西哥内战总算结束了,只剩下了些收拾残局的仗:

1918年,世纪瘟疫——西班牙大流感肆虐墨西哥,全国人口病死了四分之一,萨帕塔只剩下了两千人,子丨弹丨只剩下了六万发。1919年4月10日,萨帕塔去跟卡兰萨手下的叛将会面,没想到中了计:他自己的部下倒戈,杰出的墨西哥农民起义领袖萨帕塔身中两枪而死,终年40岁。

萨帕塔牺牲了,比利亚的日子也到头了。1917年2月美军撤走之后,元气大伤的比利亚又跟卡兰萨苦苦对抗了两年,最后被迫受了卡兰萨的招安。

1923年7月20日,已经无兵无权了的比利亚被暗杀,身中9弹而死,终年45岁。

萨帕塔死了,比利亚也倒台了,卡兰萨终于觉得天下是老子说了算了。于是,1919年他决定不再让墨西哥搞军人政治了——他试图提名自己人英格纳西奥.伯尼拉斯(IgnacioBonillas)当总统候选人。

谁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卡兰萨的决定,给自己招来了杀身大祸。

日期:2010-03-1920:16:47

(168)

萨帕塔是死了,比利亚是完了,但卡兰萨忘了,身边还有一个猛人——白手起家的小地主奥夫雷贡。

看到卡兰萨独断专行,总统宝座没有自己的份,奥夫雷贡就联合了两个索诺拉老乡,阿道弗.德拉韦尔塔(AdolfodelaHuerta)和普鲁塔科.埃利亚斯.卡列斯(PlutarcoEliasCalles)在1920年4月8日发动政变,卡兰萨随后在5月21日被自己的警卫打死。

卡兰萨死后,奥夫雷贡和他的老战友们上台,墨西哥内战才算最终结束,和平的社会变革就此开始了。

经过10年的内战,墨西哥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铁路瘫痪、电报系统崩溃、农业和采矿业的产值下降一半、外债达到10亿美元、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60%。

1920年当选总统的奥夫雷贡,首先解决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4年间,他把300万英亩(相当于121.4万公顷)土地分配给了14万农民;1924年当选总统的卡列斯,则进一步分配了800万英亩(相当于323.7万公顷)的土地。

两人当政期间,建立工会,推广农村教育,从1920年开始的8年间建立了三千多所农村学校。

由于学校直接冲击了天主教会对老百姓头脑的垄断,再加上《1917年宪法》对教会权力的限制,1928年,神父们发动了克里斯特罗起义(起义的名称源自Cristo,西班牙语“基督”的意思),导致了将近10万人的死亡,最终以双方的妥协告终。

1928年7月,奥夫雷贡再次当选总统,但7月17日,他被神父们在圣安吉尔(SanAngel)暗杀了。埃米利奥.波特斯.希尔(EmilioPortesGil),帕斯夸尔.奥尔蒂斯.鲁维奥(PascualOrtizRubio)和阿维拉多.罗德里格斯(AbelardoRodriguez)先后当了2年的总统。

拉丁美洲五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钱塘烟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拉丁美洲五百年第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