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19世纪拉美各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状况:从大地产制到单一经济,从资金问题到对外贸易等等,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拉美各国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是有得有失,以失为主:
动荡的政治环境、复杂的地理条件、落后的大地产制、薄弱的基础建设、脆弱的单一经济、恶性的资金循环,使得拉美各国的经济要么是原地踏步——比如墨西哥;要么是周而复始——比如秘鲁;要么就是阿根廷这样——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成为了发达国家,但是后来到了20世纪,随着农产品价格的降低,又从发达国家跌落到发展中国家去了;甚至还有巴拉圭这样,一场仗把国民经济打得倒退了几十年的。
相比之下,也就是巴西,由于国内政局相对平稳,土地和资源异常丰富,还算发展得不错。
下一篇谈到20世纪的拉美经济发展时,我们会看到,20世纪的情况和19世纪的也差不多。
日期:2010-03-0821:28:49
三十七、古巴独立
(152)
说完了经济建设之后,烟雨准备在这一篇里谈的最后一个话题是美西战争和古巴独立。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从1810年到1826年前后闹了个波澜壮阔,此起彼伏,连智利那种犄角旮旯的地方都闹到了。但是奇怪的是,加勒比海的第一大岛——偌大的一个古巴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除了几次小打小闹的起义之外,基本上就是独立运动的世外桃源。
说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挺复杂:
首先,在殖民时代,古巴是西班牙本土和拉美殖民地之间的中转站,也是西班牙在拉美的主要军事根据地,因此,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力量很强大。
其次,由于是中转站,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的古巴也就成了被打跑了的西班牙殖民者的避难所。1810年到1826年期间,从拉美其它地方跑到古巴来定居的西班牙殖民者及其家属多达2万多人。一时间,古巴亲西班牙的情绪高涨。
第三,古巴的大种植园经济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很多土生白人都是大种植园主,这些家伙当然反对独立运动了。这样一来,古巴独立运动的主力只能是黑人,除非古巴的黑人有杜桑那样打仗的天才,再加上海地那样混乱的局面,否则就没法翻过天来。
——事实上,古巴的黑奴何塞.安东尼奥.阿庞特(JoseAntonioAppoint)曾经在1812年发动过起义,坚持了才2个多月就失败了。
再后来,到了1821年,古巴的一小撮土生白人发起过一个叫“玻利瓦尔太阳和光芒”的社团,密谋搞独立,很快失败。
1827年到1830年,另一撮土生白人们又搞了个独立社团叫“黑鹰社”,还没来得及发动起义,就被当局给取缔了。
就这样,古巴的独立运动长期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上。最大的一次起义发生在1841年,这一年,因为奴隶主虐待黑奴,爆发了“埃斯卡莱拉”(Escaleras,西班牙语“梯子”的意思,因为当时的奴隶主把黑奴捆在梯子上抽打)事件,古巴的黑奴纷纷起义,但由于殖民者的力量很强大,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起义者里面有78人被判死刑,300余人被活活打死,400人被流放,1292人被监禁。
殖民者这么凶,古巴的黑奴也只好老实了。
由于独立运动的动静小,古巴的经济也就没有遭受到其它拉美国家那样的摧毁性打击:
1792年,古巴有养殖牲畜的大牧场399个,1817年增长到了2127个。
1817年,古巴有770个咖啡种植园。后来尽管咖啡不是古巴的主要经济作物了,但随后几十年之内的古巴咖啡产量一直还不低。
1836年,古巴有306个卷烟厂,出口烟草488.7万吨,1846年,烟草种植园增长到9102个,古巴成了名副其实的烟草王国——大名鼎鼎的哈瓦那大雪茄,大家都听说过吧?
不过,跟牲口、咖啡和烟草相比,古巴最出名的还是蔗糖:
1790年,古巴的蔗糖出口量大约1.4万吨,后来由于独立运动把盛产蔗糖的海地给搞成了一片焦土,所以蔗糖生产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巴西和古巴。1805年,古巴的蔗糖出口量增长到了3.4万吨。1827年,古巴拥有510个甘蔗种植园。到了1850年,蔗糖占古巴全部出口货物数量的1/3,出口金额则占到了60%。
就这样,风平浪静的古巴成了西班牙的聚宝盆。
日期:2010-03-0920:40:07
(153)
话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能想到——本来有好大一个西属美洲供自己剥削的西班牙,现在丢了那么多的地盘,像点样的殖民地就剩下了这么个古巴,肯定会对它展开敲骨吸髓,掘地三尺的盘剥。
1849年,西班牙在古巴征税1250万比索,1850年长到了2714万,1867年更是长到了3285万,连宰个牲口都要交25%的屠宰税。
征税这么多,老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就减少了,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征税太多,生产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搞得物价水平也来了个水涨船高。比如买一个黑奴,1840年只要400比索,1860年的价格就长到了1000比索。
由于征税导致的物价升高,古巴的产品逐渐在国际上丧失了竞争力。1860年前后,美国停止进口古巴的皮革和咖啡,改去买其它地方出产的便宜货。这样一来,刚到1862年,古巴的咖啡生产就萎缩到仅能满足境内消费的地步。
来自宗主国西班牙的掠夺,严重影响了古巴的经济发展。曾经繁荣一时的加勒比明珠变得经济萎缩,民生凋敝。
眼看是活不下去了,古巴就派出代表去找西班牙王室诉苦。从1866年10月到1867年2月,古巴殖民政府派出的13人代表团和西班牙王室代表谈了小半年,最终失败:摊派给古巴的苛捐杂税不仅一分钱没减少,反而还增加了10%。
这样一来,古巴的土生白人对西班牙彻底绝望,开始酝酿起义。
古巴起义的导火线跟拉美大规模独立时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宗主国内部先乱了套:
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已经亲政25年了。跟她那个同名的祖先(伊莎贝拉一世)相比,这位二世女王实在太差劲:政局动荡,25年间换了34个政府;亲近教会和军队里的那些极端保守派,让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老百姓极其恼火;而且她的生活作风也很成问题——据说她所有的孩子都不是她老公的;等等等等。
一来二去,西班牙上上下下都对她非常不满——说起来,得罪了别人也就算了,可伊莎贝拉二世连军队都没笼络好。人家军队当然不是好惹的,1868年9月,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了她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西班牙的“光荣革命”。
趁着宗主国乱套的机会,古巴开始发动起义。
1868年10月10日晨,以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CarlosManueldeCéspedes)为首的38名种植园主在古巴奥连特省亚拉附近的蒂玛哈瓜制糖厂宣布起义,发表了《独立宣言》(又叫《亚拉号召书》),强调“自由和平等”。后来人们仿效伊达尔戈的多洛雷斯呼声,照猫画虎地称德塞斯佩德斯宣布起义的举动为“亚拉的呼声”(GritodeYala)。
德塞斯佩德斯和其他种植园主解放了各自的奴隶,并把他们武装起来,开始动武。
古巴独立战争的第一阶段——“十年战争”就此开始。
日期:2010-03-0922:57:31
感谢大家的厚爱,今晚多写一贴:
(154)
宣布起义后的第二天,德塞斯佩德斯率领147个人的起义队伍去攻打小镇亚拉,结果伤亡惨重,小镇没打下来,147个起义者被殖民军打得只剩下了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