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袁世凯对局势的认识和掌控,使得他一跃而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辛丑条约》签订佛,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临死前还特地向朝廷举荐袁世凯。由此,1901年11月,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俨然已是年富力强、权势显赫的袁宰相了!

此正谓,乱世出英雄,竖子亦成名!

(下一节:《五、大展拳脚,北洋军初露峥嵘》)

日期:2008-5-1212:48:46

五、大展拳脚,北洋军初露峥嵘

八国联军撤退后,按《辛丑条约》的规定,清军不得驻扎在从天津到北京的各要地。正当列强们得意的时候,一些身着丨警丨察服装的队伍突然出现,将这些地方全部接管。这些人看起来不是军队,因为他们是穿的不是军服;但仔细一看,他们其实就是袁世凯手下那些训练有素的新军士兵,只不过刚脱下军装,又换了身丨警丨察服而已。

以新军充当丨警丨察接管京津要地,这是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第一着棋,各国列强一下被弄得有苦难言,无话可说,不得不暗自佩服这个中国政坛上的新强势人物。

当上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依旧重点关注练兵事宜。1902年1月,经朝廷的批准,袁世凯从顺直善后赈捐款项中截取一百万两银子,作为募练新兵的费用。袁世凯派王士珍、王英楷赴正定、大名、冀州等地,严格挑选了六千壮丁,然后将他们带回保定训练,开始编练北洋常备军。

在小站练兵的基础上,袁世凯进一步改革并完善了军队的制度,这就是仿效德国常备军的制度,制定《北洋常备军营制饷章》。这个新军制把士兵分为常备兵、续备兵和后备兵,其中规定:常备兵支给全饷,每月饷银四两二钱;服役满三年后退为续备兵,月支饷银一两;再过三年退为后备兵,月饷再减半;续备兵和后备兵平时各就其业,只在冬季农闲的时候统一训练一个月(这个月发全饷),以保持战斗力;再过三年后才除军籍,重归平民,不再征调。

在作战部队之外,又设立了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军乐队等后勤保障机构,这个军制和现在实行的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制度已经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了。

为了更好的练兵,1902年6月,袁世凯又在保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叫做北洋军政司,作为直隶全省练军的领导部门,袁世凯当仁不让,自己兼任督办。军政司的下面设有三处,一是兵备处,以刘永庆总办(后由王士珍接任),主管粮饷、考核、筹备、执法和医务;二是参谋处,以段祺瑞为总办,主管谋略、调派和测绘;其三是教练处,以冯国璋为总办,主管学务与校兵。袁世凯创立的北洋军政司(1904年改称督练公所),不仅是1903年末清廷成立练兵处的蓝本,也是后来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的标准。

在新政时期,袁世凯还是很想有作为的。1903年3月,袁世凯向朝廷上了《陆军训练简易章程》一折,里面详细阐述了对督练全国新军的办法,请求朝廷设立练兵处,作为陆军的参谋本部,统一考察全国新军的编练情况。不巧的是,当时掌握军权的靠山荣禄重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令袁世凯十分的失望。

接替荣禄掌握实权的是庆亲王奕劻。奕劻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的孙子,是清朝享有世袭罔替特权的少数亲王之一。其为人才智不高,但喜欢贪权纳贿,做事并无太大主张。袁世凯见荣禄已死,也只得当机立断,向庆亲王奕劻靠近。奕劻早闻袁世凯的大名,对袁世凯的银弹也颇为喜欢,于是两人相处甚洽,一拍即合,在朝政中结成了统一战线。

1903年11月,经过一番努力,慈禧太后终于同意了袁世凯设立练兵处的建议,因为袁世凯说成立了练兵处可以使军政和军令集中于朝廷,一旦战争爆发,也便于更有效地统一指挥、联合作战---话固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还得看这个练兵处掌握在谁的手里。

当年12月,练兵处在北京锡拉胡同成立,名义上奕劻是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但这个奕劻哪里懂得什么练兵,没干两天就觉得吃不消,让袁世凯去全权负责了。袁世凯当然也不能太露骨,这时有太多的满人亲贵正红着眼睛盯着他呢?

于是,袁世凯决定以退为进,遥加控制。当时练兵处设提调和军政、军令、军学三司,袁世凯便以自己是直隶总督不能驻京为由加以推脱,将自己手下的人去唱主角。袁世凯这招很聪明,当时全国练兵,练得最好的也就是他袁世凯和他手下的那些人,只要练兵处成立,那些职位就非袁世凯的人莫属了。

果然,在袁世凯的引荐下,他的那些老朋友和老部下一个个鸡犬升天:徐世昌被举为练兵处提调,刘永庆为军政司正使,袁嘉谷为副使,段祺瑞为军令司正使,冯国璋为副使,王士珍为军学司正使,陆建章为副使。当然,袁世凯觉得这样也太过分了点,于是便奏举铁良为练兵处襄办,既表示自己重视皇族人材,也免得满人群情汹涌。不过,区区一个铁良,即使他再有能力,也斗不过袁世凯的那帮人。

日期:2008-5-1611:57:21

(接上文)

既然自己人掌握了练兵处,那一切号令当然是以北洋常备军的规矩办。随后,练兵处以袁世凯制定的那些制度为蓝本,拟定了新的营制饷章及陆军学堂章程等各项规章制度,令各省遵照办理。这实际上是将袁世凯那一套办法改头换面后向全国推广。由此,袁老四的影响终于推广到全国了,他的理想实现了。

袁世凯控制练兵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借助练兵处来截取练兵费用。清廷决定在大举练兵后,向各省摊派了练兵费总计银八百三十六万两。袁世凯为了促成此事,假装响应朝廷号召,代表直隶带头先认筹了一百一十万两,另外还令直隶的官吏捐银十万两,以表示自己对国事的一片赤诚之心(反正钱是老百姓来出)。等到这些钱到了练兵处,那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北洋军先占先得。如1905年,各省实解练兵费总计九百零十一万两,其中就有六百多万两用于编练北洋各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到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袁世凯便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原来那万把人的队伍早已不入他的法眼。正如他给徐世昌的信中说的,“所谓自强者,非凑饷百十万,募兵数千人之谓也。心须放手经营,筹饷数千万,练兵数十万,然后可语自保。”袁世凯野心之大,做事之魄力,可见一斑。

在清廷的支持下,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常备军先成立左右两镇(镇和师相当)。左镇就是在前面的六千新练军基础上,再增募两营,总共分为四标十二营,于1903年6月在保定成军,这是最早练成的一个镇,也就是后来北洋陆军的第二镇。

1904年4月,袁世凯派人到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招募新兵,练成北洋陆军的第三镇,驻扎在保定。1903年底,袁世凯将保阳练军、马队及驻马厂的北洋亲军元字马步等营改编,1904年3月练成北洋陆军第四镇,分驻在天津小站和马厂。1905年5月,袁世凯以山东武卫右军先锋营为基础,从第四镇抽调步、炮六营,另外再到山东招募一些新兵,合编成北洋陆军第五镇,驻扎在济南和潍县;1905年2月,袁世凯将驻京的武卫右军和江南调来的自强军二千人合编为北洋陆军第六镇,仍驻原地。

也许有人会问,北洋陆军不是有六镇吗,怎么少了第一镇?不错,是还有一镇,不过这镇是由旗兵组成的,当时清廷任命袁世凯为京旗练兵大臣,从驻京旗兵中挑选三千人,由袁世凯拉到保定进行训练,当时称“京旗常备军”。由于这些旗兵一贯懒散,不听命令,袁世凯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最后只好奏请满族贵胄铁良来充当京旗练兵翼长,自己也乐得清闲。后来,这支部队的番号便是北洋陆军第一镇,实际上不是袁世凯所能掌握的。

至此,北洋陆军六镇大体编练完成。

按北洋陆军的编制,每镇官兵定额为12500左右,不过一般都不会满额。每镇下面辖步兵两协(旅),骑、炮兵各一标(团),工程和辎重兵各一营,另设有军乐队;每个步兵协辖两标,一标三营,一营又分前后左右四队(连),每队辖三排,每排辖三棚(班)。每棚设正副班长各一名,正兵四名,副兵八名,共十四人。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满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