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可惜的是,清末新政毕竟是一场迟到的变革,甚至已经来得太晚了,清王朝已经错过了好时机。历史经验表明,在近代化进程中,起步越晚,困难越大,情况就越复杂,而国内的期望和国外先进国家的示范效应也越大,这或许是明治维新与俄国改革能够成功而清末新政却难以挽救大清的重要原因罢。

清末新政是一场传统君主制下的国内改革运动,它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进行社会动员。但太平军战乱之后的清政府已经陷入一种软政府的境遇,而其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屡受重创,加之贪官污吏的横行,导致民众对清廷能力的持普遍不信任的态度。而更要命的是,在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人眼中,清王朝是个异族政权,在排满主义思潮的鼓动下,清廷的合法性已经大成问题。

当时的清廷可谓是进退两难。新政的种种变革措施,如废科举、练新军和法制改革,都从根本性上动摇了传统专制体制,而清廷当时又无力对其进行新旧整合,其动荡在所难免。比如废除科举消除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障碍,但同时也割断了那些士绅阶层与清王朝的联系,使清王朝陡然失去原有的中坚支持力量。这些社会精英分子从原有机制中疏离出来后,其离心倾向和反叛意识也随局势的恶化而增强。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编练新军上。清廷推行这些措施的本意是强国强军,但现存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对这些新型知识分子毫无吸引力,而新军队因为这些人的加入,反而走到朝廷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对政治的改革也收效甚微。澄清吏治向来就是一件长期而困难的事业,稍有松懈,必有反复,历朝历代决无例外。就拿废除捐纳制度来说,当时即使能把明的公开捐纳停掉,但又岂能防得住暗的买官卖官---倒还不如公开捐纳,至少朝廷还有一份收入。

事实上,后来捐纳制度在遇到水灾等困难时期,地方上依旧通过捐纳的办法来筹集资金。而当时作为另一大弊政的陋规,当年雍正也曾大张旗鼓的清理过,但过了几十年后,依旧死灰复燃。当时新政时期也不过把众所周知的陋规变成公开的办公经费,但并不能杜绝向上级行贿的事件发生。吏治腐败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而且历朝历代都无法根本消除。

不过,新政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不要说停止,就是减速,清王朝也会被变革引发的各种合力所推翻。盲人摸象,小马过河,清廷也只能在矛盾中摸索,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至于走到那一步,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了。

(下一章:《第三章、强国先强军,袁世凯横空出世》)

日期:2008-4-2812:23:32

第三章、强国先强军,袁世凯横空出世

一、不堪一击,旧军队寿终正寝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清廷提出:“非练兵无以自强,而练兵必先筹饷。”鉴于“筹饷练兵”在清末新政的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做得最成功、影响最大,所以为之独辟一章。

说到编练新军,就不得不先说说清朝军队发展的历史脉络。明末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时候,吴三桂又将满洲八旗放入关内,由此满人夺了汉人的天下,天命如此,也怨不得谁。只是八旗铁骑虽然精锐,当终究人数有限。要算起来的话,当时满洲八旗也不过区区六万人,即使再加上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人。以这十五万的兵力去统治上亿的汉人,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为此,满人当时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便是“以汉治汉”政策。所谓“以汉治汉”,在军事上来说,那就是沿用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由各省自筹粮饷、自己组织防军,也就是清朝兵制里的绿营。当时绿营大概有六十余万人,分别驻扎在各省特别是沿海和边陲地区。

清朝建立后,八旗兵无仗可打,便驻扎在京城并在各省建立满城,不与汉人来往。八旗之所以要与汉人隔开,是因为他们是世代为兵,并不从事生产,平时全靠朝廷(也就是老百姓)养着。按清朝军制,八旗的兵额为二十二万人左右,全部是从旗人中挑选,当时有亲军、骁骑、前锋、护军和步军五个主要兵种,另外还有神机营、健锐营、枪炮营和藤牌营等特殊兵种。可惜的是,八旗兵的名称都挺威武,但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太快,又享有不事生产的特权,结果很快便丧失了入关时的锐气,堕落成一帮老爷兵。譬如平定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时,康熙便发现这些八旗兵完全不中用,只得去仰仗汉人组成的绿营兵了。

绿营是在明朝军制的基础上招募汉人组成的军队,因为使用绿旗,所以称之为绿营。绿营是各省建制,自建自养,兵种分马、步、水师等传统兵种,按标、协、营进行编制。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绿营兵表现勇猛,一同作战的八旗兵只有在边上看热闹的份。不过,绿营兵也是世袭兵,这种近亲繁殖的结果只能导致绿营的战斗力很快下降,雄风不再。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军队作战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清廷对带兵的将领不信任所导致的军事制度。吴三桂叛乱后,清廷便有意约束那些握有军权的将领,凡是中层以上的带兵官都要经常轮换,即所谓“将不专兵”制度。另外,那些高级指挥官如提督、总兵,都得听从那些科举出身的总督巡抚,这便是所谓的“文人将兵”制度。这些制度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朝廷内外重文轻武,弄得那些满蒙武将也以不文为耻,最后也都跑去吟诗弄月,附庸风雅,武将文风,那还打什么仗!

无能归无能,这八旗和绿营收拾小规模的农民军还是问题不大的。不过,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便把这些旧军队的破落底子全给揭了出来。譬如当时领兵去对付洋鬼子的,不是专业武将,而是文人出身翰林学士林则徐;而后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一役,更是个“不战、不守、不和”的书呆子叶名琛---他老人家还是进士出身呢。

八旗和绿营打不过洋鬼子的长枪短炮还情有可原,但后来太平军的骤起如风卷残云,把他们给打得稀里哗啦,落荒而逃,这就不能不说明问题了。原来,经过了上百年的太平盛世,这些八旗绿营兵早已是养尊处优,而将帅则是“惟耽安逸,不事操防”,却成天想着“空冒钱粮、专事肥己”的勾当。在打仗的时候,“兵不见将,将不见兵,纷扰喧闹,全无纪律”,这样的军队,除了扰民,别无它用。

日期:2008-4-2912:04:26

(接上文)

万般无奈之下,清廷也只好放开手脚,让汉人官僚到各地督办团练,以期对抗太平军。这时,曾国藩和湘军便横空出世了,朝廷的政策给了他一个极佳的机会,而他编练的湘军也成为了镇压太平军的中坚力量。和八旗绿营大不一样的是,湘军选兵时,尽量多选本乡人(湖南人),并只要那些朴实憨厚、体格健壮的青年农民,那些油腔滑调、有市井流氓气的城市游民一概不要。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湘军内部非常讲究血缘关系和地缘圈子,其各级统领,从营官到哨长甚至什长的大小头目,大都是亲戚故旧、同乡好友或者师生门徒。另外,凡是编练入伍的湘军将士,都要将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儿登记在案,以防止逃兵。正因为湘军内部的血缘、姻亲、朋友、故旧、师生等关系,才使得其上下团结紧密,在关键时刻能相互以死相拼,同仇敌忾。和湘军相比,其他清军往往是“胜不相让,败则壁上旁观,咧嘴痴笑”,当然不能指望他们打胜仗。

湘军是按明朝戚继光的军法进行编制,其主要作战单位是营,每营合计五百人,营下设四哨(相当于连),哨下分八队(相当于班),一对约十二人到十四人。除此之外,营官还直接管带亲兵六队。在正兵之外,每营有配有专门的长夫(相当于后勤运输队)一百八十名,以减轻正兵的负担,增加作战部队的战斗力。

湘军的选将制度是上级挑下级,曾国藩先物色水陆各军的将领(多是读书人),然后由那些将领选营官,营官再去选百长、什长,这种层层隶属的上下级关系,加上中间夹杂的宗族、师生、朋友等关系,使得这只部队变成了“曾家军”,已非朝廷所能掌控。

湘军之所以战斗力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军饷丰厚,远高于八旗和绿营。当时八旗和绿营靠朝廷养活,但朝廷发的那点饷银虽然饿不死,但养家也颇成问题。绿营还好一点,那些可以在训练之余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但八旗是满人,身份优越,制度严密,对外交往也存在障碍,没法和绿营去比。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旗人在晚清的时候其实都穷得要死。对比一下湘军和绿营就可以发现,当时湘军正兵每月可以拿到六两银子,而绿营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八旗比绿营好不到哪里去);湘军营官的收入更是非常可观,每月可以拿到两百两左右。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满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