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年三月二十九日,耶律阿保机觉得东丹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自己的儿子已经有能力治理好他的国家了,于是准备率领大军返回西楼。四月一日,大军正式开拔。耶律倍当然也很感激自己的父亲,带着身边的亲信送出一程又一程,直到四月五日才返回东丹上京天福城(契丹灭渤海国后,改上京为天福城),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感觉到危险已经临近了。

契丹天赞五年(公元926年)五月中旬,耶律阿保机在率领大军回师的路上,突然得到了东丹国南海、定理二府反叛的消息。此时契丹大军还没有走出东丹境内,述律平便趁机建议耶律阿保机命耶律德光率军回师平叛,耶律阿保机也没有做过多考虑,便欣然同意了。

到六月中旬,二州叛乱被平定的捷报传了回来,但直到六月末,也等不到耶律德光回师的消息,耶律阿保机不禁起了疑心。结果等到七月二号,前方又传来消息,称东丹国铁州又已反叛,耶律德光已经带兵前去征讨了。这个时候耶律阿保机觉得事情有所不对了,于是立即传令,要耶律德光平定铁州之叛后,立即回师。

结果耶律阿保机左等右等,始终是等不到耶律德光撤军的消息,却在当年的七月十六日,等来了耶律倍的亲信,东丹左大相耶律迭剌遇刺身亡的消息。这一下,耶律阿保机彻底明白过来,这是皇后述律平和次子耶律德光串通好了,有意抢班夺权、妄图架空东丹王的阴谋,顿时急怒攻心,一下子昏倒在御榻之上,之后就一病不起。

七月二十日,耶律阿保机的病情有所加重,述律平带领契丹大军来到扶余城。到七月二十七日,天色刚亮,便有人看见一道火光烟尘,宛如黄龙,约有一里多长,盘旋环绕在耶律阿保机的行宫之上,紧接着化做黑烟一片,直冲上空(这也是其后扶余城改称黄龙府的原因),紧跟着,便从行宫里传来哭声,耶律阿保机归天了。

关于耶律阿保机的死,给人感觉很蹊跷。《辽史》中并未谈到他的死因,只是记载当日“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然后就是“上崩”。而《旧五代史》中记有“阿保机病伤寒。一夕,大星陨于其帐前,俄而卒”,那么就姑且认为他是死于伤寒。

我们知道,伤寒在中医里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伤寒就是因外感而引发热病的总称,多数情况就是指感冒发烧之类,这种病很难死人。而且耶律阿保机在死前身体非常好,就在耶律阿保机死的当月,他还接见了后唐派来的使者姚坤,并对姚坤称,李克用早年曾与他结为兄弟,所以他看待李存勖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你们把他害死是绝不能容忍的,更要兴大兵为他报仇。耶律阿保机这番话,主要目的是想趁后唐内乱进行讹诈,但是也完全能够看得出来,他的身体没什么问题,一般伤风感冒害不死他。

另一种就是狭义上的伤寒,也就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这个病一旦发作起来确实容易死人,不过这是一种传染病,首先说他这个病的传染源是从哪来的?更何况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只要是发生了传染病来就不太好控制,可当时也没有士兵大规模死于瘟疫的记录,这就非常可疑了,难道是耶律阿保机靠自体培育了伤寒杆菌,而又不肯传染给别人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耶律阿保机其实并不是死于伤寒,而是被人误记了,古代医疗水平有限,驴得病当成小马来治的情况经常出现,所以也很有可能是被误诊了,史书中确实也没有留下耶律阿保机是被人毒死的证据,这种事情也不好乱猜。总之,耶律阿保机死后的第二日,述律平就临朝称制,摄行皇帝大权,然后立即率大军返回西楼,并派人将耶律阿保机的死讯报给了耶律德光。

这个时候,形势对耶律倍来说已经非常不利了,以前是耶律阿保机支持他,可是眼下耶律阿保机已经死了,占据中央有利位置的是不喜欢他的母后述律平。而在此之前,耶律德光打着平叛的名义,在东丹国内大搞圈地运动,几乎把天福城以外的东丹国土全部占领了,只留给他一座天福城和一个东丹王的空名。不过,他毕竟还是契丹国名义上的太子,而契丹皇帝的宝座对他来说还是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的,所以尽管形势已经不可挽回了,耶律倍还是在得到父亲死讯之后,决定回国奔丧。

九月,耶律德光、耶律倍先后回到了西楼。这个时候,述律平已经把扶持耶律德光登基的全部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于是就故作公允地召集了契丹国内所有的王公大臣,并让她那两个孩子骑上马,分别走出去,然后对那些王公大臣们说道:“这两个孩子我都很喜欢,所以也拿不定主意立谁为皇帝好,我听大家的,咱们来个民主选举,你们觉得谁当皇帝就站到谁的马前,咱们最后少数服从多数。”

此前有个叫耶律迭里的大臣,因为奏请立太子耶律倍为皇帝,而被述律平施尽酷刑后满门抄斩,所以这些王公大臣们都知道她心里的真实想法,谁也不敢再度违抗,于是就纷纷走到了耶律德光的马前,这样一来,耶律德光就成了契丹国内名正言顺的天皇王。

耶律德光虽然当上了契丹皇帝,但耶律倍毕竟是被立了多年的太子,所以述律平还是不太放心。便在耶律德光登基后,开始大挥屠刀,着手剪除耶律倍的羽翼,而且手段既残忍又很巧妙。只要是她认为谁有可能对耶律德光继位不太满意,或者是谁有可能还有拥立耶律倍的可能性,就会笑嘻嘻地对这个人说道:“先帝生前老夸你能干,你下去帮我给他带个话!”或者说:“先帝生前最喜欢你了,由你去地下陪伴他,是你莫大的荣幸。”因为契丹当时,确实有皇帝死后由大臣为他陪葬的陋俗,所以这些大臣们听完也拒绝不了,只好乖乖受死。

但是也有个例外,有一次述律平又将这番话说给一个叫赵思温的大臣听时,这个赵思温不甘心就这么被她害死,于是就反过来说道:“要说跟先帝最亲近的人,全世界范围内没有能够比得上你了,你怎么不下去陪伴先帝?”

这本来是一个以攻为守的绝好说辞,但没想到他眼前这个老娘们真是个狠茬子,听完假惺惺掩面哭道:“不是我不想去陪先帝,只是孩子们还小,军国大事脱不开身啊!这样吧!我把我的手砍下一支埋在地下,全当是我以身相殉了吧!”说着便从身边侍卫腰间抽出刀来,一刀将自己的手砍下一支。赵思温见罢,无话可说,只好也于随后自戕身亡。

这一件事,在当时极为轰动,契丹国内的王公大臣们听了,对述律平更加畏惧,再不敢对耶律德光称帝一事稍有微辞。述律平也用这个非常残忍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断腕太后”的美誉。直到今天,这件事情仍在被人津津乐道。就是不知道当她砍掉自己一只手后,旁边要是有人悄悄对她说上一句:“太后,你剪掉一段头发也是一样的!”述律平听完之后会不会当场晕倒。

耶律德光称帝后,又将耶律倍软禁起来,直到公元928年才恢复了他的自由。但这个时候,耶律德光已经将东丹国南迁,耶律倍也就被彻底架空了。而且,耶律德光又打着为耶律倍设置仪卫的名义,将他身边的亲信旧卒全部撤换掉,换成了耶律德光的耳目。到这个时候,耶律倍已经毫无回天之力了。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暗中派人跨海密召耶律倍投唐。耶律倍也感觉到总这么在契丹呆下去早晚会被母亲兄弟害死,于是便和李嗣源的使者暗中商议,趁着一次出海打猎的机会,在海岸上刻下了“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这么一段被人称作为“诗”的东西,然后由海路投奔后唐而去。

日期:2009-1-1211:12:12

124

李嗣源在派出允许安重诲致仕的使者后,紧跟着又派皇城使翟光邺去河中,并在临行前交代他,“如果发现安重诲有反叛迹象,可就地处决。”翟光邺与安重诲素来不睦,李嗣源这个说法其实跟明令他处决安重诲没什么两样。

翟光邺到了河中后,与新派去的护国军节度使李从璋带了五百士兵将安府包围起来,李从璋亲自入内拜见安重诲。这个时候安重诲已经知道自已要倒台了,再不敢拿大,见李从璋跪了下来,急忙亲自跑到庭中搀扶。

就在这个时候,李从璋突然站起身来,从袖中取出一把短檛,一檛击在安重诲的脑上,安重诲顿时气绝。安重诲的夫人张氏上来急救,也被李从璋一檛击死。至此,这个权倾一时的大人物就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和人生旅途。

李嗣源接到安重诲已死的奏折后,松了一口气,随即传旨称安重诲犯有离间董璋、孟知祥、钱镠和朝廷之间关系的罪行,并企图自击淮南而自立。又传旨将他两个儿子缉拿入京,也在随后全部处死。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英雄旗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