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昭宗被逼无奈,只得于二十六日携皇后、嫔妃、诸王及百官黯然上路。两日后,车驾来到了华州,沿途百姓夹道相迎,山呼万岁。昭宗流着泪对百姓道:“不要再叫我万岁了,我已经不是你们的皇帝了。”当晚,昭宗夜宿华州兴德宫,含泪对侍臣们说道:“朕以前曾听人唱过一首俚歌,‘纥千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此番东行洛阳,也不知今生还能不能活着再回长安祭拜祖庙了!”言罢放声痛哭。左右侍臣不忍再看,纷纷转过脸去,个个泪流满面。昭宗前脚刚走,朱温的爪牙们就开始拆除长安的宫殿、官衙、民宅,将拆下的建筑材料车拉船载,统统运往洛阳。凡木料一类干脆就直接扎成木筏,使其顺流而下直接漂往洛阳。自从,中国历史上这座最著名的长安城化为一堆废墟,从此再与都城无缘。

二月,昭宗的车驾来到陕州,因洛阳宫室尚未完工,朱温便命昭宗于此暂住,昭宗也乐得如此。当时朱温正在河中,离陕州不远,便赶来觐见。昭宗在行宫设宴招待朱温,又请朱温入内室去见何皇后,何皇后哭着对朱温说道:“今后皇上和我,就全靠你了。”自此朱温便经常出入行宫(具体干些什么搞不清楚)。

三月二十日,昭宗被迫将禁军兵权交给朱温,任命他兼判左右神策军及六军诸卫事,朱温也很高兴,便在华州私宅设筵宴请昭宗。这个举动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当年孔子在听到晋文公邀请周天子时曾说:“以臣召君,不可从训。”但此时昭宗和朱温的君臣关系比较的混乱,所以也只得从命前往。

其后,朱温为了能将昭宗尽快迁往洛阳,准备亲自去洛阳督促修缮宫殿。临行前,昭宗设宴为他送行,朱温欣然前往。酒宴结束后,昭宗又单独留下朱温和韩建饮酒,席间何皇后亲自斟了杯酒敬与朱温,朱温也未多想,接过来就喝。

然而恰在此时,晋国夫人可澄趴在昭宗耳边说了句话,韩建见状便暗中踩了朱温脚一下。朱温猛然醒悟,生怕酒中有毒,便借口喝醉,告辞离去。

这杯酒到底有没有毒,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不过从此以后,朱温对昭宗起了防范之心,在管理上也愈加的严格。而对韩建则有所感激,便奏请昭宗改长安为佑国军,命韩建为节度使。

昭宗见朱温越来越飞扬跋扈,知道早晚要死于他手,便在其走后,手书密诏于绢上,派密使分别送往西川、淮南、河东,向王建、杨行密、李克用等告急,命他们兴兵勤王,这就类似于传说中的衣带诏了,可惜效果不明显。

转眼到了四月,洛阳宫室修建完毕,朱温奏请昭宗尽快上路,但昭宗知道一进洛阳,便等于羊入虎口,于是命司天监王墀上奏称“星象有变,不利东行”,以此为借口继续留在陕州。朱温接连上奏,昭宗就是不走,又派使者去洛阳见朱温,称皇后刚产下一子,身子虚弱,不宜长途跋涉,等十月份皇后身子歇羊过来后,就起驾去洛阳。

朱温知道昭宗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所以坚决不同意,又派牙将寇彦章前往陕州催促昭宗上路,并命令他见到昭宗后就让他马上起驾,如不同意,就和朱友谅一起把他强行掠来。

日期:2008-11-167:58:18

附录4:关于淮南的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年),庐州合肥(今长丰县)人,初名行愍,字化源,种田人出身。

杨行密早年的经历还是比较坎坷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这一点跟朱温很相似。但不同的是,杨行密性格内向,喜欢独处,不像朱温那样调皮捣蛋,总惹大人为他操心。

杨行密长大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百斤。当时世道比较乱,江淮一带起义军多如牛毛,像杨行密这么好的身体条件不去造反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他就找了支队伍混了进去。但是光靠他一个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江淮一带的起义军整体水平比较差,不久他那支队伍起义失败,杨行密也失手被擒,落入官府手中。

按说这就是个死了,但没想到临刑的时候,庐州刺史郑棨偶然间看了杨行密一眼,突然觉得这小伙子长得不错,按当时的话来说就是“相貌奇伟”,很有英雄气概,于是又自作主张将他放了。郑棨这个带有徇私枉法性质的决定,其影响无疑是非常深远的,这就使杨行密这个在晚唐称雄一时的风云人物能借此而生。

杨行密虽然起义失败,但怎么说也算是见过大世面了,回到家后,觉得种地肯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还是靠当兵打仗才能出人头地,正赶上州里征兵,杨行密就兴冲冲地报了名。但那时候在部队里当兵也是要靠关系的,杨行密一没背景二没钱,肯定是没有好岗位等着他,刚当上兵就被分配到朔方(今宁夏灵武)戍边,戍期三年。杨行密很不愿意去,但这属于是正常的工作安排,不去也说不出道理,于是他也只好乖乖地上路了。

杨行密守边期间,工作踏实,勤劳肯干,不久就被提升为队长。但那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太恶劣了,别说队长,就是给个科长也没人愿意干。好容易守边期满,杨行密心急火燎地回到了家乡,本想着自己是在边疆镀过金的人,总能被分个好工作了吧!没想到主管人事的军吏忌恨他,仍然要他再去戍边,杨行密被气得火冒三丈,但当时并没有发作。等到临行前,军吏假惺惺地关心他,问他还缺什么,杨行密是个痛快人,大吼一声:“独缺尔头!”随即抬手一刀,结果了那个军吏的性命。其后,杨行密“募集百余人,皆虓勇无行者”,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重新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杨行密这次造反非常成功,当时的庐州刺史郎幼生性比较懦弱,见杨行密造反,立刻逃跑,使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庐州。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和三年(883年),也就是黄巢起义的末期,朝廷没有精力管这些小事,并且当时还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抢的地盘就归谁,所以没过多久,杨行密就被正式发表为庐州刺史。

庐州归属于淮南节度使管辖,当时淮南的一把手还是高骈,杨行密很感激高骈对他的造反视而不见,所以对高骈在淮南的领导地位还是很拥护的,高骈对杨行密也很重视,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光启三年(887年),淮南发生内乱,高骈被部下秦彦、毕师铎囚禁,杨行密受吕用之的邀请赴扬州平叛。不久后,高骈被杀,杨行密命全军缟素,对着城里大哭三天,然后开始对扬州发动猛攻。不久城破,杨行密借此入主扬州。

杨行密占领扬州后,派使者到汴州,向当时拥有兼领淮南节度使头衔的朱温表示归附之意。朱温对淮南这块肥肉垂涎已久,闻讯后立即派兵送李璠去任淮南留后。杨行密向朱温请求归附,其用意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朱温承认他入主淮南的现实,并不是要把到手的地盘送给他,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朱温居然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真把兵派了过来。这一来,杨行密大怒,立即发兵赶走了李璠。当时朱温正和时溥交战,对此也无能为力,只好同意杨行密任淮南留后,这也是双方交恶的起因。

但这个时候秦宗权的部将孙儒也到了淮南,并也向朱温投降,开始跟杨行密争夺淮南的控制权。孙儒也是个狠茬子,手下兵强马壮,一度将杨行密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最终杨行密还是在景福元年六月战败了孙儒,彻底夺取了淮南的控制权,当年八月,朝廷正式将杨行密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其后,杨行密又纵兵四掠,“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杨吴政权的规模至此初现雏形。

杨行密为人宽和大度,且有谋略,很关心民间的疾苦,在击败孙儒后,他便开始召集逃亡的百姓,分给田地,让他们耕种,收的租赋也很轻,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淮南也逐渐富庶起来。当时南方还有另一个实力比较大的军阀,也就是盘踞在两浙的越王钱镠,两家辖境相接,都有心将对方吞并,所以成天打仗,外带人身攻击,杨行密让人用大的绳索做钱贯,称之为“穿钱眼”。钱镏也不示弱,每年让人用斧子砍柳树杨柳,叫做“斫杨头”。但是双方又都很有实力,所以打来打去也没打出个结果,后来杨行密为了保境安民,不想再和钱镠打下去了,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钱镠的儿子,跟钱镠做成了亲家,双方也因此达成了短暂的和平。

杨行密为人十分简朴,平时吃饭很简单,不是公事绝不奏乐,并且经常将早年穿的有补丁的衣服套在里面,说是不敢忘本。在赏赐将士们的时候,也从来不大手大脚,常常用几尺布、几百文钱来赏赐手下人,但是因为他个人作风过硬,所以手下人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怨言。

杨行密的度量很大,所以对待将士和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他经常早出,有一次不知是哪个随从在他早出时将兜马屁股的带子割断,偷走了上面镶嵌的金子,杨行密知而不问,第二天,还像以前那样早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度量。有人反叛,将杨行密的祖坟给毁掉了,这在当时是对人最大的侮辱,等叛将被击败后,有人就提出将叛将的祖坟也给他毁掉,报先前之仇,杨行密叹道:“他以此做恶,我怎么能再和他一样做这种恶事呢?”于是作罢。杨行密有个非常信赖的亲从张洪,杨行密经常让他背剑随行,有一次张洪竟用剑行刺,但没有击中杨行密,张洪被其他侍从杀死,杨行密又让和张洪关系极好的陈绍贞背剑随行,一点也不猜疑他。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英雄旗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第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