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可是大灾之下,赤地千里,实际上连饭也没处去讨。所以年老体衰的无处可去,只好“坐守乡闾,待尽沟壑”,而那些身强力壮者,便啸聚山林,最后都成了‘革命’的种子。而象什么‘易子相食’之类的,在当时绝不算什么新鲜事,常有路人走着走着走不动了,一跤跌下去,旁边就有人围了上来,等他一断气就给吃了,要是碰见性子急的,没等那人咽气就已经开始吃上了,想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另外说一句,晚唐时期,人吃人这种现象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从古至今都是绝无仅有,比较起来,就连非洲那些食人族都是小儿科了,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时候还不过刚刚开始,到了后来,更创造性的发明了‘腌尸’、‘人肉工厂’这种新鲜吃法,其作俑者简直就是禽兽不如,这里先不说了,以后还能讲到。

再说王仙芝和黄巢的草军,由于以宦官田令孜和宰相卢携为首的当权派抱有侥幸心理,幻想着单凭地方之力便能将草军平息,在朝中一味遮掩,坐失围剿良机,使草军得以迅速壮大。在此期间,草军相继攻克了濮州、曹州,并打败了天平节度使薛崇,声势越来越大。而在乾符二年四月,浙西地区也爆发了由兵变转成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与草军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这样一来,田令孜和卢携再也掩盖不住了,只好在乾符二年十月将王仙芝、黄巢起义之事正式上奏给僖宗。

日期:2008-7-297:42:17

(6)

要说僖宗真是个好领导,听完之后一没生气,二不着急上火,也不把责任推给下级。事情既然已经出了,你说谁也没什么用了,谁也不是故意的,那就该怎么办怎么办吧!说实话,能遇到这么好的领导绝对是一个人的福气,工作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想怎么干都行。

乾符二年十一月,僖宗下诏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等五个节度使对草军“亟加讨捕及招怀”。按说这个方案是十分英明的,非常正确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大唐政府到了这时虽说是气数已尽,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唐朝开国将近三百年了,临死前蹬上一脚,也能把王仙芝和黄巢踹成个植物人。

哪知道这五支军队也真是不给僖宗长脸,接到旨意后你看我,我看你,磨磨蹭蹭,出工不出力,大眼瞪小眼。唐朝的藩镇自安史之乱后是典型的尾大不掉,地盘是自己的,兵也是自己的,节度使能把自己的地盘看好就行了,一般不爱管别人的闲事儿。草军此时主力在山东,这五镇节度使,一个在江苏,三个在河南,只有天平军的辖境在山东,而且还不受王仙芝和黄巢的威胁,所以他们对出境剿匪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虽说兵是出了,但都在互相观望,等着别人先动手,谁也不想用自己的兵替别人打仗,僖宗也没办法。

王仙芝眼见这几支队伍从南、北、西三面向这里慢慢悠悠地赶过来,也不敢掉以轻心,转过头挥师东进,直奔沂州(今山东临沂),准备跳出包围圈。这一下平卢节度使宋威坐不住了,立刻上书朝廷,请求率本道兵出击,并要求朝廷另外拨给步骑五千,再专门设置一个使职,以统辖进剿事宜。

宋威资历还是很老的,参加过咸通九年镇压庞勋的战争,又在咸通十年入川同南诏国作战。他这次上书请战,倒不是因为他比其他的方镇觉悟高,而是沂州离他的老窝青州近在咫尺,人家打上门了,想躲也躲不开。再一个可以对朝廷表表忠心,顺便要点兵,弄个官坐。宋威这个人打仗没什么本事,但政治上一向很敏感,跟宰相卢携的关系搞得比较好,他这一上书,卢携也马上推荐宋威‘有将略’,卢携在政治上一向紧跟田令孜,所以在僖宗朝的几个宰相里说话是很有份量的。果然僖宗马上批准了宋威的建议,授予他“诸道招讨草贼使”,又拨给他禁军三千,甲骑五百,这样一来,宋威就成了唐朝政府镇压草军起义的第一任统帅。

宋威带着人马美滋滋地去了沂州,在沂州城外跟王仙芝打了一仗,还真打了个胜仗,逼得王仙芝暂时带兵退了出去。不过这个宋威也真是个很搞笑的人物,按说打起仗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也没把草军打成个什么样,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就以为大功已经告成了,随即上书朝廷称“先芝已死”,不但自己回了青州,而且就连统率的诸道兵马也给遣散回镇了。僖宗听了很高兴,和大臣们弹冠相庆,都夸宋威能干。哪知仅仅过了三天,便有州县奏报说王仙芝不但活着,而且攻势更猛。

这件事搞得宋威也很被动,脸上很挂不住,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又召集士兵对王仙芝继续围剿。哪曾想那些被遣散的士兵回家心切,半路上听说还得继续去打仗,无不“忿怨思乱”,好几次都差点闹出兵变。好在这一带的地方官还算懂事,没跟他们来硬的,僖宗政府也吸取了庞勋兵变的教训,忙下旨“宣慰一切,无得穷诘”,这才避免了势态的进一步扩大。

这一来却给了王仙芝可乘之机,他随即带草军转入河南,一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到了这一年的八月,更是攻破了阳翟(今河南禹县),郟城(今河南郟县),进逼汝州(今河南临汝),直接威胁到了洛阳的安全。

洛阳是唐朝的东都,从政治地位上说仅次于都城长安,僖宗政府大惊失色,为保洛阳安全,急忙调兵遣将,令昭义节度使曹翔率步骑五千及义成军保卫东都宫殿。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副招讨使守洛阳。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守住汝州,邓州的要略,令邠宁节度使李侃、凤翔节度使令狐绹把守陕州和潼关,形成了一道已洛阳为中心的防线。

但此时为时已晚,乾符三年九月二日,王仙芝率数万之众对汝州发起猛烈攻击,一举从南门攻破城池,杀死唐将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活捉汝州刺史王镣。这一来,举国震惊,汝州离洛阳只有一百七十里,是洛阳的重要屏障,它的失守,使洛阳城内“洛邑震惊,都城纷扰,旧相护几筵回避,群官挈妻子奔逃”。不过王仙芝并没有去打洛阳,一个是洛阳城防坚固,再有就是唐朝政府在这里重兵集结,以草军目前的实力对打洛阳没有必胜的把握。而王仙芝又恰好利用朝廷全力防守洛阳的时机,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乾符三年十一月,郢州(ying音影,今湖北京山),复州(今湖北沔阳西)被占,十二月,申、光、庐、寿、通、舒等六州也相继落入王仙芝手中。

日期:2008-7-2917:24:15

(7)

面对王仙芝的猛烈攻势,僖宗集团穷于应付。王仙芝的声势越来越大,而他手下这些带兵的将官却都一个一个打着自己那点小算盘,拿着工钱不干活。比如说身为唐军统帅的诸道行营招讨使宋威一路上跟着草军,却从来不接近草军三十里以内,到后来干脆留在毫州(今安徽毫县)不走了,典型的拥兵观望,甚至对副使曾元裕说:“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虽属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也就是说他现在不去打王仙芝,万一哪天王仙芝当上了皇帝,他也能混个功臣当。曾元裕听完觉得他说得很对,也停在湖北一带,跟宋威一起观望。试想一下,连统兵的主将都抱着这种心态,大唐王朝还能有什么希望?

原本在这种局面下,王仙芝、黄巢面临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小小的插曲,让这种势头又有点向不好的方向去发展。这件事说意外,也有点意外,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就是三个月前,王仙芝攻破汝州时,活捉了汝州刺史王镣,刺史这个官儿倒不是很大,但这个王镣却是当朝宰相王铎的堂弟,而且血缘关系还很近,王仙芝当然不能杀他,就一直把他带在军中。

到了这年的十二月,王仙芝带兵打蕲州,而这个蕲州刺史裴渥正是宰相王铎的门生。裴渥很想把王镣救出来,以抱座主的知遇之恩,所以就派人找王仙芝说要替他向朝廷讨要官职,王镣也在里面积极配合,不段怂恿王仙芝和裴渥联系,这一来二去的,王仙芝也就动了心了,和裴渥约好休兵束战,更亲自带人进了蕲州城找裴渥谈判。裴渥很高兴,忙大摆宴席,招待王仙芝和他的随从,又送了好多的礼物,接着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把招安的草案给签了。

裴渥的表状一送到长安,立即在朝中引起激烈争论,除了王铎以外,别的大臣全部反对招安,都说以当年庞勋之强,最后还是被朝廷消灭了,如今“仙芝小贼,非庞勋之比,赦罪除官,益长奸宄(guai音鬼)”。奸宄就是坏人,也就是说王仙芝势力也不大,早晚得被消灭,你现在把他的罪过赦免了,还给他官当,容易助长其他坏人的气焰。这话说得也很有道理,而且带点大义凛然的味道。只是当僖宗问起如何去把王仙芝消灭,又一个个哑口无言了。僖宗左思右算,觉得还是招安来得省心,再加上王铎一再坚持,便同意赦免王仙芝的罪过,任命他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并派一名宦官做为赦使,带着告身(即授官文书)去了蕲州。

王仙芝接到告身后很高兴,僖宗给的官虽不大,但毕竟是给了。再说这不是官职高低的问题,这说明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领导的重视,群众的拥护,是很有意义的。裴渥和王镣也很高兴,自以为替朝廷立了一大功,都很满意,皆大欢喜。哪知道这件事引起了黄巢的极大愤怒,因为朝廷只给了王仙芝一个人官做,对他只字未提,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英雄旗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