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什么?张天师一时很是愕然,这狐狸精居然练功恋爱两不误呀!想到自己的亲身经验,张继先先生对这狐狸精多少有些佩服。

他心下一软,对狐狸精说:“也罢!孩子是无辜的,我可以帮助你,但你得依我三件事!”

…………

后面的情节就和电影里一样了。有本事的好人们,大多都是像唐僧一样啰嗦的家伙,绝不会一声不吭地爽快放人走。一般都要说,“也罢,但你得依我三件事……”至于这三件事是哪三件不说也罢,总之都是好事。从来没有一部电影里的好人会说:“第一件事,你必须每天给俺献上一百两银子,供俺打麻将时零花……”

于是,张继先先生在祖天师殿摆上香案,烧了封求情信给玉皇大帝。天师一家在上面有人好办事,一求就灵。玉帝老儿好不容易发了回善心,原谅了这个本性善良,而且追求浪漫的狐狸精。

狐狸精眼中含着感激的泪花,千恩万谢,再拜退去。青年天师张继先望着她冉冉消失的窈窕身影,心中多少有些怅然,不由自主地吟道: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件事在张继先天师的一生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比这大得多的风浪,他早已见惯不惊。因此,尽管当时略有些感触,但过不了多久,一忙起来,他便把这件事整个地抛在脑后,宛如一丝梦影,飘然逝去,不留一点痕迹……

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在一百多年后,又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

时间过了一百多年,龙虎山上的天师,已经传到了第三十五代的天师张可大。此时北宋早已灭亡,坐在杭州金銮殿上的赵官家,是南宋理宗赵与莒。这个皇帝不像宋徽宗有这么多的业余爱好,但昏庸无能的表现也相去不远。

和宋朝的大多数皇帝一样,赵与莒先生同样对治理国家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一种比较枯燥无聊的学问:理学。在他出生的前五年,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刚刚逝世,此人便是影响深远的理学大师朱熹。宋理宗一定为和朱熹擦肩而过深表遗憾,于是便把国事统统交给奸相史弥远和更奸的奸相贾似道,自己埋头于学问。——如果他知道有一天,自己坟墓会被蒙古人掘开,头盖骨会被用来制成一个精致的尿壶的话,他可能会对做皇帝这个工作更加用心些。

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就算宋理宗这样的皇帝,也不禁有点坐立不安了。那一年流年不好,各种灾害接踵而来。光是在京城杭州附近,就一连发生几件大事。

那一年的四月,钱塘江大水,浪高如山,唬得这个旅游胜地没有人敢去观潮。顷刻之间,大水冲垮大堤,从艮门涌入。附近的民房统统被淹没,大量的灾民无家可归。

眼看水势越来越大,宋理宗手足无措,当下使出宋徽宗的故伎。派人火速上龙虎山,请嗣教天师,观妙先生张可大下山禳解此灾。

日期:2006-8-1322:25:38

(五十八)

明朝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由于张继先终身未娶,所以继先之后,天师家里的祖传法术就此失传。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位张继先天师犯下的错误,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但事实似乎和沈德符先生说的有点不一样。在张继先天师之前,天师们虽然个个都有家室,但也有经过再三努力,最终还是没有儿子的。如果张家的法术只是沿着嫡传长子的血管流传的话,张继先本人,似乎也不大可能会有这么大的神通。

况且,按天师家的记载,张继先之后,会法术的天师也不在少数。当然,可以和张继先媲美的,是半个都没有。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家的法术似乎在加速流失,到了清末民初,就几乎一点都不剩了。

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字子贤,和张继先一样,也是个少年嗣教的天师。他继承天师大位时,年龄只有13岁。他老爸张庆先天师没有其它嗜好,就是喜欢喝两盅。这一点,大概是张可大这么早就继承天师职位的主要原因吧!

张天师接到皇帝的诏书,连忙跑到钱塘江边,扔了一道铁符下去。效果如何呢?道教的历史上面写道:“潮逐退”。由此可见,张可大天师还是很有些法力的。不过,和张继先比起来,似乎尚有不及。张继先天师对付一条蚩尤变的蛟龙,仅仅是一道纸符就轻松搞定。到了张可大,纸的就不行了,一定要铁的。铁符的成本肯定比纸符来得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潮水能够退去,张天师就是要求皇帝出钱做道金符,理宗皇帝怕也是不会小气。但水退后没过两个月,大旱灾又来了!全国上下议论纷纷,说是大水之后紧接着大旱,怕是兵戈将近的征兆。这话倒也没错,因为北方蒙古人的战马,早就喂得肥肥的了;蒙古兵的长刀,也已经拔出刀鞘一半,锋刃所指,正是西湖之畔,吴山第一峰!

事情还没有完!大旱之后,紧接着而来的是蝗灾。张可大天师刚回到龙虎山,气都来不及喘一口,皇帝的诏书便接踵而至:火速下山消灭蝗虫!

于是张可大先生只好过家门而不入,转身就往山下跑!水灾好办,张天师有铁符往河里扔;旱灾更好办,随便找个高级道士就可以求雨。只是这蝗灾比较难办点。大旱之后,必有蝗患,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这样的灾害,大家几乎次次都是束手无策。明清笔记小说记载,曾经有个当官的脑筋挺灵活,命令全境的人民家家大量养鸡。遇到蝗灾,摆群鸡阵出去吃它娘个干净!——鸡吃完蝗虫咱们可以接着吃鸡,试问天下还有比这更一举两得的美事吗?

蝗虫来了!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片很吓人!当官的命令群众,把鸡笼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打开笼子,群鸡一窝蜂拥出,场面非常壮观。

令人遗憾的是,鸡们很明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蝗虫没有吃几口,相互之间倒斗得烟尘斗乱!官老爷千算万算,却忘了算计世界上还有“斗鸡”这个游戏。更令人遗憾的是,官老爷们还没有把老百姓们的素质计算在内:那些低素质的升斗小民们,一看到自家的鸡吃了亏,立刻跑上去踢别人的鸡!被踢鸡的主人当然不答应,于是吵着要冲上去踢回来……

现场一片混乱,人群鸡群打成一团,到处乌烟瘴气!官老爷看着眼前这盛大的场面,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唯一置身事外的就是那群蝗虫,它们从从从容容地吃完一切绿色的东西,然后扬长而去!

张可大先生没有这么傻,他既没有跑去市场买鸡,也没有请神神将下凡。如果请关公一刀一刀地砍,那要砍到什么时候?他求了一场奇怪的雨,“雨作而蝗殪”。这一点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大家暗地里说,张天师求的那一场雨肯定是“酸雨”,中间夹杂着大量致命化学物质,所以蝗虫们才会一碰到雨滴,马上呜呼哀哉!

这样一来,张天师求雨的效果就值得怀疑了!人们纷纷投诉说,自从那天淋了雨之后,身体便非常地不适。发生了大量诸如脱发、瘙痒、哮喘、鼻塞、红肿、表面溃疡等不良症状。有些居心险恶者,便暗中串联,准备齐集龙虎山下抗议示威,争取向张家索赔!

张可大天师仰天喟叹:人心不古啊!难怪老天爷会降下种种灾祸,以示惩戒。天地之间,兽面而人心的异类并不可怕,令人寒心的,恰恰是那些人面而兽心之辈!

这一点张可大天师深有感触。因为就在前几年,他亲身经历过一件奇特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宋理宗绍定年间。那一年,也是遇到了大水。水患恰好是在江西省的资溪、黎川、安仁三县,和龙虎山近在咫尺,所以,不用皇帝的下诏书,张可大天师便自觉地捏着几道铁符下山去了。那次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张天师赶到水灾现场,洪水早已退去。张可大先生发现,自己的职责发生了变化,大灾之后,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当地的人民患病无数,张天师收起铁符,挽起袖子改行做了医生。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小说在线阅读_第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尹梦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第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