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4.69

消息传到大梁,五小福彻底慌了,连忙召开帮会,商讨对策。

大哥,你说没事没事,现在完了,王铁枪已经攻下德胜城,我们死定了。

张汉杰等四人毕竟年纪轻,当场就向赵岩帮主开了炮。

可帮主毕竟是帮主,面对危机,赵岩拿出了黑社会老大的气概,只是微微一笑。

慌什么,我早有应对。

说完,赵岩掏出一样东西:报捷信。

报捷信这个东西相当于工作汇报,谁动笔不一定,有文采的自己写,没文化的秘书写,但著名署名权一般是最高指挥者的,眼下,能从黄河战线向上面写报捷信的自然就是王彦章。

可在王彦章的工作报告送到大梁时,另一个人的报告也同时抵达。

赵岩拿出来的就不是王彦章的,这份报告是王彦章的副官,北面副招讨使写的,作者姓段名凝。

段凝,原名段明远,开封人。其父亲在朱温手下工作,他本人则在渑池县当主簿,副处(县)级,比宋江干过的押司高一级。这个起点算是不高不低,但很快,他连这个主簿也干不了。因为父亲犯了事受了处分,按父亲坐牢,儿子下岗的规则,段主薄只能下岗分流上大街卖薄饼。

但段凝有志气,本着父亲从那里跌倒,儿子就从那里爬起来的精神,改名段凝,来到汴州,给朱温投了简历,一举进入大梁公司(那时,大梁还在筹备阶段。)

段凝在朱温那里很吃得开,原因有二。

第一,他有一个漂亮的妹妹。在段兄的眼里,妻子如衣服,妹妹迟早是别人的妻子,用别人的衣服给自己换身官服是等价交换。于是,他专程将妹子送给了朱温。朱温的年纪应该可以给段妹妹当爹了,但年龄不是距离,权力拉近距离。妹子进宫后,段凝很快成为了刺史。

第二,他是一位优秀的接待人员,大家都知道,工作干得好不好,全看招待到不到位,在数次接待中,段凝倾其所有,用心安排,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表扬。随便提一下,因为其接待工作做得太好,直接暴露另一位刺史在此项工作上的散漫,导致朱温龙颜大怒,先流放后赐酒(有毒的)。那位倒霉的刺史是曾经的梁朝单挑王李思安。

但段凝同志的未来并不是一片坦途。很快,他就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妹夫,也就是朱温在一次突发事件中丢掉了性命。关系户死了,妹妹是白送了,招待费也浪费了。

但好在段凝及时调整思路,抓住当朝官场上的新变化,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皇帝在变,但钱规则没有变,只是收钱的手变了而已,现在收钱的手属于赵岩,而段凝马上发现,赵岩要比朱温好对付多了,

赵岩们对官职都是名码标价,而且定价合理,童叟无欺,更不要妹子这样的不可再生资源。实在是行贿者的福音。

段凝做好前期工作,交了预付款,定下招讨使这个职位。但没想到敬翔同志一棍草绳横扫一杠。这下就不好办了,自己钱都交了,效果却没出来。

赵岩也挺为难,他收了钱,但老婆已经买了新项链,儿子移民海外,刚买了跑车,自己也在东大街买了新宅藏了新娇,退是退不出来的。

虽然节外生枝,但合作还是必须的。赵岩告诉段凝,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沉住气,这个世界只有不努力的同志,没有搞不垮的大将,只要功夫真,不怕那把铁枪磨不成针。

听到这句话,段凝放心了,自己送的钱没白瞎,五小福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那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段凝别的本事没有,背后搞小动作,整整黑材料,煽阴风等等官场密技,他还是很精通的,就在前年,他还成功搞垮过自己的上司刘鄩,导致刘鄩自动辞职,然后领了朱友贞一杯毒酒。(事情太多,略过未提。)

十步一计的刘鄩都搞得倒,一步十话的王铁枪有什么可怕。

4.70

在王铁枪雨夜袭德胜时,段凝还在边喝酒边等王彦章出恭,可没多久,他就收到风声,老大已经在德胜干上了,回过神的他连忙赶到现场,留给他发挥的就只有拆板房搭筏子的工作。

但没关系,这个世界上干了什么不重要,会写报告的才是胜利者。在看到王彦章吩咐手下给朱友贞报捷时,他偷偷也写了一篇《关于德胜城之胜利夺取》的论文。

王彦章的书里有没有表扬段凝,就不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段凝的那篇里绝对不会夸王彦章。估计段兄的论文应该还是他本人亲自捉刀,毕竟以前干的就是主簿,怎么不动声望的突出自己,抹杀别人当然是笔到渠成。

当然,论文写的怎么样并不是唯一要素,关键要找到肯发表的地方。按惯例,段凝没资格写这篇论文,但就中国论文来说,会写的往往找不到发表的地,能发表的往往。。。

段凝相信自己的这一山寨论文能顺利发表,从而被论文总评定师朱友贞看到,原因我们在上面已经讲过,他上面有人。论文的传达人赵岩是他的同志。

朱友贞马上看到了关于德胜城之战的报告,因为他本人没有千里眼,只能通过文件了解情况,于是,他根据这份报告赐下奖品送到前线。

前线的将士看到这份赏赐名单时,不禁吃了一惊,最丰厚的一份不是给王彦章的。

王彦章不笨,自然知道这又是五小福搞了鬼,相应的,他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赏赐让他们随便发吧,等我将唐军彻底打败,再回去彻底收拾他?

英雄,总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致命的弱点:骄傲。

在喝上两杯,趁热骂了两句赵岩那帮孙子后,王彦章一点不耽误干活,提起铁枪就开工。

从德胜城顺河而下时,王彦章横扫潘张、麻家口、景店等寨,这些地方的晋军望梁旗就逃,他们都进入到同一个地方。

杨刘城,晋军在黄河线上的最后希望。

如果大家记性好,应该记得大概在五年前,李存勖本来是在黄河边打猎,突然发现黄河结冰了,于是,奉天好意,顺便就打到黄河对岸,拿下了杨刘城。

这一回,李存勖也是边打猎边来救杨刘的,等打发朱书僮下河后,他自个晃晃悠悠的前往杨刘,一路上,严格按照行动计划,一日六十里,绝不多走一米,这速度连驴友都不如,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户外百公里,快的兄弟步行一天就能完成。

而且李存勖还每天必要去打猎,猎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

稳住,淡定,绝不能让自己的惊慌暴露出来,

李存勖到了今天总算把他急火撩原的性子改了一改。这个时候,最怕不是敌人又夺去杨刘,而是暴露怯意。今天的唐军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周德威死了,李嗣昭死了,李存审又远在幽州,据说身体很差,当日到幽州上任都是会着车子去的,希望他重新站起来已经不太现实,而李嗣源又玩空降兵,深入敌境。

没有了大将压阵,李存勖只能靠自己。

慢点,再慢点,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把王铁枪放在眼里。而且,李存勖还告诉左右,大家不要当担心,专心打猎,杨刘营内有一个人帮我们守城,梁朝那些将军绝不是他的对手。

李存勖说的是李周。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