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刘鄩的计
公元九一五年七月某天,魏县。
那一天,天气晦暗,李存勖领着一百人奔驰在漳水河畔,在河的另一边,是刘鄩的大营。
李存勖是来侦察对方军情的。这种深入敌后的情节,他已经想了很久。
潞州大战,有孝在身,不好打打杀杀。柏乡大战,大将周德威经常阴阳怪气,大太监张承业老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在这两位的监督下,想冲锋陷阵除非李克用活过来批条子。现在周德威在幽州看大门,张承业在太原守老家。在他身边的只有蕃汉副总管李存审来了(正总管是周德威),但这位显然比周德威好说话。还有李嗣源,这位看上去更是老好人,李存勖要是不欺负他就算好的了。
没有了大牌的周德威,没有了棉里针的张承业,还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深度玩家李存勖领着一百骑士出营而去,人不多,因为李存勖相信中国古语,人多了坏事,再说这次是私自出营,惊动了大将又要费一番口舌。
李存勖领了不少猛人出来,什么王门关,乌德儿,一听名字就是江湖上的路子,不说身怀绝世武功,但基本上还是练过的。还有一个人是夏鲁奇。
大家披坚执锐,小声的跟我出营,打枪的不要。
到了漳河,沿河而上,马踏着青草上的露珠,李同学在雾气里穿行,这马踏的轻脆声仿如鼓点,这风吹铠甲仿似低唱,这是戏还是人生?小李的脸因兴奋而微红,他无暇分辩,亦无须分辩。
前进吧,当年只能看不准动的小屁孩总算可以下场实践了。
李存勖找到了一处浅处渡河。也许他想探一探那位王铁枪的军营所在,那天好去搞个奇袭,抓活的。
他没有找到王铁枪,但很多人找到了他。
渡过之后,行进到一个河弯处,那里,水突然变得喘急。那里,水草丰茂,岸边树木林立。那时,天近正午,可河岸仍弥漫着浓浓的雾气,有河,有雾,有林,这样美好的场景如果没有伏兵就像西天路上没有女妖精,了无生趣.
这是一片有故事的河滩。
平地的,震天的战鼓声从浓雾里直透而来。这种音乐,现在叫重金属。
一大堆士兵从河边的密林里杀出,迅速将李存勖的一百骑围了起来,这一伙伏兵据史书记载有一万的,有八千的,但最少的记录是五千人。
五千人围一百人,现在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只有两种人,开演唱会的明星和春运时的票贩子。
李存勖等独立自主的机会等了很久,而刘鄩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
在别人眼里,李存勖是山下的老虎,看见了千万要躲开,可在刘鄩的眼里,李存勖轻率冒时,好大喜功。在得知李存勖亲临前线,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沿河设置斥侯,监视晋军的一举一动,他终于等到李存勖送上门来。
纵观整个梁晋争霸史,目前为止,梁朝最有机会一举获胜的时机不是朱三曾经在魏州大败李克用,不是氏叔琮数围太原,甚至也不是上源驿夜袭。它可能是这一次。看看李克用剩下的那些儿子们就会知道,抓住了李存勖,太原离瓦解不会太远。当然,这个论断仅限于当前,因为有李存勖这个神经大条在,我不敢保证他以后不会干点更吓人的事情。
这个结果的唯一要件是抓住当中那位已被围死的李存勖。
马上,刘鄩听到一阵奇怪的歌声。
史书记载李存勖同学不但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搏斗家,还是一名作曲家,填词家。经常写一些军歌让士兵传唱。
就目前这个马上要见上帝的处境,唱的不是《防不胜防》,就是《十面埋伏》,最少也应该该唱神曲《忐忑》吧。
可这歌声越来越激昂,渐渐将战鼓声压制。
那歌,不是四面楚歌,不是惶恐忐忑。是主旋律,是怒啸,是惊涛,可能还像六指琴魔,桃花岛主之萧曲那样的大规模杀伤性音波。
李存勖环马四顾,敌人数十重,这是一个死地吗?
大敌当前,杀机四伏,吾所愿也。
现在,就跟我杀出去。
李存勖拔剑,策马,在天空跃出一道惊艳的弧线,直冲向数千敌兵。
身后紧随的是王门关的刀,乌德儿的剑,是夏鲁奇的枪。
有那么一刻,刘鄩站在远处,莫名兴奋,准备欢庆自己的伟大胜利。可他马上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失误了。
唯一的失误是他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在围攻李存勖时,或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许是其它什么原因,刘鄩没有召集营内的猛将。至少王茂章就不在,他已经调往中央,另有任用去了。
用五千兵围一百人,还需要劳烦王铁枪吗?
现在看来,真的需要。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无数人倒下,无数人冲了上去。包围圈一会儿被冲散,一会又被重新聚拢。
李存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夏鲁奇横扫铁枪,应者无不惨叫落马。
不知不觉间,夏鲁奇已经进入到一个人数稀少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不是亿万富翁俱乐部,那只需要有钱,也不是骷髅会,那只看背景,也不是门萨俱乐部,那只测智商。
这个俱乐部叫百人杀俱乐部。史记:鲁奇手杀百馀人。
当年小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也有两位鬼子号称百人斩,但那是杀人狂魔,因为他们斩杀的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要是让他与一百人搏斗,只怕这两头鬼子会被斩成百段。
只有沙场之上,用自己的血肉与生命公平的去竞争,才能进这个俱乐部。
据我所知,这个俱乐部的正式成员(正史所记)只有四人。除夏鲁奇之外,另三人是霸王项羽,天王冉闵,抗金名将杨再兴。
当然,我们爱和平,要和谐,绝不主张暴力。但这不能怪夏鲁奇,谁让你们五千打人家一百,沙场之上,生存权人人平等。而且夏鲁奇本人也离阵亡不远了。
从中午到下午,来来回回杀了无数回,夏鲁奇先生杀敌一百,自个也挂彩无数,也就正值壮年,不然光流血就能流死。另一个猛将乌德儿被活捉了去,王门关史书无记,但根据史书规则,只露名一次的,多半是为了记念他的因公殉职。
再杀下去,就算李存勖会狮子吼,夏鲁奇有金刚罩,只怕也要全数倒在这河滩之上。
紧急关头,李存审来了。
从上午得知小祖宗李存勖领着一小队人马出营后,他就知道大事不妙,这一次对上的梁军可不像以前碰到的那么好对付,要是一个不巧,把李存勖折在了这里,怎么跟周德威交待,怎么跟张承业交待,怎么跟干爹李克用交待。
领着部队沿河查找,终于发现正杀得眼红的李存勖。
及时赶快的李存审逼退了梁兵,河滩上留下了数百具尸体,里面有七具是李存勖的近卫兵。这是《李存勖之前生今世》上的记载,但据《刘鄩的那些事儿》上说,就李存勖活下来了(晋王仅以身免)。明显这两个都不靠谱,一百骑士再猛,五千人就是砸石头也不可能只干掉七个,而晋王仅以身免怕也有水份,至少除了李存勖,还有夏鲁奇也活了下来。出现这种偏差,大家都懂的,史书也是人写的,知道进了庙就该阿弥陀佛,到了道观就该念无量寿佛,要是还念陀佛什么的,太上老君张三丰丘处机联手把你打成陀背就不要怪宗教太黑暗。
剩下二三十个,该是靠谱的。不然,刘鄩不会轻易放弃。按此算,李存勖也吃了大亏,毕竟损失的都是精兵猛将,要是成功活到革命成功,这些人都该是刺史班的成员吧。
李存勖同学,你下还乱跑不跑?
看到李存审的接应大军后,李存勖有些不好意思,擦擦血汗(汗是自己的,血就搞不清楚了),晒笑道:“好惨,差点当了俘虏成为笑柄。”
剩下的人,一身血污,满脸泥水,围着李存勖,这些汉子不但能打硬仗,还会说软话:“大王太过谦了,这下敌人才能知道我们大王英明神武。”
英明?见鬼了,要不是刘鄩的五千兵里多些单打能力强的,就是再来十个夏鲁奇也保不住性命。
刘鄩站得高,看得远,第一个发现了李存审的骑兵。那时,他一声长叹,功亏一篑。但再不肯认输也没办法。五千人都全歼不了一百人,要是对方再来一百个这样的,还不全部折在这河滩上。
鸣金收兵,刘鄩撤了回去。
没关系,这回干不掉李亚子,还会有下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