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8.

来洛阳之前,杨师厚的谋士告诉他:此去凶多吉少,只怕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杨师厚冷冷一笑:吾知其为人,虽往,如我何!

杨师厚可以算是看着遥喜长大的,对这位少东家了如指掌,他敢杀卧病在床的爹,却绝不敢动手有重兵的我!

当然,遥喜母亲的地位太低,杨师厚打心眼里有点瞧不上这位新皇帝。

于是,在接到朱友硅的邀请函后,他挑选一万精兵,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越过黄河,直奔洛阳。这不像见皇帝,倒像组团首都数日游。

六天以后,关于怎么对付西边骚扰一事并没有聊出什么成果,杨师厚在洛阳城内消耗了一大堆酒肉,从容离开洛阳,走时,也没空着手,还顺着拎了一大堆朱友硅奉送的礼物。

座谈会大抵就是如此。

朱友硅没有干掉杨师厚,只是这些天说了太多的好话,自己都觉得有些想吐。而杨师厚毫发无损,只是腰又粗了一圈。这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你继续当你的皇帝,我接着当我的魏州老大。

维持现状意义重大,特别是朱友硅。

据说丐帮新任帮主上任时,要接受帮众的唾沫问候,才算坐正其位,这六天,朱友硅就承受了不少杨师厚的唾沫。

但现在,望着杨师厚离去的背影,朱友硅长出一口气,忐忑的心情终于可以放下,这位梁朝队伍里实力最强名望最重的节度使都亲自到洛阳向自己拜码头,自己的帝位总算可以坐稳了。

好好享受你的帝位吧,因为时间不会太久。

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马克思。

帝位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小马连环。

摆平一切的朱友硅,顺利的站在了世界最高处,但我们爬过高山的人都知道,越往上,风越大,空气越稀薄,氧气就不足,大脑一旦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接近糊状,也就是说,离脑残很接近。

朱友硅就处在这个阶段,曾经的他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盟友--韩勍,从而成功的发动宫廷政变,干掉了老爹,撑控了梁朝,可比找到盟友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敌人。

杨师厚并不是那个真正威胁他的人,老杨同志虽然依仗实力雄厚飞扬跋扈,但目前来说,他还没有当皇帝这么大的野心,也无心过问老首长的家事。

真正的威胁将来自另一个人,那个人是他的弟弟均王朱友贞。

在杨师厚的眼里,朱友硅骨子里是一个软弱的人,所以才敢率众入京,而在朱友硅的眼里,朱友贞也是一个软弱的人,所以根本不需要防备他。

朱友贞真的软弱吗?

答案:看上去是的。

朱友贞是那种八杆子打不出一句话的人,别人永远猜不透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又据皇家杂志披露,朱友贞虽然手握兵权,但平时并不喜欢舞枪弄棍,结交江湖人士,家里来往的都是一些儒生。估计谈的也就之乎者也。

跟孔子门生打交道的人,能有什么作为?让他往东不敢往西!

朱友硅如此给朱友贞下了判断,所以干掉老爹后,他直接用朱温的名义给朱友贞下了密令:击杀朱友文。以他的猜测,朱友贞绝不敢质疑,只有执行的份。

他猜对了,朱友贞果然干掉了朱友文,为他登基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兄弟果然是亲的好,从此,天下是我的,但哥哥我吃肉,汤你还是喝得上的。当然,如果你继续保持沉默,偶尔也会分肉给你。

这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似乎达成了默契。朱友贞没有对父亲的去世表示疑问,也没有对朱友硅的继承合法性提出质疑。

很快,朱友硅就将东京留守(汴州市长)的差事分给了弟弟。

一切都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沉默的永远沉默,软弱的永远软弱,朱友硅很满意。

但我们不要忘了,沉默不代表没有观点,软弱不代表无能,沉默有时是最有力的表达,而有时正因为软弱,才会有不为则已,一为惊人的表现。

在称帝的五个月后,朱友硅专程到南郊祭天,祭天是很花钱的,光是为了打赏百官,以示皇恩浩荡普天同庆就是一大笔钱。要是朱友硅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估计就不会搞这个注册仪式,兔得花了钱又没起到消灾的作用。

在朱友硅祭天后没多久,有一个人从洛阳出发,到梁朝的发源地汴州出差。估计他是通报祭天盛况,传达中央精神,视察地方工作的。这个人叫郑岩。

郑岩的父亲很有名,他父亲叫诌,当年曾在陈州顽强阻击从长安撤出的草军,将黄巢彻底拖入死亡泥塘。朱三也是那场大阻击战的参与者。

陈汴友谊源远流长,裙带相结,郑岩还是朱友贞的姐夫。

郑附马到下面视察工作,朱友贞不敢怠慢,专门在家设宴招待,喝了一会酒,一向沉默的朱友贞突然屏退旁人。

然后,他向郑岩说出了埋藏在内心很久的话。

朱友硅弑父篡位,如何是好?

痛快,果断,没有试探,朱友贞直接揭开了这道危险的命题。

我欲报父仇,清理门户,请教我方法。

朱友贞说这个话时,一脸淡然,只是眼里精光外射,直盯住了郑岩。

他就吃准了郑岩会站在自己这一方阵营?人家可是中央下来视察工作的,说不定这边跟你聊起义,回去就跟朱友硅举报你的反动思想。

朱友贞确有这样的所握,史书里虽没有记载他跟郑岩在以前有什么铁哥们交情,但我们细细推敲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友贞的人缘很好。

好的人缘不仅是朱友贞平时朴实稳重积累下来的,他应该感谢他的母亲张小姐。

在梁朝军将的眼里,尤其在禁军体系,张小姐的形象估计跟救苦救难观世音差不多。而她跟朱温的结合可以用野兽与美女形容,野兽经常要发飚杀人,美女经常要慈悲救人。在禁军的中层干部里,有不少人托张小姐的才活了下来。

张小姐没能成功活到梁朝成立,自然没有给朱友贞挣来太子的宝座,甚至连一个强势的的娘家后援团也没有留下来。但她用自己的的仁爱为儿子挣下最好的遗产:人心。

人心在,何愁大事不成!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