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6.

所谓打战,讲究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单挑又何尝不是如此,元行钦显然没有做足功课,对李嗣源所知甚少。

太原诸将,其实各有特长。以剑术论,似乎李存审专攻此术。以槊论,李存孝当排第一。以铁枪论,现在旁边站着的这位高行周家传高家枪法,虽然名头没有梁朝王铁枪的响亮,应该也有其过人之处。以铁挝论,周德威的背后一挝不讲规则不讲章法不讲道义往往出奇制胜,一招奏效。而以箭术论,老大李克用因为一目微眇,天然一副瞄准的样子,自然箭术超然众从之上。

李克用之下,排第二名的可能要数李嗣源。

史记:仰射飞鸟,控弦必中。

控弦必中对上了骑射绝众,这是两位神箭手之间的对决。

其实单论射术,只怕难分高低,但在沙场之上,绝不是技术决定一切,在技术之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叫气场。

李横冲的气场就绝不是元行钦可比。

在被射中后,李嗣源连下场叫护士包扎都省了,抓住箭杆,用力一拔,鲜血从伤口处喷薄而出一朵血花。

拔出那根血箭后,李嗣源没有留作记念(李存审有收藏这类东西的爱好),直接引弓就送还给了元行钦。

要玩箭术,老爹就陪你练练。

两位神弓手拉开了距离,像两个西部牛仔,玩起了对射。他们一共交锋了八战,前七次打完收工后,元行钦都用自己的身体赚回了一支箭。

屡次输在箭术上,元将军不改战略,也算是锲而不舍的榜样。而综观其一生,我们就会发现,元将军确有脑袋一根筋的风范。

然,终于在第八次,元行钦回馈了李嗣源一箭,又射中了李嗣源的大腿,总算保住了一丝颜面。

但也就到此为止吧。大概元行钦也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自己身中七箭,竟然没有一箭命中要害。

就算是一个只识弯弓弹棉花的普通百姓来拉弓射七箭,也未必射得这么慈悲。唯一的答案正是因为李嗣源的箭术精湛,才避开了元行钦的要害。

李嗣源已经起了爱才之心。

第八次交锋结束之后,他给元行钦写了招降书。

彼此战将,不假言谕。事势可量,亟来相见,必保功名。

大家都是武将,说多了也没意思,现在这个形势,你赶快来见我,我必保你功名!李嗣源没有失望,没多久,他就在自己的营门口见到了将自己反绑的元行钦。

这对李嗣源来说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救了高行周,又七伤七纵降伏了元行钦,他成了这个世界最威武的人。

曾经有人说李嗣源打仗不要命,偏偏还有命,总是有原因的吧,比如他的保镖部队是不是很历害?

答案:正是!

现在李横冲的身边是左青龙(李从珂),右白虎(高行周),前朱雀(元行钦),后玄武(石敬塘),难怪人家成为白骨,他成为白头翁。

当然,这里面有个别的还没有正式出场,但总有一天会冒头的。而这个无敌之阵其实也没有维持多久。有一个人从他身边撬走了一个。

被撬走的是元行钦。

受降那天夜里,李嗣源大开火晚会,热烈庆祝元行钦归队。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嗣源喝红了脸,然后,他走到元行钦旁边,拍着他的背说:吾子壮士也!

身征百战的元行钦被人拍着肩膀称儿子。

算一下,这一年,李嗣源已经五十,而元行钦史书未记,但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时,已经是公元907年刘守光从边境回归幽州时。估计这会在三十以上。论年纪,倒也算正常。

说这句话,李嗣源百分百出自赞叹,来自欣赏。可尽管如此,也还是考虑一下人家接受不接受吧。

估计元行钦的心里不好受,平白无故,一个人要当他爹的。那时,他还以尴尬的笑容,李嗣源却还沉醉在新得悍子的喜悦当中。

可他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双方竟然站到了对立面,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李嗣源与元行钦相饮军营时,刘守光的皇帝生涯已经也就快到尽头了。

当日,皇帝刘仗以称帝的资源已经全部耗光,谋士们殉职的殉职,跳槽的跳槽,百姓们大多技术移民到契丹,大将不是成了俘虏就是成了叛徒。至于地盘,抬眼望天,比少年鲁迅的天空阔不了多少。

至于外援,刘守光也断了念望,去契丹的使者仿佛小母鸡入了狼窝,再没有音讯,据传言说,使者已经在契丹成家立室,在那里给人牧马。

山穷水尽疑无路,惟有一条不归路:投降。

可坑爹容易,称尚父容易,称帝也容易,但投降很难,有时候比投胎还难。

刘守光给城外的周德威送去了口信,书信,甚至还有手信(献绢千匹、银千两、锦百段)。强烈要求双方放下兵器,以和为贵。

刘守光有个光荣称号叫刘黑子,但也就在黑爹这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要论真正的黑脸黑腹黑胆黑嘴,他实在比不上周德威。

周德威是那种平时不说话,一说呃死人的类型。连顶头上司李存勖都被他顶得肺疼。

看到刘守光的告饶信后,周德威温柔一笑(幽州使者没看出来),说道:大燕皇帝连南郊祭天都没完成,怎么就像个姑娘一样求饶呢?(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雌伏如是邪!)

告诉你们大燕皇帝,一定要挺住,不许投降,等我把你们的城攻破再说。(予受命讨有罪者,结盟继好,非所闻也。)

完了,想投降都没门,听完使者的回报,刘守光眼前几乎一黑,就差当场昏倒在地上。

但刘守光是坚强的,还懂点人性弱点,他终于打动了周德威。

有一天,他在城外喊了一句话:周将军,您是三晋贤人,难道就不能放我一条生路?(周德威是三晋人)

他还给周德威写了保证书:等晋王一到,我就开城门投降!

最后,刘守光还将自己配有玉鞍的宝马送给了周大哥。

周德威是人,不是神,也不是铁板,对于好话还是很受用的,对于好马总是欣赏的。总算愿意就和平解放幽州谈一谈,当然,这个事情太重大,周德威做不了主。

他给领导李存勖打了报告。

很快,李存勖就来了。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