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5.

单廷珪因为身先士卒,跑得太前,被击落下马时,连给部下抢救的时间空间都没有。这证明,领导有时不要太超前,要注意配合整体的节奏与步伐。

很快,单将军被擒住,成为了晋军的门卫(置于军门)。他领来的一万精兵显然没有做好带头大哥被抓的应急方案。

只好拿出临时方案:跑路。三千人倒在逃亡的路上。

幽州大门洞开,刘守光在城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周德威的攻城(仅限于心理),但等了很久,连一个晋兵的影子都没看到。

刘守光以已推人,断定太原人肯定不会这么好说话,很快,担忧就得到了证实,周德威正在进攻他的属城。接下来的一年里,幽州管辖的城池一个个被晋军拔去,其中大部分相当不给力,晋军一到,稍作抵抗,就开城门迎接了解放军。

小刘同学,失道者寡助啊。

到了今天,你怎么跟在强制养老院的老刘汇报工作?

诚然,轻易放弃绝不是刘守光的作风,自己打不过,还可以请外援。

他给梁朝写过信,这会,朱温前辈已经入土为安,梁二代们正在搞内斗,家里的事都忙不开,实在没空理患难兄弟。

好在,刘守光没有在一颗树上吊死的执着,除了梁朝,他还找了一位热心大哥,这位大哥对中原争霸素来感兴趣,此人,契丹王阿保机。

狂妄的人总是天真的,刘守光竟然认为曾经坑过的的契丹人会来帮自己,人家契丹人虽然文化水平低,社会发展落后,但并不代表人家心眼也原始。

向契丹派出使者后,刘守光叫来了爱将元行钦,交给他一个接头的任务:领七千骑兵到山北(燕山以北)召募士兵,准备接应契丹同志。

元行钦一去不复返。他倒不是投奔契丹或者投降太原了,弃暗投明的另有其人。

在北山放马招兵的元行钦接到了一个紧急情报:驻守在武州的高家兄弟叛变投敌了。

公元913年春某夜武州(河北宣化)

城内,是高家兄弟,自从当年高家三杰被刘仁恭陷杀之后,高家留下两个兄弟,大哥高行珪,小弟高行周。

而城外,是元行钦的骑兵团,

这一天的夜晚,武州城刚从一场激烈的城池攻防战中平静下来,疲惫的军人不敢休息,而城外的军队也没有任何放松的意思,叮哨的死守着城门。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城的黑暗角落里,上面放下一根绳索,有一个矫健的身影从上顺绳而下。从城上下来后,这个身影伏着身子穿过了敌人的包围圈,迅速向外跑去。

天将亮时,此人到达了目地的,晋营。

这里是晋将李嗣源的大营。李嗣源正在这一带为周老大清扫外围。

来人找到李嗣源,汇报了武州被围的情况,说出了他的请求。

吾愿为质,请发兵相救。

此人,正是高家老二高行周。这一天,武州已经被元行钦围攻了一个多月。城内粮食已经吃完。

对了高行周的请求,李嗣源不可能不管,就在前段时间,他刚接受了高家兄弟的投诚,现在已经是自己人。

李嗣源率兵出营,他马上就要见到那个让他欢喜让他忧的人。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元行钦。

元行钦是一个忠诚的人,他本来是接应员,弼马温,招生办主任。也没有接到进攻武州的命令,可在听到高家兄弟投靠晋营后,仍然领着兵马来夺城。

只差一点,他就能将城夺回来。

等李嗣源的部队一到,元行钦算了一下实力对比,实在是打不过,于是,他下了撤退的命令。

只是要往那撤?大燕国境内,除了大本营幽州外,几乎全挂着晋旗,而且李嗣源还有点不依不饶的意思。

追踪着元行钦的脚印,李嗣源一直追到了广边军(河北赤城县),再逃,就得跑到契丹的地盘了。

元行钦不愿背井离乡,他聚集众将,回马面敌。

无路可退,唯背水一战!

从人数上,元行钦明显处于劣势,但据说对方也不愿人多欺欠人少,李嗣源那边传过话来。

今日之事,何劳士众,与君抗衡以决胜负。

要单挑!甚好,打成一团像群殴,观赏性实在不高,放出这个话,要求为大家奉献单打独斗的是高家兄弟,出战的是高行周。

可当高行周挥舞铁枪拍马而出,要将高家枪法发挥光大时,却突然发生了一点小意外,差点醉卧沙场成一笑。

马蹶了。

可能高同学在新领导面前立功急切,杀出阵时,跑快了一点,马又不配合,猛的一蹶。高行周几乎当场就摔倒在地。

根据短板理论来推测骑将的能力,决定胜负的不仅是上面的人,还有胯下的马,这个道理朱友宁深有休会。

高行周努力控制战马,以免摔倒,可元行钦却没有公平竞赛的心情,一见对方露出破绽,拍马就上。高行周要是现在就死了,以后谁来娶赵太祖那位彪悍的妹妹?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老同志。

第一个冲出来的不是高行周的老哥高行硅,竟然是李嗣源,话说这一年,李嗣源的年纪已经不轻。

李嗣源急冲过来,替下了高行周。正迎面碰上元行钦,李嗣源挥手就给来捡便宜的人一铁挝。

说好是单挑,又跑出一个老同志,这让元从钦情何以堪。元行钦一个不备,差点中了李嗣源的铁挝。

那一击将元行钦吓的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位中老年如此之猛,电闪之间,他很快做出了一个判断,此人霸气外露,近身搏斗胜算不大。

于是,元行钦拍马就走,拉开距离,然后回弓一射。

箭出,命中目标,箭头射穿李嗣源的大腿,直钉入马鞍之中。

初战告捷,更坚定了元行钦的战术:扬长避短,以远攻定胜负。

元行钦是有这个底气的,史记其人:骑射绝众。可能骑箭术是其特长,但很快,他就会连哭都哭不出来。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