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80.

关于梁朝接班人,朱三只要做一道选择题,这个题还不难,因为朱三同志虽然床耕不辍,但明显只重视开花不求结果,产出远远小于投入,在一夫多妻的古代,儿子数竟然没有达到两位数(在户口本上登记注册的),相比康熙们,简直可以给他评个计划生育标兵。

于是,选项不多。大概可以列个四选一。

A。朱友裕B。朱友伦C。朱友珪D。朱友贞

做选择题的不二法门叫排除法。

答案A已经可以悲伤的去掉,善战而且震惊过李克用的长子朱友裕已经病死。

答案B的朱友伦虽然是朱温的侄子,但考虑到其父亲朱存同志已经去世多年,朱温也算是他的父亲了,而且这位颇受朱温器重,被称为朱家千里马。据说朱友伦熟读伦语,要是梁朝大业交到他手上,倒可以看看《伦语》大战《春秋》。只可惜,他跟朱友裕一样,英年早逝,当年长安的一场马球赛就要了朱家千里马的性命。

答案C朱友珪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提起他的小名遥喜,大家就知道了。据说这位朱友珪除了不能吃苦外,其它一切很像朱温。他的出身不太好(娘亲是位失足妇女),但在朱三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长。

答案D朱友贞。这位兄弟大家更不熟了,但他的娘正是梁朝之母张小姐。于是,他就有一大竞争优势:嫡子。说来自张小姐死后,朱温虽然像脱缰的种马,夜夜新郎,但在报户口时,在配偶一栏仍旧老老实实填写张小姐(无继室),他也算得上一个另类的的痴情种了。但显然朱三没有把对张小姐的爱移值到朱友贞同学的身上,迁都洛阳以后,将朱友贞丢在东都(汴州)不管不问,而且职位还只是东都马军司令(东都马步都指挥使)。据说原因是朱友贞太随母亲,一点也没有学会父亲的凶狠与狡猾。

看完这四个答案,正应了那一句,不该死的全死了,该死的都活蹦乱跳。面对如此质劣量少的接班人队伍,朱三昏过去之后竟然还能醒过来,实在也算得上是一位朱坚强。

但好歹还有得选,朱三哥,打起精神,做好人生当中最后的这道选择题吧。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亚洲销售女神徐鹤宁语

是立嫡还是立长?

朱三似乎做好了决定。

某夜,朱三叫来了一位美艳的少丨妇丨,说出了他心中的那个答案。

你去东都把朱友文叫过来。

答案竟然是朱友文,竟然是不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的朱友文。

不在备选范围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想要的东西---小马连环语

这位幸运被朱三选中的接班人之所以没有被我列在答案列表里,是因为他不是朱三的亲生儿子。朱友文,原姓康名勤。小时候因为聪明伶俐被朱三收为义子。

留着亲生儿子不传,却要传给干儿子。这算怎么回事?就是官司打到联合国,朱友珪们都有信心胜诉。

朱三同志的神经是那根线搭错了?

据史书记载,朱友文能成功被钦定为接班人,全是因为他的老婆漂亮。

残唐五代年间,枭雄班各位大哥有个共同的爱好:收义子,这里面王建最多,李克用质量最高,李茂贞最不厚道,朱三的用途可能最奇特。

朱三的干儿子不光用来冲锋陷阵,等干儿子们上前线出差后,他就将义儿媳们宣进宫,美其名:家庭聚会。实质上是进行非法淫秽活动。

又据说那些义子们并不反对,也并不为耻,反而奉行妻子入宫,全家光荣的信条。这些男人一不是太监,二不是有什么障碍,三也是有些自尊的,他们愿意顶着绿帽,原因只有一个:利益。

谁的老婆表现得好,在提干,福利,年终分红等各方面将享受优惠政策,而更据说朱三还准备将皇位传给那位同床义子。

朱友文的老婆就是上面那位美艳的少丨妇丨,王氏,很漂亮,在诸位儿媳当中表现最好。

于是,朱三爱乌及屋,要把帝位传给朱友文。

这是史书的记载,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理由,我们只见过喜欢孙子而传位给其父的,比如康熙因为好贤孙乾隆而传位给雍正,这个大概叫隔代相传,没听过朱温这种隔床相传的。

况且,朱温绝不是一个色令智昏的人物。

论爱,朱温对张小姐爱之深,却没有选择朱友贞。

论性,朱温的后宫有两位绝色美人,甚得宠爱,可她们的岗位职称一个是昭仪,一个是昭容。

后宫队伍是一后四夫人九嫔。

皇后不用说,张小姐已经不在了,却占着这个名额数百年不动摇(梁朝唯一的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全数空缺。

昭仪与昭容是九嫔队伍里的。

以科举相比,皇后是状元,四夫人们是二甲赐进士出身,九嫔大概就相当于三甲同进士出身。当然这样可能还不好理解,那通俗点讲,皇后如果是八级焊工的话,四夫人是七级,九嫔就是六级。

朱三同志很喜欢这两位小老婆,却连贤妃这样的七级焊工职称也不愿给一个,他怎么可能因为仅仅喜欢一个女人,而把自己的帝位传给她的老公?

原因只能有一个,这个朱友文确是一个合适的接班人选。

朱友文虽然是义子,但工作积极肯干,一直担任东都留守,而且还兼着一个重要的工作:后勤部长(建昌院使),主管着梁朝财政工作。而且还能领兵作战。

亲生的不争气,只好传给义子,至少还有希望保住家业。

而史书将朱三与儿媳的事情与传位联系起来,也不能怪别人,实在扒灰这件事太上不了台面,就连赖大那样的白丁也要开骂,何况后面修史的那些儒家学者。

王氏接过朱三的命令,起程奔赴东都,准备叫老公过来接班。就在王氏步出宫门不久后,另一个少丨妇丨形色慌张的离开了皇宫,匆匆忙忙的回到家后,她找到了自己的丈夫。

老公,皇上都把传国宝玺拿给王氏送往东都了。

我们死定了。(吾属死无日矣)

事实证明,王氏漂亮,善解人意,为家庭奉献自我。但绝不是一个搞政治的人,她只是一个有着不俗外貌的妇人,仅此而已。

没等她收拾行李到东都接老公,朱三夜半传位的消息就传遍了皇宫内外,而且经过三姑六婆的口耳相传,让朱友文进京的消息已经变成朱三已经把传国宝玺都交给了王氏。(八卦害死人啊)

这里面不排除王氏跟姐妹们炫耀,主动给后宫周刊报的料。

皇位传承这种事越隐蔽越好,更何况后宫可不是只有她一个儿媳妇在参加朱三的家庭聚会。

朱友珪的老婆张氏也在。

平时大家可能是姐妹,但牵扯到老公前途这事,闺蜜感情还是放一边吧,张氏听闻消息,连忙回家向老公报答了这个噩号。(可能比公公死了还要伤心)

据说这些天,朱友珪一直心神不宁,前些天,这位遥喜哥不知道什么事情惹得朱三大怒,被抓去执行了家法:抽鞭子。帝位传承的关键时刻,还要被抽,真是疼在肉身,痛在内心。

联系到这次传位事件,朱友珪知道自己的前途不妙。

在帝位的争夺上,只有一位胜利者,而胜利者从不会吝啬他的残忍。亲兄弟上台了还会搞清理工作,何况是异姓兄弟。

可当老婆让他赶快想办法时,遥喜同学摇了摇头,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排除万情。想当年,他也是朱三疼爱的幼子,曾经在朱三的膝头玩戏,虽然长大后,一天天不受待见,但血管里流的总是同一种血。

再等等看吧。朱友珪叹了口气。可没过多久,他就等到了让他下定决心的东西。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