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72.

那日,孙鹤神秘的跟刘守光说了那个等字,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不用像孙猴子等五百年,也不用像牛顿等的苹果都谢掉。机会就来了。

接到镇州的求救信后,孙鹤正在办公室里办公。看完信,孙鹤跳下坐床,兴奋的冲出门。

这是实现幽州称霸天下最好的时机,他的一生都在等这样的机会,正所谓等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跑到刘守光的家,王府的守门人告诉他,刘老板不在,到外面打猎去了。

孙鹤等不到老板打猎把营归,转身奔到马房,牵了一匹马骑上直接向郊外跑去。孙鹤同志是个精明的人,知道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霸业。

在猎场,气喘吁吁的孙鹤找到了刘守光。孙鹤眉飞色舞的向老板报告了最新消息,然后建议出兵援助,而且要马上。因为好的机会从来不会只为一个人准备,太原人肯定也在等待着这个机会。

大王(刘守光封燕王),只要我们帮助王镕击退朱温,则河朔镇定都会拜倒在我们的大王旗之下(则镇、定皆敛衽而朝燕矣)。

我们的霸业终于可以开始了。

说完,孙鹤双脸嘲红,心驰神迷,他已经可以预见在他的帮助,刘守光横扫河朔,王镕俯身称臣,朱温望风而遁。而自己终于成为了汉之张良,蜀之孔明。

我们为什么要帮他?

刘守光冷冷说道,他实在不明白孙鹤瞎激动啥。

他们要打,让他们打去好了,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我们再一起收拾不是更省时。

刘守光用一个常用语表明了幽州的策略:坐承其利。这个词有很多近义语,比如,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

孙鹤的对策可以叫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刘守光同志的叫静观其变坐捡其利。论谁的对策高明,也许还得让事实说话,但论谁的话算数,当然是领导的话管用。

孙鹤同志被一阵抢白淋得全身冰凉,再要争辩,领导不给机会了。刘守光挥一挥马鞭,将所有希望带走,唯留给孙同志一阵乱尘。据说是追逐一只偶现身影的鹿去了

吃了点灰,回了回神,望了望老板潇洒的背影,孙鹤调转马头默默离去,他现在才知道,对方不是刘邦,自己是张良加萧何也是白搭,对方不是刘备,自己是孔明庞统合体也未必能安天下。

孙鹤的心已经受伤。

不管了,爱咋咋地。

其实不只刘守光准备看热闹,太原人也不想管镇州这趟浑水。

镇州的使者来到太原后,还看到了老邻居定州来的使者,定州的王处直显然要老到一点,不等朱三的兵马攻到他城下,就已经派兵到太原求救来了。

太原人对定州来的说道:你们是太原人民的老朋友了,有事,我们一定帮忙。但镇州嘛,我们还真不想管。

不能怪太原见死不救,要怪只能怪王镕太善变,这么多年来,小王同学见谁历害就给谁交保护费,这样的小弟,任何一个老大都不会欢迎。

而且太原人还怕王镕是诈降。

这些天,朱温同志为了下好河朔这盘大棋,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数路大军出动,都是打着攻打潞州的旗号。

王镕突然来求救,说不定是玩苦肉计,吸引太原分兵。

他们是亲家,关系又久远,这肯定是忽悠我们的!

我们不上这个当!

很多年以后,毛泽东同志评定梁晋争霸,他老人家认为太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有三个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李存勖的断。

从错综复杂的关系里抓住最主要的,从扑朔迷离的现象里抓住最本质的,是为断。断,正是一个合格领袖所必备的要素。

李存勖没见过王镕,但他十分清楚王镕同学的个性,怕死(谁也怕),贪生(谁不贪),厌战(爱好和平)。这样的人其最大的理想不过是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说到玩诈降,王镕有这个能力,却没有这个想法。

不用再怀疑,不能再迟疑,为了这一天,我们等待已久。再不出兵,黄花菜也要凉了。

太原的军将们说慎重为上,李存勖说要大胆进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家里面归根到底要听老婆的。在单位归根到底要听领导的。

周德威同志再一次被授以重任,没多久,大军抵达赵州(河北赵县)。在这里,他将遇到一个全新的对手。

这个对手跟他有一点相通:都喜欢以逸待劳。

二年以前,有一个人风尘仆仆的来到汴州,递上原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后,他很快得到了梁朝大老板朱温的亲切接见。

这个人正是王虎降将中最后归位的王茂章。

虽然朱三同志没有像曹操赤脚迎许攸那样兴奋,但对这位大将也是期待已久。

当年青州征王师范一战,此人临阵席地痛饮,那份从容已经深深印在朱三那颗爱才的心里。

我要是手下有这样的人才,何愁天下不得?朱三曾叹道。

上天对朱三实在不薄,当年他提着喂猪的木桶,呆呆的望着张小姐,说了一句癞蛤蟆想吃天娥肉的话,想不到多年以后,上天就把张小姐送到了他的跟前。

现在老天又将王茂章送到了洛阳。

为了避朱三曾祖的名讳,王茂章改名为王景仁。同样,为了表示对朱温祖宗八代的尊敬,我们也改称他为王景仁。

朱三手下虽然能人众多,但地盘大了,也会闹人才荒。那时,刘鄩要在长安防备李茂贞,康怀贞守华州,牛存节在守卫同州。这么多人扎堆在关中这一块,那是因为刘知俊同志始终是个威胁。而杨师厚驻陕州,要防备着太原人南下。

这里提一下,猛将一枚的张归霸在二年前已经去世,其弟张归厚同志年纪也大了,丈八长矛提不提得动不说,能在没有旁人的帮助下把裤头提上就算不错了。

朱总的人才链快要断裂。到了这时,他有没有想起朱珍、氏叔琮、王重师,甚至在凤翔过得并不如意的刘知俊以及退体在家的葛从周?

高级人才的紧缺是每一个快速增长企业的心头病,老板们的应对之一是挖墙角,朱三也干这个,而且干得理直气壮。

王景仁就是他挖来的高级人才,准确的说是半骗半抢来的。被打劫的是钱镠。

钱镠,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创办者。大本营在杭州。也算一位猛人,地少兵少,却保住了一块基地五十年不动摇,而且还雄心万丈,要吞并淮南。

淮南可不是好惹的,从高骈从杨行密再到现在的徐温,是一个比一个历害。但好在钱镠认了朱温做大哥。

朱温是位好大哥,为了帮助钱镠,特地去了一封信:听说淮南大将王景仁逃到你那里去了,你赶紧让他来我这里来,我们好商量进攻淮南的大计。

于是,王景仁乔装打扮,穿越火线,到达汴州,饭都没吃,脸都没洗,急匆匆的要求见大领导。

见到朱总后,王景仁递上地图以及攻淮南的详细计划,认真解说一番。

如此这般,淮南不足畏也。

可到了这时,朱总露出了其流氓本质。

朱温将那些文件放到一边,笑了笑,说道:这些不着急,等我把太原消灭了,就把精兵全部借给你去对付淮南。

钱镠啊钱镠,你把王景仁送到朱温这里,不跟把唐僧送到黑风洞,把嫦娥送到高家庄一样一样么。

王景仁从此入了梁朝编制。他倒没有意见,在那里上班不重要,做出成绩才是重要的。可他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年。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