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70.

决定他们各奔前程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坚持了一百多天以后,吕兖向刘延祚报告:我们守不住了。

吕兖已经尽力,为了守住沧州,他做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一些绝不该做的事情。

沧州那块地方不是产粮区,在被刘守光围起来后,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但一些人有饭吃,军营里请来了一些瘦弱无力的居民,请他们吃酒曲麦粉。这么做不是为了军民共建。而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宰杀务。

吃完东西后,这些人就会被送进大锅,成为军人的晚餐。

这个事情正是吕兖安排的。

无论是出于忠诚,还是出于意气,甚至是为了正义。将无辜的百姓当做军粮都是不可原谅的,而吕兖很快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城门打开之后,吕兖全族被带到菜市场。这里面还有小孩,妇女,老人。

在所有的人跪成一排后,有一个突然跑到监斩官面前,说道:大小,里面有个是我的弟弟,不是吕家的人。可不能随便杀啊。

说着,这人指着一位十多岁的少年。

这个人叫赵玉。他本不该来,吕家满门抄斩,旁人与吕兖划清关系都来不及,何况赵玉还真和吕家有点关系,他是吕家的门客,要是搞点打击扩大化,他赵玉也应该跪在那一排里。

可赵玉来了,他去而复返,却不是真为了自己的弟弟。

这位赵玉将要演绎一段五代的赵氏孤儿,因为他指的这位少年并不是他的弟弟,而是如假包换的吕家族人,还是直系亲属。

少年正是吕兖的儿子:吕琦。

奇怪的是,监斩官因技术原因不能验DNA就算了,连滴血认亲这样方便操作的民间检验法都省了,直接点点头,将吕琦从刑场上放了下来。

更奇怪的是,旁边的百姓有不少认识这位少年,在这时,却集体保持了沉默。他们恨吕兖,却没有以凶残对凶残。

赵玉领着吕琦径直出城,西逃而去,走了三十里地后,吕琦突然停了下来。

快走啊,要是他们发现了就来不及了。赵玉回头急道。

吕琦苦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脚,因为在狱中受到了一些特殊照顾,腿上有伤。

赵玉跑过来,一把背起吕琦继续前行,据说一背就跑了一百多里,赵玉同志可能是千里马变的。

从此,西云的路上多了两名衣衫褴褛,神色紧张,面容憔悴的乞丐,他们甚至还变换了名字。

坚持下去吧,活着到达刘守光找不到的地方。

经过无数个痛苦恐惧的逃亡日,他们终于脱离了刘守光的势力范围,进入了山西境内,然后找了一个地方隐居了起来。

赵玉,人称义士,他的所为当得起这个称赞。

吕兖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但吕琦是无辜的,而吕琦也终将证明自己对得起赵玉的冒死相救。

在山西隐居后,活下来的吕琦没有被悲痛压倒,一改以往的少爷习气(就是想当,物质上都不允许了),开始苦读经书,要从书籍中找到家族灭亡的原因。

学吧,这总是件好事,至才学点道理,不要像父亲那样钻入死角而祸及百姓。

数年以后,吕琦的名气开始在山西传开,被李存勖请过去当了文官,在仕途中渐居高位。据说吕琦的骨头跟他的父亲一样硬,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些仁慈。在主管刑事案件时救下不少无辜的人。

而吕琦对历史最大的贡献也许是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吕瑞。

吕瑞,人称大事不糊涂的北宋名相。到了那时,吕兖身上传下的偏执凶狠已经散去,取而代之是清正廉洁,温软大气。

读书,读好书,实在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气质与命运。

沧州城破,吕兖死了,不久以后,刘守文也死在了小黑屋,对好弟弟刘守光来说,他已经失去了价值,关着也是要浪费粮食、占用居住面积的。好在他的儿子刘延祚活了下来,另一位少年赵延寿也活了下来。但这两位也许并不值得活下来。

有一个人是值得活下来的,他是跟吕兖一起守城的孙鹤。

刘守光虽然狂妄,但也知道人才是宝贵的。何况刘守光还有一个梦想:称霸天下。

孙鹤信心满满甚至是庆幸加喜悦的到幽州上班去了,这么做不是因为没有了骨气,骨气还在,但孙鹤也是有梦想的。

他是一个谋士,谋士的天职就是帮人打倒别人。

跟吕兖在一起守沧州,是为了帮刘守文打倒刘守光,失败了没关系,刘守光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倾尽所学,学以致用,在现实中证明自己的所学,从学术上看,这些谋士,不过是一些社会学的实践家。

孙鹤同志相信,拥有幽沧两州的老板刘守光绝对有机会在眼下这场群雄争霸中笑到最后,只是他绝没想到,最有信心的人不是他本人,而是刘守光。

有一次,孙鹤被刘守光叫去开会,到了会议室后,老板迟迟没出来,正当大家左右顾盼,以为老板耍大牌时,刘守光出来了。

一出来,把在座的各位吓了一跳。

刘守光换了一身光鲜的衣服,衣服是大紫袍,上面有龙的那种。刘守光不是想扮紫衫龙王,也不是来请各位来观摩他的910年秋冬服装发布会。

出来之后,刘守光走了两步,倒有些猫步的样子,还转了二圈。

诸位请看,我这身衣服还合体不?(其实原话是这样的:当今海内四分五裂,吾欲南面以朝天下)

刘守光要趁乱当皇帝!

有志向,而且远大,作为军事暴发户的刘守光志向也是暴炸式的。

刘守光望着一干手下,一脸诚恳的征求意见:你们看可行不可行。(诸君以为何如?)

万万不可!

刘守光话音刚落,有一人起立大声喊道。此人正是孙鹤。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能够从混乱的局面当中找到最主要的东西,然后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当年在乡下种地的诸葛亮跟蔬菜有机肥打交道之余还能洞察局势,找到三分天下的奇思妙想。

孙鹤也是具有这种才能的人。

孙鹤否定了刘守光的称帝妄想。他分析道:我们西边有太原,北边有契丹,这些人无时不想找我们的麻烦(乘时观衅),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抢我们的地盘,我们就算地势险要,兵马众多,只怕也挡不住他们的群殴。

孙鹤说的很正确,契丹人做梦都想抢他们的幽州,而幽州的名字已经刻在一把箭上供奉在太原的祖庙里,等着离弦的那一刻。

当然,指出问题并不算一流的高手,孙鹤说这个话时,刘守光的脸色很不好看,好不容易穿身新衣服出来,却被人指责不合身。

但孙鹤告诉他:要想当皇帝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刘守光眼睛重新冒出了火花。

孙鹤正了正身体,大声说道:招聘贤才,爱护百姓,补充兵力,完善税赋。等我们做好这一些,我们的名声就会传遍天下,到时,只要时机成熟,诸侯自然推举我们当老大。

做好这一切,我们只要等待一个好的机会。

前面那些道理,估计从刘守光的右耳进去,连大脑都没过,直接到此一游,左耳游完就走。但后面那句他倒是留了点神。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