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59.

翻看史书,有一个困惑是跟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样的:论武功,俗世中不知谁最高。

有人说,在朱三手下,李思安的单打独斗能力最强,抓敌人像老鹰抓小鸡,可又有人证明,有位叫王彦章的铁枪在手,所向无敌。还有人说,王重师老将军的功夫高啊,特别是长剑与铁槊上的功夫,估计没有人能超过他,而还有人说论长剑,只怕王重师也敌不过刘知俊,此人轮剑入阵,勇出诸将。

反正像金庸小说里王重阳、张三丰、风清扬,乔峰等等谁人功夫最高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村里卖凉粉的都能说出其独特见解来。

而如果比谁帅,可能谁也比不过刘知俊,史书四字概之:姿貌雄杰。当年,刘知俊从时溥处投诚过来,立马就当上了开道使,这个相当于仪仗队的队长,不帅,岂不破坏汴州的企业形象?

这样的武貌双全,可能也就在淮南打工人称五代吕布的朱谨可以与之一拼。

当然,长得帅是没用的,又不能挡箭,也不能格枪,而做为一名领军人物,武功高低也不是最主要的,人称天下第一神勇的项羽还说十人敌不足学,当学万人敌。孙膑双腿残疾,出征时坐在车里,可他像四大名捕里的无情一样让人胆寒,而一代军事领袖毛泽东更是连枪都不摸。

陈老师用照相机说话,科学用实验说话,领导用鸡的屁说话。将军当然要用战功说话,而战功,刘知俊也有,这些年,他坐镇同州,力敌长安以西的一干军阀,屡战屡胜。

这样的好同志,放到西边对付李茂贞们实在有点大材小用,是时候请出来,送到最艰苦的战场上独挡一面了。

朱三也是这样想的。

在潞州夹寨大败的一年多以后,朱三决定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收复潞州,攻克太原。

而就在朱三的命令发出不久后,太原的李存勖也接到了一封信,信里告诉这位太原新主人,只要出兵响应,兄弟我十天就可以收复洛阳汴州,拿下朱温。

夸这个海口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三将授以重任的刘知俊。

刘知俊跳槽了!

跟丁会不一样,丁会是爱唐朝惜李晔,刘知俊是为了自保,在收到朱三调动令的同时他还收到了一封家书,家书是在汴州当禁军将领的弟弟刘知浣写来的。

弟弟写道:你千万不要来,一来,朱三就要将你砍头。

刘知浣,朱三的亲军指挥使,在亲哥哥就要被提拔的关键时刻,他突然送来这么一封骇人听闻、坑哥前途的信,要么是吃错了药,要么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事实上,确是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关系到另两位朱三手下重量级人物。五代人物太多,这两位虽是重量级的,但惭愧,以前一直没安排出场。

那是公元九零九年的五月初五,朱三给驻守长安的王重师下了一个命令:卸任回洛阳,从新安排工作。

王重师,颍州长社人(今河南长葛县),一位元老级的人物。为朱三的大梁皇朝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颇受朱三器重。

至今军中还流传着王重师当年的英勇事迹。很多年以前,王重师跟着朱三攻打朱暄的濮州,猛攻之下,已经攻破一处城墙,可濮州守兵在缺口处堆上柴草,燃起大火,一时之间,火焰冲天,形成了一道火墙。这下,谁敢进。这边冲过去一只鸡,跑到那边就成火鸡,这边伸进去一条腿。到了那边就成。。。

那时,王重师同志刚刚负伤在野战医院治疗,听到消息后,一跃而起,取出毯子淋上水,蒙到头上,率领敢死队从火中冲了进去,成功拿下濮州。战斗结束后,王重师又添了八九处伤,最后由士兵背着回来,据说身上大面积烧伤。

朱三同志惊呼:濮州得不得倒不重要,差点让我失去重师啊!

王重师可称得上倾城之将。

而朱三安排接手王重师长安市长之位的人也是一位猛人,他叫刘捍,是一位客将,客将,拿枪的公关经理也。

朱三有许多客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敌人的思想工作,传达朱三的书信,这个工种很危险,要是碰到李嗣昭那样的,去了基本上就没想活着回来。

能活下来,还有名字的,那一般都是成功的业务人员。

这位刘捍倒没有什么上刀山下火海的英勇事迹,但人家有只身取人城的本事。

刘捍的业绩就很突出,当年,朱三平定河朔,他一个单骑入定州说服王处直,入镇州说服王镕。

论功劳,并不比王重师的差,用刘捍替王重师像是一个寻常的人事变动,可这里面,潜伏着隐患。

接到任命的刘捍上任了,到了长安的长乐驿后,他下马停留,跑到驿馆里一看,空空如也,连杯热茶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接风洗尘酒了。

当然,长乐驿离长安城还有数十里地呢,刘捍又不是朱三,王重师犯不着这么远来相迎。

在长乐驿稍作休息,刘捍同志继续前进,一路上,冷冷清清,一直到了长安城的东门,还没看到相迎的人群。

这新领导上任,旧领导竟然不组织人民群众列队欢迎,这也太说不过了吧,刘捍同志的脸已经有些发白了。

站在长安城门口,烈日将刘捍晒的满头大汗,而冷清的城门更像在嘲笑他。刘捍的无名的怒火已经升起:进去通报,让王重师出来。

这会,王重师正在长安城内休息呢,他早就收到了洛阳方面的信,知道最近刘捍要来接他的班。

来就来吧,对于中央来的刘捍,王重师没有半点隆重其事的意思,自己该吃吃,该睡睡,刘捍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交接工作,自己拍屁股腾位子就是。

有人通知:刘捍来了。

王重师穿好衣服,慢悠悠的前去见自己的继任者。

出来后,这位老将军大摇大摆,眼睛一翻:有失远迎,有失远迎,长安这点事就拜托兄弟。

这神情,不像是见继任者,倒像见自己的继承者。

说罢,王重师扬长而去,留下气得胡子直颤的刘捍。

王老将军血战无数,多少凶险的事情都经过了,但他不知道,最险恶的不是那次他冒着利矢穿过烈火冲进敌阵,而是这次官场上没有硝烟的较量。

死在战场,好歹能封个烈士。死在官场,说不定还得背个罪名。

而他这么不通人情倒是有原因的,他跟刘悍关系不好。为什么关系不好,史书没有记载。

也许过去了这么多年,朱三忘记了朱珍跟李唐宾是怎么内哄的,又把两位意见不合的人放到了一起。又或者朱三这样的安排是有目地滴,朱三同志当代人精,虽然年纪大了,常分不清儿媳和媳妇的区别,但手下那些恩怨应该瞒不过他。

朱三让刘捍接任王重师,就是要顺便探一探王重师有没有什么异动。

这些年,朱三对王老将军有些不满,原因很简单,王重师不按时交份子钱(纳贡)。

当然,长安被强拆,有钱人都随李晔被搬到洛阳了,而且这些年,长安已经成为前线,经常受到李茂贞的骚扰,能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不向中央伸手要救济款已经不错,但在朱三看来,王重师可能是地税国税一口吃了。

这正是朱三要将王重师调回来的两个原因中的一个,而朱三特意安排刘捍去,就是防止王重师军中老将,人面广,别人见了他都要卖他三分人情。有什么事情都打掩护,说好话。让刘悍去应该可以做到铁面无私。

可惜,朱三还是漏了一点,刘悍只能做到铁面无情,而做不到铁面无私。

望着王重师挑衅的背影,刘捍微笑一声,阴冷。

到了府衙后,刘捍立刻写了一封信交给随从,要他赶在王重师到洛阳之前送给朱三。他相信,这一封信送去,王重师必死无疑。

果然,等王重师回到洛阳,就接到了贬官外地的通知,正在家里收拾行李,朱三的毒酒送过来了。

在那封信里,刘捍给王重师安了一个必死之罪:暗通歧邠。

刘捍同志毕竟长年活动在玩阴第一线,知道朱三的底线:绝不允许背叛。

而王重师的死跟刘知俊的背叛有什么关系呢?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