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47.

有一支部队正在向幽州急奔而来,这支部队不是沧州出来的,也不是太原友军,而是幽州的边防部队,领军人正是那位被刘仁恭开除儿籍一脚踢到边关的刘守光。

到艰苦的环境锻炼总是有好处的,以前只会偷情的刘守光在边境每天面对的是漫天的黄沙,寒冷的北风,寂静的群山,凶狠的敌人。现在的他已经变了一个人,知道了战场的奥秘,通晓了人性的险恶,锻练了肌肉,磨练了心智,更重要的是他有了自己的部队。

在他的手下,有两个人最为有名,一个叫安小喜,此人脑筋灵活,诡计多端。另一个叫元行钦,以勇猛闻名。

刘守光领着胡马(契丹人送的)冲在了最前面,数年以前,他被父亲打了板子,像垃圾一样赶出了家门。这一次,他要用战功来洗涮自己的污点。

很快,刘守光的边兵突破了李思安的包围圈,进入到幽州城内,这一股新力军仿如雪中送炭,在最后一刻挽救了局面。幽州的军心安定下来,士气恢复后,他们奋勇击敌,守住了城池,到最后,他们甚至开始了反击。

李思安退走了,他又一次败在了计划外,在他的人生当中,这也许是最好的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总是浪费机会的人迟早会受到惩罚,留给他的机会不会太多。

出发之前,老板朱三交待他一定要拿下刘仁恭。就这个目标而言,李思安倒是完成了,在他撤退没多久,刘仁恭就被拿下了。

刘仁恭本准备在大安山做最后的防守,可突然听刘守光这个逆子竟然千里救难,回到幽州打跑了敌人,不禁喜出望外,果然血浓于水,上场还得父子兵啊。

刘仁恭要把儿子请上山,好好喝两杯,然后将儿子的户口重新迁进来.当年的逆子已经成为英雄,过去的不快是该忘记了。

快,叫吾儿上山,我要好好稿劳他。

其实,刘守光同学已经上山了。

有人来报,有一伙正在攻打山门,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击退来敌立了大功的刘守光。

刘守光不光是回来救父亲的,他走的路线叫攘内必先安外,打跑了李思安,转身就来跟父亲了断父子之情。

大安山虽然四面徒峭,但显然没起多大的作用,毕竟这是儿子打老子,大安山守兵有些放不开手脚,万一干掉了刘守光,刘仁恭又玩骨肉之情呢。

算了,你们家务事,我们不管,守兵们随便应付了二下,就放刘守光上了山。

推开山顶别墅的大门,刘守光执剑冲了进去。

父亲,你该退休了。

刘仁恭惊诧的望着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变了,瘦了,黑了,身上更多了一些阴狠。

望着儿子扭曲的脸,刘仁恭突然大笑。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呀,翻脸不认人,忘恩负义,像我,太像我了。

刘仁恭同志从此真的成了仙人,地仙,被关在地下室外的仙。

新一界的幽州节度使产生了,从李全忠,到李匡威,再到刘仁恭,再到现在刘守光,真可谓幽州代有人才出。

刘守光证明了青出于蓝果然胜于蓝,手段比父亲更凶猛,刘仁恭的老部下全被抓起来砍了头,当日打刘守光屁股的应该早就跑掉了,如果没跑,只能为他默哀,刘守光有很多酷刑对付他。

许多人开始逃出幽州城,他们拉着自己的亲兵奔往外地,没有太多的去处,有诗云:莫愁前路无敌人,天下谁人不恶幽。

幽州人平进树敌太多,危急时刻找个政治避难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他们只有选择太原,毕竟前一段时间刚讲和,也只有强者才能收容敌人。

在出奔的人当中,有一个叫王思同的,他是刘仁恭的外孙。这一年,他只有十六岁,可能怕舅舅突然发作,连他一起关了,就领着自己的二千兵马逃到了太原,很多年后,这位少年成为了独档一面的大将,亦打了不少胜仗,可在其最重要的一次出战中,却不幸败给了眼泪。

这些幽州的的逃兵补充了太原的兵力,眼下的太原正是用人之计,在夺走潞州城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准备迎接朱三的反扑。

太原城有五虎上将,而朱三的大将要更多一些,而且很多都是别人培养,他去招降。在其众多的降将当中,除去从草军挖过来的,有五位声望最盛,可以号称为五虎降将。

如果大家记性好,可以记得前面或一笔带过或隆重介绍的五个人。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第一位是从时溥手下投降过来的刘知俊,其人智勇双全,专业特长是使长剑,当年时溥的庙少容不下他,投到了朱三的帐下,一开始给朱三当过仪仗队的队长,在前面拿把长剑清理乱摆卖,驱赶三无人员,人称刘开道。

第二位是从朱暄的手下收过来的贺瑰,据说其人意志坚定,忠诚不二,当然,当年他在坟头上大叫不要杀我,我是贺瑰时,也是毅然决然断然的。

第三位是青州刘鄩,不用多做介绍,能让葛从周输得心服口服。抓了人家老娘,还要人家日后叫一声谢谢的,普天之下也就刘鄩一个人了。

第四位是让朱三吃过苦头的淮南大将王茂章,此人不厚道,别人打仗,他睡觉,别人睡觉时,他不让别人睡。

第五位是从朱瑾处投降过来的康怀贞,其人十分勇猛.。

当日朱三向中央打报告,说朱瑾朱暄兄弟挖他汴州的墙角,现在看来,他才是天字第一号墙下挖角手。

在数位投诚的大将当中,朱三看上了康怀贞,曾经亲如手足的骨灰级大将丁会投降了敌人,老同志靠不住了,只有把希望放到外来引进人员身上。

朱三相信康怀贞一定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这些年,康怀贞表现相当突出,屡战屡胜。

数年前,康怀贞跟着朱三去凤翔要人(李晔),凤翔大军屯兵陕西省武功县,康怀贞作为先锋,率先破敌。抓俘虏六千余人,夺马二千匹。由于康怀贞的动作太快,等朱三的中军赶到时,已经是第二天,康怀贞连战场都打扫完毕了。

朱三赞叹:此地名叫武功,今天首战告捷,真乃武功是也。

打到凤翔城下后,朱三的攻城策略由攻击心脏变成了围住一点,扫荡其余,康怀贞领着一支部队担当警戒部队。

那些日子,李茂贞经常出城偷袭,有一天的夜晚,数万大军杀出凤翔,直扑向康怀贞的军营。很不幸,康怀贞只有数千兵。

有小学水平的数学知识就应该知道,以二千打数万,除非是二千个奥特曼,不然,最明智的选择是放火敲锣打鼓,呼叫友军支援。

在听到敌军大举袭营时,康怀贞叫住了准备发信号的手下,他说:大晚上的,大家都在睡觉,不要惊动了友军。

当年我读中学时,学生好武斗不好文斗,只要有一个人在寝室前面叫阵,就会有人把全班的人叫醒起来应阵。

看来中学生跟沙场将军的差别实在太大。

那一夜,康怀贞领着二千兵独自应战,在黑暗中左右驰杀,也许是天太黑,歧兵也搞不清楚对方到底有多少人,不然,早就像包饺子一样把康怀贞们给包了,到了四鼓时,康怀贞们竟然还有活着的。

天将亮,歧兵们是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听不得打鸣声,退回了凤翔,要是晚一点,他们就会发现与他们激战了一夜的竟然只有区区二千人,他们还会发现,对方的大将就快倒下了。

康怀贞身中十余创,可他赁着独立自主,自立抗敌的精神,支撑到了太阳冲破天幕的那刻。

这样的有苦自己吃,有兵自己档的军事劳模,当然是主帅的不二人选。

公元907年的初夏,刚当上皇帝的朱三把康怀贞叫了过来,授以十万大军,临行前,还亲自摆出征酒。

朱三说:卿位居上将,勇冠三军,向来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我亦对得起你。

朱三的福利待遇当然很高,现在他是皇帝,封官是小意思,别墅般的安居房成套成套的,自留地早就备好了,比起在朱瑾手下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女怕嫁错行,男怕入错行,打工的自然要找个有前途的公司。

但待遇好也是要用劳动来换的,朱三话锋一转:当年韩信说汉王载我以车,衣我以衣,食我以食,食人之禄,死人之忧。

韩信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像丁会,我给他的待遇不可谓不高,可此人对跟我对着干,这一次,讨贼收城全靠你了。

我在这里置酒专候佳音。

喝完壮行酒,康怀贞领着大军出发了,老板的酒不是那么好喝的,退下时,康怀贞已经冒了一身大汗,领导说你行,你就一定得行,不行也得行,况且韩信打了胜仗还逃不过被杀的下场,要是自己打败了呢?

康怀贞同志,不成功你就等着自宫吧。

这一年的六月,康怀贞来到潞州城下。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恶战。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2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