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7.

唐朝完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长安皇宫的某个小房间里,经常可以看到有数人哭泣,他们是小太监。

他们也听到了风声,皇上准备要将他们全部杀掉。

本以为自残了身体,可以进宫混一口饭吃,谁能想到到头来,老板要诛尽他们。

前辈们做的孽,现在要他们一并承受,这公平吗?他们不是大太监,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只有喝着不知从那弄来的小酒,相拥着低声哭泣,惶恐的猜测自己能不能再见到第二天的阳光。

有时喝的微醉,他们也大着胆子小声咒骂着死敌崔四入,甚至是皇上李晔,甚至连所有的文官,他们都认为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其实李晔并没有下定决心尽诛太监。也不是所有的文官都有将他们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在接二连三的收到崔胤的要求后,李晔动摇了。

到底要不要对太监赶尽杀绝?李晔决定去问问一个人的意见。

这个人叫韩偓。

韩偓,长安人,在前年考中进士,得以挤身文官集团。他跟崔胤关系很深。私底下是崔胤的朋友,工作上是崔胤的助理,事业上是崔胤的盟友。

当初策划诛杀刘季述,韩偓是为数不多的参与人之一。

这两位曾经深夜密谈,冒着杀头的威胁策划了营救李晔、诛杀刘季述的行动。这样的共事经历无疑让他们成为了生死之交。如此,他该做为文官帮的护法,全心协助崔掌门对付阉党。

可这个人说不。

韩偓不是结党营私之人。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对他有一个评价:偓为学士时,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

一个人能被称为完人,实在是不简单。

他跟崔胤有着本质的不同。

崔掌门以身犯死地,策划诛杀刘季述,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韩偓慷慨赴会,参与其中,纯粹是为正义。

忠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君有难,国不安,邪当道,为臣者自当甘冒杀身之险而行之。

败,则舍生而取义。成,不居功邀利!

自从李晔出来后,韩偓因功升为翰林学士,获得了跟李晔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李晔非常赏识他,甚至把他当成了知已,数次要提他当宰相。

当宰相,那是一个文人从仕的最高理想,多少人为之奋斗一生都不可得,可在听到李晔的想法时,韩偓拒绝了。

据事后统计,李晔是历史上换宰相最勤的人,前后任命二十七位,连宰相这样权重的位置,李晔也如给小孩换尿布一样勤快,可见他不但是求贤若渴,而且是用贤若急,一人不灵,立马换将。

可李晔当皇帝的日子里,他最希望任命为相的韩偓却没有列名其中。

韩偓不求财,不恋权,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无求则正。他是行走在唐末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另类人物。

另类到他的战友崔胤都看不懂他。

当崔胤要引歧兵入京时,韩偓反对。

当崔胤要引汴兵入京时,韩偓反对。

当李晔来问韩偓要不要听崔胤之计尽诛太监时,韩偓想了想,然后回道:曾经有一个机会,我们可以诛杀太监。

什么机会?

当日击杀刘季述时,那时名正言顺。

现在不能吗?

今天如果再杀,则人人自危,只怕会让太监们坚定作乱的心。

韩偓又投了反对票。

这年头,刚投崔掌门的反对票,唱对台戏的已经不多,谁人不知这位崔掌门外表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但其实心狠手辣。对其它党派成员不消去说,就是对付自己的帮内人员也从不手软。

看看他清理门户的记录:

乾宁三年(896)九月,崔胤刚被贬了一次,当然小强崔是打不死的,他又重新回到长安。可回到长安一看,有人占了他的位置了。这个叫手脚快的人叫陆扆。崔胤羡慕嫉妒恨,过两天,告了个黑状,说他与李茂贞结党营私,将其贬职。

光化三年(901)六月,宰相王抟反对崔胤诛杀太监,被崔掌门参倒罢去宰相,贬放崖州,半路,毒杀于驿站。

光化三年(901)九月,只因太保、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的位置在自己之上,崔胤遂恶语相向,逼徐彦若自动请辞。

在通向权利的道理上,崔胤是遇佛杀佛,见神杀神,见同志灭同志,六亲不认,朋友情面全无。

做为与崔胤相交颇深的韩偓,他当然了解这些。可他忘与崔胤的私交,忘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忘了崔胤的手段,数次与崔胤相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个世界是只有一样东西能让我屈服,就是理。

后人总结,崔胤人称崔四入,韩偓亦可称为四入,只不过崔胤是宦海沉浮,四入相位。而韩偓是四入死地。

一个是舍身取利,一个是舍身取义。

触崔胤之锋,这只是第二次。

韩偓已经感觉到了太监们那股不寻常的动静,再不平息事端,长安又要生出大祸。只是这时,已经太迟了,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太监们的反击行动已经开始。

8.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八月长安宫门外

有一天,崔胤同志走在上班的路上,他很忙,身兼数职,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参谋部,决策部他俱有职责。算得上总理万机,帝国一针一线都要掌控.

对于崔胤来说,这不叫累,这叫累并快乐着。可今天有些麻烦,还没到中书省的办公室呢,在宫门外面,围了一大堆人。

这些人都是禁军大兵,他们聚在一起,似乎在等人。

等的就是崔胤,等看到崔相的官轿一到,立马围了上去,官兵们都是身强体壮,力气大,差点没把崔胤的奔驰也掀翻罗。

这种情况叫群体性突发事件。个别记性好的可能记得凤翔的李茂贞组织过这样的运动,当时游行的人民群众差点把宰相的裤头都扒了。

崔胤同志记性就不错,记得那样事。可他的脾气比较大,手一扒拉,出了轿子,吼道:你们想干嘛。

要是像上次那样是普通老百姓之类的闲杂人等估计得被崔掌门的狮子吼给吓昏,毕竟宰相还是有些官威的,普通百姓心里还是会发怵。可今天这些搞拦轿上丨访丨的人不是普通人,那是老兵油子,皇帝都敢拉下马,更何况一个宰相。

大兵对着嚷了起来,过了那么一会,崔掌门终于听明白了他们的诉求了:原来是抱怨冬天衣服发少了。

秋天了,叶儿黄了,风儿起了,冷空气南下了,衣服薄了,该添衣了。

崔胤望着这一群七大姑八大婆一般的大兵,他明白了,这是来找事的。

古人曾经云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崔胤瞅个空,丢下这般人,撒脚就跑,看来,崔掌门功夫虽不及岳不群掌门,但可能补了钙,腿脚尚算灵便。不一会,就逃进了宫内。

可事情不算完,崔胤刚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李晔的召唤。

指控崔胤减扣禁军冬衣的联名状已经递到了李晔的面前。在李晔打开这份越级上诉的状纸时,耳边已经听到外面的喧哗。

想来唐朝已经实施问责制,为了平息这场突发性军队事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崔胤被罢去了盐铁使的职务。

盐铁使是个肥差,相当于发改委与财政部的合体,没了这个职务,崔胤手中的资源大幅缩水。

这一起突发事件的幕后操纵者,用脚指手也能猜出来是大太监韩全诲。而挑动禁军游行只不过是韩全诲的第一步棋,接下来,他要请三个人喝酒。

三位客人是禁军三大巨头,人称三使相的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

人生在世,各有所求,李晔追求的是为帝的尊严,韩全诲追求的是生存,崔胤追求的是权力,韩偓追求的是正义,我追求的是安逸,领导追求的是GDP,中石化追求的是涨价。而禁军三巨头追求的似乎是金钱。前任反贪局长王仲先已经查出来了,这些军官们个个都有贪污的行迹。

只是这三位有区别,孙德昭同志可能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在接到韩全诲的请柬后,孙德昭没来。

项羽请吃饭是要人的命,宋江请吃饭是要拉人入伙,反贪局请吃饭是要双规你,网友请你吃饭是要网你。而太监请吃饭,那多半是好事。

太监们之所以一百多年来能够掌管禁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大方。太监们不需要花费金钱去包情人,娶姨太太,钱没地花。于是,没枪棒的大太监只好像不好枪棒的宋公明一样,把钱花在交朋友上。当然,王仲先这种把钱看得重的太监是个例外。

董彦弼、周承诲两位来了,除了东家韩全诲,还有一位做陪的,那是凤翔驻京办的主任,李茂贞的干儿子李继筠。

四个人刚够打一桌麻将。

到齐后,四人帮客套,然后喝酒,然后谈国事家事天下事。中心意思是东家韩全诲总结的,大概是:天下是皇上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合作,这个世界也可以是我们的。

四人一拍即合。

在这四人把酒言欢时,长安的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在这一夜之前,文帮与阉帮还算平分秋色,而这一刻,太监们重新找回他们的传统盟友时,就已经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在这一天以后,长安又属于太监们的。

崔胤很快就发现了不妙,平日里董彦弼、周承诲见到他,还要笑着脸打招呼,可现在把他当空气。

算起来,这两位也是崔掌门的盟友,曾经一同参加过救帝行动,可今天盟友转眼就被人家拉了过去。

怪不得杜十娘曾在船上曰,没有永远的相好,只有片刻的欢娱。麦斯顿曾在英国曰没有永远的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兵权,到财政权,到盟友,崔胤不知不觉就掉进了一个龙卷风里,这风要一件一件把他的身外之物全部剥离。

想当初,崔掌门是何等人物,四入已经成了传奇,更几乎以一已之力诛杀刘季述,救出李晔,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小心到这个地步,让对手一步步把自己逼到绝路?

这也许跟心态有关,以前的崔胤如在悬涯上与人格斗,是步步小心。到了今天,他位高权重,已经没有了当日的危机感。而他的对手恰相反,在死亡的威胁下,在不容走错一步的困境里激发出了惊人的潜能。

是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没过多久,长安局势的变化连李晔也察觉到了。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1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1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