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洛阳
朱三就在洛阳。这里近长安。
这一段时间,长安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托刘季述那道假诏书的福,朱温第一次发现,自己离最终的目录是如此之近。
倚天剑,终于轮到真正有能力驾驭的人去掌握了。
他的内应崔四入同志给他写了很多信,强烈要求他马上派兵进驻长安,控制京城。
再不来,胜利的果实就要被人摘走了。崔四入颇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架势。
朱三不急,葡萄摘早了会酸,柿子摘早了会涩,宁等三秋,不争一秒。在他的眼里,除了太原的李克用,有谁敢到长安抢他到手边的果实?
于是,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朱三会直冲长安时,他偏出师河中。
朱三把河中称为太原长蛇之腰。
欲将长缨缚苍龙,先将利刃断蛇腰。
这里要对朱三提出表扬,他玩了一个花活,没有直接攻向河中,反而挥军北止,占据了河中辖下的晋州(山西临汾),绛州(山西新绛),这两个地方正挡在太原与河中之间。
这一下,李克用也不敢出来救女婿了。现在的飞虎子正处在三面包围当中。网开的一面是风吹沙滚现荒凉的塞外。
没有了援兵的王珂只好给表哥送来了降书。
朱三很高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更可喜这位王珂竟还记得自己跟王重荣当年的关系。
他站起来,拍拍屁股,然后准备去见见这一位名义上的表弟,在去之前,他转了个圈。带了些纸钱,备了些猪啊牛啊羊啊的,然后去上坟。
坟是王重荣的坟。
坟头荒草戚,多少年过去了,朱温站在王老汉的坟前,仿佛做了一场梦。
二十年前,他还是草军的一员猛将,跟王重荣夹黄河对垒,互不服软。
二十年前,他被困同州,举城投降,那时,杨复光要取他性命,是面前与黄土同眠的人救了他一命。
二十年前,要不是王重荣为之请功,他那里混得到汴州那块地盘。
二十年前,朱三叫着王重荣舅舅,然后指着日月发誓:如我得志,只要姓王的我都会待奉。
王八你待奉不待奉啊。(提出这个,西川节度使王建喜出望外。)
据说那时,天地为之失色,日月为之遮辉,乾坤颠倒,山无棱,河倒流。万物吐了一地。
但朱三可能是认真的,虽然当年王重荣被田令孜攻击,朱三理都没理,虽然王重荣被手下干掉,朱三暗自冷笑。虽然王家兄弟内哄,朱三拍手叫好。
但眼下,朱三的感情可能是真的,因为在坟前,他哭了,哭得稀里哗啦,他亲爹朱五经死那会,他都没这么伤心过。
这一哭,未必感动天感动地,却把河中人感动完了。天下实力第一的人是个记恩念旧的人啊,这下好了,都是一家人还打什么,赶紧开城门大家聊家常吧。
王珂同学特别感动,听到消息后,冲动的要马上反绑了自己,然后牵一头羊出去投降。
可朱三婉言谢绝了。你既肯面缚归降,我也须降阶接待。他说:你这样做,日后我有何面目到黄泉见阿舅。
仁义大哥啊。
没多久,朱温抵达河中,王珂打开城门,半路相迎。两位表兄弟相逢一哭泯恩仇,王珂可能是喜极而泣。朱三,谁知道是为什么?反正这些年他的泪腺特别发达,眼睛一转,泪已充眼窝。在他面前,神马汤姆·汉克斯,梁朝伟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哭完了,聊够了,哥俩肩并着肩,马并着马,一起把城还。
半个月以后,王珂举族迁往汴州,又过了些日子,王珂接到了一个出差的任务,到长安汇报工作。
行至华州的一个驿站。刚住进店,就冲进来一群蒙面持刀的强人。
那年头,常见拦路打劫的,夜半撬门的,仙人跳的,飞马抢夺的。是谓强人林立。但这伙人不同。
他们配合默契,踢门,散开,已经堵住了所有的出门。目标明确,直扑王珂。下手极狠,招招都是往致命处招呼。
王珂是将二代,好坏也做过行军司马,手上会些三脚猫功夫,但完全不够应对二招。只一刻,就扑倒在地。
这些强人动作迅速,得手之后,瞬间散开,消失在初春的花雾里,仿佛从没来过,只剩下王珂倒在了血泊里。
王珂见王老汉去了.
这群人动机不明,一不像抢钱,二不像仇杀,倒有眼下流行的打错了之风范。
这伙人当然不是普通的流寇。
很多人推测是朱三杀的。朱三没有否认,亦没有承认。
不否认是因为枭雄立于世间,行凶仗恶,虽不光明,但亦磊落。不承认,讲究沉默是金,无人敢问,没有口供,能奈我何?
但他只说;乱世之中,当取丈夫之决,岂能妇人之仁。
他又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此时的朱三志得意满,笑得比曹操还贼。
太原
女婿王珂的死讯传到太原,李克用的心情不太好。他很喜欢王珂这位世交之子,不然当年也不会替他出头。更何况帮了忙,不收车马劳务费不说,还把女儿嫁了过去。
可如今,只能百姓恨铁不成钢,钢子恨子开快车。
让他去长安,谁让他开城门投降了。
没有了河中的屏障,李鸦儿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这一年以前,他经常去长安,打黄巢,光复长安,为王重荣出头,兵犯长安,以及群挑三剑客,兵驻渭桥。他在长安印下了自己的脚印,树下了自己的威名,取走了自己的荣誉。
可今天,祖国的心脏,天下的中心,长安,他再也去不成了。
到了此时,李克用有没有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冬天,他蹲在长安城外的渭河桥边,纠结着是进是退。那会,他咬咬牙,放弃了天下第一利器。
要是回到那天,他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吗?
曾经的他做过许多的错误的决定,比如去上源铎喝酒,比如收容刘仁恭,比如放过李茂贞。曾经的李鸦儿行事全凭满腔热血。
现在,他变了,在接到女婿的死讯后,他不但不怒,反而给汴州的死敌朱三去了和解信,我们已经说过,信是太原第一笔杆子李袭吉写的。
端的是一封情意绵绵无绝期,金戈之中存温柔,铁马踏处心肠碎的好书。
当摘录一二。
如起头:三弟清秀明德,当日一别,十余年也,只记当日醉酒,打了杯子,摔了盘子,耍起了剑戟。天意弄人,王母造银河。太行山长,黄河水阔,我们的欢娱不在,亡雁坠了,死鱼沉了,我们的正常往来中断已久。(一别清德,十有余年,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长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如结尾:贤人珍惜情投意合,义士却不愿意屈服于人。可我记着你的好,你的笑。所以甘愿表白。我的真心,我的热血,写在了这纸上,托这高高的风送给你。千言万语,道不尽,欲说还休。(昔贤贵于投分,义士难于屈雠,若非仰恋恩私,安可轻露肝膈,凄凄丹愫,炳炳血情,临纸向风,千万难述。)
李袭吉果世外高人,谈判的书,能写成谈恋爱的书。
当然,一切都是假的,如情书一样。
这只不是李克用的缓兵之计。
一直横冲直撞的老虎也开始学起狐狸的招数。
在弱肉强食的人间丛林里,这位受伤的老虎也明白了,他再也出不起昏招。
如果说以前的李克用虽勇猛无敌,兵多将广,实力最强,但他实非朱三之敌,今天的他,损兵折将,丢城失地,但终于可以与朱三一敌了。
不但李克用愿意和了,刚从少阳院放出来的李晔也出面了。这位大难不死的皇帝还记得维护宇宙和谐,天下太平,一听天下最强的两位要火拼了,怕龙战于野,天地玄黄,庙堂搅黄。连忙送来调解书。
面对皇帝的面子,以及对手的示弱,朱三是选择打呢,还是选择打呢?
朱温说,就我们自己的愿望说,我们连一天也不愿意打。但是如果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的话,我们是能够一直打到底的。什么时候不再打了?你们都趴下时,我们就可以放下武器了。
这个意思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