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昭宗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刘希贞与李振密谈的数天后。
长安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自从李晔贬杀两位枢密使后过去了三个月,李大帝并没有接着向其它太监下手,但阉帮们明白,这是迟早的事。
最近,他们就发现了一些新的苗头。
有两个人经常出入皇宫。
这两人是内医工车让,谢筠,是给李晔的太子看病的,可看病就看病吧,却进了宫后迟迟不出来。
太监们已经是惊弓之鸟,任何的不寻常都足以让他们提心吊胆。
于是,刘季述给李晔打了一个报告:宫中是严肃的地方,不可以随便进来人。
我们已经了解李晔这个人,为了实现兴国的目标,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平时接触的除了医生,还有道士,和尚,天文学家,杂技表演家等等三流九教人物,鸡鸣狗盗之流。
只要能富国家强君权的,不管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还是从行星运行轨迹还是先天八卦演算还是诵经念佛,他都愿意尝试。
估计这两位医生除了给太子看病之外,还顺便跨专业的给李晔出了点治国的方子。
那时,长安人都知道,李晔救贤若渴。
这两位没想到他们的这一爱国爱君邀功举动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在听到刘季述的报告后,李晔又展示他愤青的一面,这会的他,刚杀了两个枢密使,又存了些胆气,对着刘季述就吼:老子的皇宫,想让谁进就让谁进,你管得着吗。
紧接着,李晔赌气似的把这两位医生的名字写进了宫门的通行册里,从此,他们可以自由出入!
看来,皇上真要动手了,是不是找这两位医生研制什么金蚕蛊三尸脑神丹之类的生化武器对付我们太监?
刘季述的神经已经崩到了极点,就像一张拉紧的弦,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让弦去箭发。
果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十一月初五的早上,宫门并没有像平时一样打开。
刘季述早上去上班时,宫门紧闭着,文武百官都在宫门前等候了半天,按惯例,宫门应该在凌晨五点时打开,可一直等到八点多,门依旧关着。
里面一定出事了!
刘季述马上判断,不能等了,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天,决定我们阉帮数百人的生死。
刘季述回头,他已经决定要动手了,可动手之前,他要去跟一个人打声招呼。
那个人是崔胤。
世许是太监后天的身体残疾产生了下意识的自卑,他们就算手握兵权,可在决定发动宫廷政变时,觉得还是应该跟南衙的领头人支会一声。
刘季述在上早朝的人群中找到了崔胤。
崔相,宫里已经发生不测,我们做为内官,有责任去调查一下。
这会的崔胤心时也是心上八下,不知道李晔大帝在玩什么把戏,突然间就不开宫门。
可在刘季述对他打招呼,他看到那位太监眼中的狠毒。
如果不同意,自己很有可能命丧此地。
好,好。军使去看看。
崔胤的马上表态救了自己一命,也让刘季述产生了一种错觉。
这个宰相看来并不是什么难缠的人物。自己一喝,立马就软了。
刘季述转身,然后看了看他的同盟王仲先一眼。
同志哥,行动吧。
王仲先离开了人群,过了一会,他领回来了一千多禁兵。
这一千人直奔而来,二话不说,直接开砸,事实证明,他们不是乌合之众,突起之师。
为推翻一个不听话的皇帝时刻准备着。
这些工作流程他们估计有练过,长安皇宫的城门比今天的什么防盗门要坚固的多,可他们工具齐全,动作熟练,没过一会,门被砸开了。
刘季述扒开人群,冲进宫内,呼拉拉的直奔大殿。在半路,他们就碰到了自己的同志,一个太监。
刘季述一把抓住:到底出什么事了!
那位同志向帮主报告:皇上杀人了!
原来李晔同学昨天在宫城北面的打猎场打猎,回来后,摆宴喝酒,喝到情深醉酣处,可能想起自己堂堂大唐皇帝,竟受家奴的鸟气,一时怒起,抽剑斩了几个身边的太监和宫女。这会,李晔估计还在醒酒,忘了早朝这档子事。
当然,我们那会是封建制,不比你们社会主义国家,皇上杀个身边的服务人员,值当个什么?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奴乎?
刘季述听到这个后,一阵失望,接着,就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不是什么大事啊。怎么办?
往前冲,人家李晔犯的事又够不上被休的程度。
而退回去,自己已经领着禁兵冲进了皇宫,走上了不归路。
刘季述一咬牙,自己不愿死,就只好一条道走到黑。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可以变通的。皇上杀人法律拿他没办法,但可以用道义制服他。
刘季述马上为皇上杀人事件找到一个合适的注脚:皇上突然如此狂暴肯定是听了那两名巫医的唆使,是搞歪门邪道来祷福消灾。
更何况太监是太监他妈生的,宫女也是宫女她妈生的,赁啥说杀就杀?
想到这个主意后,刘季述转身,领着一千禁军往回走。
李晔,是一定要弄下来。但弄下来之前,他还得去跟一个人打个招呼。
这个人当然还是崔胤。
崔胤正跟一班文官在门口双手相搓,左右踱步,不知所措。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出他们手无寸铁的劣势来。
刘季述走到崔胤面前,把前面想好的东西说了一遍,然后断然决然以及毅然说道:主上干出这样的事情,那还有资格治理天下。废除昏君,拥立明君,是自古都有的事情。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大计,我们只好请太子监国!
众文官面面相觑。可看到后面那些大兵的刀,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据说崔胤同志第一个点的头。
这又给刘季述造成了一个假象,这个崔四入真的是一个好商量的人。
崔四入果然好商量。
接下来,崔同志帮助刘公公做了许多的工作。
文房四宝马上送了过来,现场就办起公,崔胤同志亲自提笔,写了一份请李晔退位,太子监国的请愿书。然后,崔胤提笔在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切,把文官们震惊了,自己的帮主这么快就投敌叛变了。
须知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燃。
既然崔相都签了,我们还挺着干啥,都签名吧。
一会,长安各界领导都在那份劝退书写出上了自己的大名。刘季述同志再一次领导了潮流。
走吧,休书得了,请那位李晔下来歇着吧。
拿着这份联名状,刘季述们再次入宫。
这一行人直扑李晔,他们口呼万岁,如风行电照,势不可挡。这行人里,赫然有汴州驻京办主任程岩。看来,程主任已经铁了心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前途与刘季述们捆在了一起。
一路上,他们手挥利刃,遇佛杀佛,见神杀神。
佛神是没有的,倒是杀了不少阉帮低层帮众与有同病之怜的宫女。
所谓帮派斗争,吃亏的人是没有帮派之分的。受伤的总是下层的人。
来到思政殿外,刘季述一摆手,大兵们等候在外,他跟王仲先领着十来个身强力壮的太监登上了乞巧楼。
李晔在上面。
今天早上起来,已经听报昨天发生的事情,他的心里已经感到有些不安,要登上高处看个清楚。
刘季述们冲进来了,后面是明晃晃的刀片子。
不妙!
李晔惊的从坐床上翻了下来,转身就走,可能昨天喝多了,现在还有些手脚无力,又可能刘季述与王仲先真练过一些阉门绝技,一个箭步上去,一左一右把李晔给挟持住了。
皇上,别跑了,坐下来,我们有事要奏。
这两位高人把李晔又按回到坐床上。
李晔的脸胀的通红,他的眼前又浮现出当日在骆谷被田令孜羞辱的情影。
那时,我只是王子,被太监欺欠,今天,我已经贵为天子,你们这帮太监竟敢如此!
按李晔同学的脾气,可能要发火了。可这时,他的老婆来了。
这位皇后姓何,四川人,有着所有中国妇女共有的特质: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