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虽然是个乱世,但攻人城池这种事,还是要讲些道理的。没缘无故的叫无名之师。想朱三这些年打秦宗权,时溥,朱暄兄弟都没费脑细胞找理由,而美国佬牛鼻子国家,打阿富汗,伊拉克也要举着反恐怖的大旗。
很不巧。朱三手上正有打镇州的理由。一挥手,数张信笺飞到了周式的面前。
你看,这就是你们王镕写给李嗣昭的信,你们不是要联手对付我吗?李嗣昭现在是在你们城内吧,赶紧叫他出来跟我决斗。
好个朱三,人家李嗣昭不是被你亲自赶回老家了么,怎么倒向镇州要起人来了。据说美国佬老是说拉灯哥在阿富汗,于是打阿富汗,没找到人,那可能在伊拉克吧,接着打伊拉克。还是没找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拉灯。
人家拉灯名字起得好,拉了灯,漆黑一片,去那找他!只苦了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兄弟。
周式有没有料到通晋信在朱温的手里?周式不是周易,当然不会事先料到,但我想他还是没慌。因为他给朱三讲了一个故事。
周式说:当年曹操大破袁绍,得到了不少魏国官吏与袁绍私通的信,曹操看都没看,直接烧掉,那才是英雄的气魄。
估计朱三此人颇以曹操为榜样,很可能还是一位曹粉(炒粉?)。行事思维都是曹操模式的,注意,唐未那会,曹操不像现在是奸人之相。在唐朝,曹操的形象很光辉,唐朝大爷李世民说曹操除了爱猜疑以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人了。(若无多疑猜人之性,几为完人也)。普通群众的评价也是七分功,三分过。据说近世也有一位,不多说了。
曹操被搞臭是在宋明之后的事了。
所以,在唐未那会,把你跟曹操相比,那是相当看得起了,不像现在,要是说某人像曹操,某人直接回敬:你才曹操,你全家都曹操。
朱老大,你看人家曹操直接烧掉,那会抓住人家小辫子不放。
听到这句,朱三的心里可能暗弦拔动,接下来,周式的话彻底的把他打动。
周式说:梁(汴州)难道只是想取一个镇州就算了吗。难道不是想在天下成就一番霸业吗?我听说成霸业的都是讲究的,只会追究道义上错误,而不是私下的。今天梁举兵无名,不过是借李嗣昭这个借口罢了。
话说到这里,朱三已经没有攻打镇州的心,而周式的任务还没有完,他不但要退兵,还要退得不卑不亢。
当日赵国使者蔺相如执和氏璧出使秦国。最后他名垂天下,不仅仅是因为他完璧归赵了,更因为在这件事中,他先是借璧有瑕,将主动权握在手里,又以与璧撞南柱的气势打压了秦王,然后又忽悠的秦王吃了五天素,寡了五天床,最后还一无所获。
而蔺相如昂首回国。
胜固要然要胜,但胜得狼狈委屈,非名士之风采。
周式最后说道:李嗣昭不在我们城内,我们镇州王氏已经传了五代,百年养士,镇州怎么会没有死士,何必需要李嗣昭来帮忙。
这句话绝不是虚有其表。论忠诚,镇州的军将以及百姓实属第一,李匡威当对此深有体会。
说完这句话,周式站立不动。话已至此,是打是和,悉听君便。
朱三大笑,然后起身,上前牵住了周式的衣服,说道:兄弟,别生气,刚才跟你开玩笑呢。(吾言戏耳)。
至此,谈判圆满结束,接下来,大家还认了亲戚,朱三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镕的儿子。(王镕绝对早婚,这一年,不过二十七,竟然儿子都娶老婆了。)
交待一下,周式用舌头拿下他的成名作之后,就如一首歌明星,再也没有看到过他。这其实是好事,估计大家也看出来了,在乱世里,经常露面的不是杀人,就是被杀。何况镇州的那些忠诚属下们后面的结果非常不好。
周式不见踪影,我们可以猜测他乱世隐逍遥游去了。牛人都是这种范。有诗为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要来找哥,哥只是传说.
而镇州最后给朱三出了一个主意:河朔还有定州,幽州,沧州跟太原勾搭,不如一并收服。
镇州果然不缺人才,这种要沉沦就一起沉沦的技也使得出来。当然,这正是朱三要干的。
朱温要清场河朔。
打完收工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汴兵再度北攻幽州,连下二十城,据说北方的雨一直在下,攻到幽州附近,道路泥泞又无法前行。
但已经够了,幽州的刘仁恭已经彻底被打趴下了。在后面的日子里,刘仁恭也就关起门来过过偏安一偶的日子了。
汴兵转攻定州,那是太原的传统盟友,铁杆小弟,裙带亲戚。
汴兵碰到了顽强的抵抗。
十月二十八日,在河北沙河县,汴军碰到了倾巢而出的定兵。镇州人胆大,也就据城而守,而定州竟然主动出击,据说是当年王处存以五千兵用喜羊羊计退走幽镇联兵的英雄往事鼓舞了他们。
但事实证明,成功不是随便就能复制的。他们更忘了,当年能击退幽镇联兵,是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李克用。
这会的李克用在干吗?为什么不救一下河朔地界上最忠诚的盟友?
李克用很忙,他在修城池。
在这一年的年初,李克用开始给下面交待任务,召集工匠,调度材料,修一修太原的城墙,将护城河里的淤泥清一清,什么守城的器具也该打造一些了。
呼,李克用攻城无数,搞破坏是一流好手,可今天他竟然要搞建设了。
这可是他一辈子都没干过的事。
这个世界上,绝世高手是不需要防护的,因为只有他们打人,没有人打他们。看过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穿什么刀枪不入的宝甲吗,东邪有一件软猬甲,可我想他是不屑穿的。没事把宝甲当肚兜穿还从来不脱下来洗一洗的那是韦小宝。
李克用曾经就是这样的绝世高手,我常称他为北丐。
李克用的行为在太原城内引起了哄动与不安,有一位手下劝道:老大,我们的威名响振天下,只要多招起兵马就可以了,不应该修这些城堑,自损威望而长敌人志气,让敌人觉得太原心虚可乘。
李克用笑了,赏了这位手下一批奖金,但城,接着修。
如果可以攻,谁愿意守?
这一天,李克用比谁都看得清楚,用不了多久,他的太原就不再是沙场禁地。
敌人会来的。
这些准备会派上用场的。
这会的李克用已经在弃子了,镇州弃掉了,定州,也要弃掉。太行山以东的地盘,他已经管不上了。
于是,定州的勇气成就了汴将的功劳。
一战下来,定州大败,兵折近半。消息传到,定州老大,王处存的儿子王皓弃城而去,据说他逃到了太原,直到在那里老死。
十多天后,朱温兵至定州城下。
定州的城门打开了。被王皓留下来擦屁股的叔叔王处直选择了投降。
在这一天,河朔终于清理完毕。
从八九八年的四月,朱三渡过黄河,进军河朔,到今天是九零零年的十一月,一年半的时间,朱三先占邢州,再救魏州,攻沧州,废幽州,围太原,打镇州,降定州。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打完收工。
想想李克用同学为了同样一块地皮,几乎用尽了其半生的精力。不得不说,他完败给了朱三。
据说,朱三就住进了定州,准备在这里过一个年,然后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数路齐攻太原。
可在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朱三不得不匆匆忙忙赶回汴州。
回家后,就看到了一个客人,一个干干净净的男人。当然,那年头,干干净净的男人不是太监就是伪娘。
这个人是太监,此人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包裹,打开来,里面是黄黄的一帛书。
那人温柔一笑,朱三头皮发麻,
可那人接着说的话让朱三一惊。此人展开帛书,说道:朱将军,太上皇要把皇位让给你来坐。
唐朝盛产太上皇这种玩意,当年唐朝第一界皇帝李渊就被强势的儿子李世民请去当过。英明神武与色令智昏并存,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唐玄宗也在这个岗位上消磨过时光,就连我们认识的李俨也被逼当过两天太上皇。
这位太监口中的太上皇是李晔。
李晔什么时候太上了?
这个悲剧得从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