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王镕已经长大了,他能活到现在,还坐在镇州帅位上不动摇简直是奇迹。跟他一起喝过酒作过战的人基本都不在了,李匡威死在他的家门口,李存孝成了泥,赫连铎不知道人在何方,邢州孟方立一杯毒酒成全了自己。(老孟家又杀回来了,孟方的弟弟孟迁又被李克用委以重任,镇守潞州。)

放眼天下,能够少年坐镇一方的,也就一个人可以跟他相比了,那是在青州的王师范,我们还没有聊到他。

这一切,得亏镇州城内有一批忠心的老将领。这些将领不但忠心,而且胆子大,在听说汴州人要找他们麻烦时,他们怒了。

有敌自远方来,不亦怒乎。

他们才不怕朱三。镇州在唐朝称雄的时候,朱三是个啥?不知道,他还没出生,他爷爷估计正在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面对来势凶猛的汴兵,他们马上组织了防守,一下就取得了开门红,在一次攻防战中,万箭齐发,有一支可能开了光,于千军万马当中直接射中了对方的首将葛从周,将一条葛直接打到床上养伤去了。

镇兵士气大振,这些年,他们给李匡威的幽州当过小弟,给太原当过小弟,总算轮着一回扬眉吐气当大哥了。

可是,王镕跟他的这些军事干部们说:别打下,打下去,两败俱伤,还是讲和吧。

诺和平奖也就晚设了些年,不然,王镕得个奖那是众望所归。

叹气,无奈,众军将表示听小老板的。毕竟人家汴州的大老板来了。

朱三简直不顾身份地位,听闻大将受伤,竟然亲自来到镇州城下,动手收拾不是一个辈份的王镕。

攻到城下后,朱三放了一把火,把人家的城门给烧了。手段一样的华丽下流,虽然不能起到破门而入的作用,但当镇州用水灭掉火,剩下的黑烟冲上云宵。

王镕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

这是一个爱好和平,渴望安定的少年,没事时喜欢出城找猎,而不是打仗,可以登城望远,而不是登城拒敌。喜欢就营火唱歌,而不是看战火胆颤。

前些年,他被李克用打,还被李匡威挟持过,这些日子,又要被朱三攻。

他招谁惹谁了。

王镕一面愁容,说:各位,这下麻烦大了,如何是好?(国危矣,奈何?)

有一个人出列,面色淡定,从容说道:这有什么怕的,我用舌头就可以退兵。

舌头,又见舌头,一千多年前,战国著名舌头家张仪被邢讯逼供,遍体鳞伤。回到家后,老婆心痛得哭成梨花带雨。张仪问:亲爱的,别哭了,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死鬼,在呢。

张仪笑:只要舌头还在,我就一定会发达的。

舌头于说客,如剑士的剑,刀客的刀,曾哥的绵羊和诗人的羊羔。

有舌头,一切有可能。(苏秦张仪诸葛亮李莲英王婆红娘居委会大妈表示同意)

这位欲以舌头退三军的人叫周式。这是一位文人,笔杆子,嘴刀子。

下面,插述一下文人的故事。

据史书记,唐未文人华山论笔,排出座位,梁有敬翔,晋有李袭吉,燕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准,凤翔有王超,钱塘有罗隐,魏博有李山甫。(以上排名分先后)

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没有举过进士。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我且称他们为不举帮吧。

上面都是不举帮的骨干成员,而帮主还没有出场,到后面我们再介绍。现在先重点介绍一下不举帮的左右护法们:魏博李山甫,华州李巨川、晋州李袭吉和钱塘罗隐。

魏博李山甫我们已经认识,曾经教少东家路劫王铎的就是他。想这会,应该还在新东家罗绍威的手下继续发挥余热余毒。

华州李巨川。

此人一生坎坷,最初跟王重荣混,为王老汉起草了不少讨黄巢的大字报。王重荣死后,李巨川转投杨复光的干儿子杨守亮。杨守亮跟杨复恭搞到一起,兵败后西奔太原,被韩建阻击俘虏。李巨川同志也在被押解上京赴狗脊岭大会的行列。

在途中,李巨川在树叶上写了一首诗给韩建。

不知道是怎样的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韩白丁的心。韩建同志亲自为李巨川解开了绳索,收进了府中用为秘书。从此以后,韩建的文化水平直线飞升,虽然认字不多,但经常出口成章。而华州的公文水平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这是个武力说话的时代,但唐未好文的风气仍未改变。手下有个笔杆子,好比富人泡个名模,那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韩建逢人就说:李巨川,我的名师也。

在某段时间,李巨川名动天下。连汴州的敬翔也自叹不如。(这也为李笔杆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这个应该不是虚言,因为在旧唐书的文人骚客大全里,李巨川有传,这相当于得了诺文学奖,在他的名字前面,赫然是巨神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罪过,我这样说是不是拿诺文学奖污辱了李白们?但没办法,我总不能说鲁迅奖吧。)

与这些人同卷,李巨川应该死而无憾了,即使是被自己的学生出卖。

再介绍一下晋州李袭吉。这位自称唐朝伪装帝口蜜腹剑李林甫之后。(这个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毕竟李林甫在唐未已经被认定是臭虫。)李袭吉本来是个好学生,准备去长安赶考,不期然,黄巢闹革命,考不成了。

于是,本可以成为文官帮成员的他被逼成了不举帮的帮徒。

他逃到了太原。

李袭吉进入了李克用的智囊团,还要多谢朱三。因为在上源铎,朱三大开杀戒,将李克用身边的秘书助理们杀了个精光。李袭吉才以文采应聘进入太原政府。

而李袭吉名动天下更要多谢朱三。在不久以后,李克用让李袭吉代写了一封和解信给朱三。此信才华横溢,里面有一句:毒手尊拳,交相于幕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我们的手,在傍晚的时候,还甜蜜的握在一起,到了天亮时,就已经你拿菜刀我舞板砖了。嗯,这是说上源铎呢。)。

朱三读到这里,怅然道:李鸦儿在穷乡僻壤的,竟然也有这样的文士,要是用我的智算,配上李袭吉的笔才,不就是如虎添翼。

不知道敬翔同志心里有没有泛起一股酸味。

而后面,朱三又读到:马邑兒童,皆为锐将(我的手下,都不是吃素的)。矧复阴山部落,是仆懿亲;回纥师徒,累从外舍。(阴山的落部,是我的近族,回纥那帮人,也是跟我妻族混的。我在江湖上面子广着呢,招呼一声,群雄响应。)

朱三怒了,那会,他已经将李鸦儿打得不成人形,可这位死鸦儿嘴硬,仍然不认输,这那是和解信,这是威胁信!

当然,这是文字上的事情,当然要以文字回应,朱三对敬翔说:写一封信,回骂他鸦的。

敬翔写了。

敬翔同志当年在汴州街头摆文字摊,摆得一城皆知,朱三赏识,笔上的功夫也不是虚的,但这一次,他完败!

据说敬翔里面的有数句:前年洹水,曾获贤郎(李落落);去岁青山,又擒列将(青山口晋军两败)。

比起李袭吉信里的有情有义,有节有让,有遥想当年金兰之好,亦惋惜今日的兵戈相交。而敬翔同志身处胜方,文里全是炫耀。

于文章,老师批卷:李袭吉胜!

自此,李袭吉像击败了文坛第一高手一样,名嗓天下。当年,泌园春雪也有这样一出天下文人惭的气势。

第三个再介绍一下钱塘罗隐,嗯,还是不说了,毕竟扯得太远,再说这位在一本叫乱世之七种兵器的帖子里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复述了。

然,我扯这么远,只是想说:在乱世里,有文化都有立足之地,在盛世里,应该更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光明正大,义正言辞啊)。

而另一个意思是,史书不厚道,竟然没写镇州有周式。

周式也是一个牛人。周式对王镕说:打我们是打不过了,但我们可以跟他讲讲理!(此难与力争,而可以理夺也)

在跟老板王镕夸下海口后,周式一个人出城了,他将要面对愤怒的朱三,狡猾的朱三,狠辣的朱三,当然也是不讲理的朱三。

首先,你进得去汴营吗?

可第一步,周式竟然成功了,朱三在听到周式前来时,竟然将他请了进去。据江湖传闻,朱三曾经认识周式。

原来是老相识,可朱三只卖老相好的帐,老相识未必管用。果然,朱三绷着一张脸,看到周式兜头就是一句:有什么好谈的。不跟你谈!你们老大跟着太原混,今天我饶不了他。(尔公朋附太原,今无赦矣!)

言下之意是,你周式当年不跟我混,跟了王镕,我一样饶不了你。

周式那时脸色变了没有?我认为是没有的,敢到这里来,自然早就有了被指责的心理。

周式淡定说道:我们跟太原是平等自主的关系,那有谁跟谁的道理。朱公没事来攻打我们,真是没有道理。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1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1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