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田公公左右踱步,他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关系到朝中两大帮派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利益核心,这一百年来,都是我们宦官说了算,怎么能让王铎凭战功一举逆转呢。

于是,田公公开始仔细查看各地军报,分析情况。终于,他找到了突破点。

原来长安能回到唐朝的怀抱是因为李克用,而李克用是杨复光高薪聘请来的!

这下,田公公松了口气,胜利属于唐朝,光荣属于李克用,光荣属于杨复光嘛,关王铎什么事,我早就知道那位只知道挖坑的读书人不会这么历害。

他赶紧把这一伟大发现报告给李俨:皇上啊,我们要论功行赏,赏罚清楚啊。王铎光在陕西挖坑了,他毁坏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水土流失。不罚他就算不错了。

这个头功应该算在杨复光头上!

李俨点头,对于王铎,他没有多大的感情,可是奶爸田公公是贴心人,在成都这些日子,多亏他大力维持,才保证了生活的质量。

李俨轻轻地说:阿父,你看着办。

田公公笑了,我们父子情深啊,那我就全权为你办这烦心事了。

没过多久,田公公罢去土方工头王铎的总司令一职,王铎的儒将梦彻底破灭。

一年以后,田公公给王铎安排一个沧州刺史的官职。那地方很远,从成都到沧州,要横穿大半个中国了。

田阉货,你可缺大德了,人家王铎好坏挖了那么多土方,你不给人家结算工资,还把人家降职了。

你要知道,你这一搞,人家王铎下场多凄凉。

田贼,我祝你断子绝孙,啥,他是太监,已经断子绝孙。

唉,田令孜这种人,尿泡虽大无斤两,秤铊虽小压千斤。他无精无具,空大无用,走路抗风,穿衣费布,种火心空,顶门腰软,吃食无功。却占了高位,挟持天子,号令天下,作威作福,谁能治他?

徒唤奈何!

日期:2010-07-2109:52:30

206.

王铎走了,田公公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为另一位可能跟他抢功的人死了。

长安光复的二个多月后,中央评定的第一功臣杨复光无福消受嘉奖,在河中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他可能是气死的,因为虽然评了光复长安一等功,但田令孜在成都给他穿小鞋,扣他的年终奖和项目奖迟迟不发。当然,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但死都死了,追究原因也没多大意思。

现在,请大家为杨复光默哀一秒钟。

这位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太监是他那个群体的另类,穷极一生的奋斗证明了他是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太监党优秀党员,长期担任着军队政治思工作,在其工作岗位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没有给皇上安排过后宫生活,也没有给皇上端过尿盆,但他在大唐危难之际,尽到了一名奴才的忠心与努力。

杨复光死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田令孜,虽然是同一帮派,但一山不容二阉虎。田公公本来准备收拾了王铎就来对付杨复光,这下好了,杨复光自己把自己先解决了。

田公公想痛饮纵乐,弹冠相庆。可一些事情总是牵于千里之外,伏笔十年之前,杨复光一死,有一群人开始活动,那是杨复光的天龙八都兵。没了老大的八都兵马开始无组织无纪律,他们离开河中,看看那个城市里面兵少官傻。

他们找到了:兴元。

八都兵冲进去,占了此地,从此开始合伙经营枭雄事业。

再往后,这里面有一些人与田公公有些感情要勾兑勾兑。

日期:2010-07-2209:25:25

207.

番外篇:秦妇吟

公元1908年,黄巢撤出长安的千年以后。

敦煌莫高窟

在这一年,日子不太平,孙中山的革命闹的很凶,而福寿永昌的老佛爷慈禧太后在折腾了中国数十年以后,总算是寿终正寝了。

那一年,跟本文发生的年代气氛很相同,都是一个旧有的时代行将结束,一个新纪元将要展开,新旧交替,免不了有些乱子。

中国人一乱,就有人钻空子了,在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外国人正探手探脑的爬进了一个藏经窟。没过多久,他倒腾出了大量的书籍。

这个人叫保罗·伯希和,法国人,我去搜索了一下此人的资料,他有个头衔:世界著名的汉学家,我觉得不太全面,应该在上面加小偷两字。我且称他为小偷汉学家吧。

这位小偷汉学家弄出了很多古本书籍。在挑出其中保存完整的偷运回国后,他将其中一些残缺的文稿带到北京,准备装裱一下。

这一装裱,裱出事来了,可能这些小偷汉学家认为读书人的事不算偷吧,消息走漏了,引来了不明真相之清未杂学大家罗振玉同志前去围观。在围观结束后,这位罗振玉写了份报告,在报告里,他提到那些书稿里有一首诗叫秦人吟。

这是数百年来,第一次有人看到这首诗,虽然它的名字已经变了,直到1923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发现了它的珠丝马迹,遂写信于那位小偷汉学家索取诗稿。这位伯希和倒有些学术交流的风范,没过多久,抄录全诗寄回中国。

在拆开来信,摊开诗稿,王国维的手不禁颤抖,多少年了,人们以为再也见不到她,可她藏身于佛窟之内尘封千年,又辗转远渡重洋。经过所有的沉寂与飘泊,她终于重新在中国人面前展露出他的凄美。

这是一首传奇的诗作。这首诗在写成以后,曾经广为传诵。可在以后的岁月里,这首诗渐渐的从世人的眼里消去,宋朝之后,没有人再见过她的真面目,人们只知道那是一首不世的佳作,她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

她的名字实叫《秦妇吟》。其作者因她而名:秦妇吟秀才。

这位秀才是唐朝最后一名伟大诗人韦庄。

日期:2010-07-2209:28:34

208.

现在,我们翻开诗卷,让时间倒退到一千多年前本文发生的年代,那是公元880年,地点长安。那一年,草军渡过淮河,剑指长安。

长安的旅馆来了一个赶考的书生,这一年虽然是大考之年,但生意并不像往常那么好,究其原因,店主人认为是天下四处闹革命造成的。许多考生怕路上不太平,宁愿放弃了这次机会。

看来,没有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就没办法发展教育与经济啊。

店主人表示同意我的小论,紧接着他把客人请进来。

这个大胆的书生叫韦庄,他之所以不怕死,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年纪大了,再不努力就错过最后的赶考黄金期了。

那一年,韦庄同学已经四十五了,但有一点必须澄清,韦庄不是学问差才搞到临退休年龄才来考公务员。他是因为以前太调皮,太高傲。史书记载韦庄年少时才敏过人,但有些持才自傲,所以在不惑与知天命之间的年纪时才想到该去搞份正式工作了。

努力要趁早,韦庄同学醒悟的太晚,命运对浪费天才的人从来都是冷酷的。在韦庄跑到长安时,草军杀过潼关,皇上跑了。

殿试主考官都不在了,还考个大头鬼,韦庄困在了长安,在后面,他还经历了草军杀儒事件。

那时,满大街都在抓会写诗的人,可草军文化素质太低,竟然让晚唐最会写诗的家伙漏网了。

在长安过了二年后,公元882年,韦庄终于逃脱了,以后的日子,他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奔波以求活命,从而见证了历史上这一混乱的时期。

好了,秦妇吟的故事开始了。

日期:2010-07-2209:38:35

209.

把镜头拉近,公元883年,洛阳郊外,景色很美,正是三月花开的日子(中和癸卯春三月),陌上花开(洛阳城外花如雪),可缓缓归乎?

韦庄同学擦擦汗,道:得快点,狼虎横行,路上不可久留。

于是,他踏花而过,风尘兼行。突然,他停住了。他看到前面的杨树下面坐着了一个如花般娇艳的美女(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韦庄同志四十多,正是花心萝卜的时候,他赶紧跑上去跟人家搭讪:MM,你从那里来?(借问女郎何处来)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