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其实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就好像修练绝世武功一样,有像郭靖那样一招一式,一气一力练上来的,也有走捷径的,比如服灵丹看武松奇书靠前辈转输功力。后面这一种,据我所看的那些武侠书里,还占了绝大多数。

所以,不要相信世面上有些成功人士出书忽悠的,什么我的成功大家来复制,什么老实才能成功。这是鬼话,整个射雕里最成功的人士是大流氓韦小宝,唯一个以老实人而成功的是郭靖一人,这还是郭靖娶了一个滑头无比的黄蓉进行了互补才取的辉煌成就。

可是,我只知道了现象,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流氓混混比较容易成功呢,我没有成功过,所以没有经验去总结答案,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

回到本文,王建当上兵以后,升职升的很快,没多久,就当了大队长。在跟了杨复光后,又成为了八大都头之一。

从此,王建跟着杨复光东征西战,搏取功名。他靠上了一个好的领导,成功?他已经上路。

在接下来的征战岁月杨复光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用这八千人北向运动,声援郑畋.在一次交战中,甚至击败了在草军中号称勇将的朱温.

但用这八千兵打到长安城下依旧是不可能的.这些兵不是八千特种部队,顶多也就属于加强版的游击队,没事偷袭一下草军是可以的,但要真正攻到长安城下,还差些兵力.

要说有一支唐朝军队具备进攻长安的实力,并能与草军决战的话.那只能是高骈的淮南军.

日期:2010-07-1508:37:08

140.

出兵

高骈是战火中走出来的大将,经受了血的考验,虽然他晚年有些持功自傲,拥兵自重,但他仍然是风雨唐帝国的希望。

至少,李俨们是这么认为的。

李俨对高骈没有死心,虽然跟高骈吵过骂过恨过,也亲眼看到了高骈放草军过淮占了他的长安,可是李天子仍然抱有幻想.

我们总对欺骗过自己的人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信任,这种情况在感情问情上特别突出,比如妻子总是愿意相信一再出轨的丈夫.在心理学上,我找到一个词叫自欺欺人.

承受不了真象,所以把谎言当做真实.

在李俨的心里,高骈只要一天不撕破脸,他就还是唐朝的臣子.李俨相信,高家祖宗八辈都是为李家卖命的,现在时局有点乱,利益有点不明确,大家难免会闹点矛盾,可这是统治阶级内部问题,这些大将总有一天会回心转意,为挽救唐朝出力的。

李俨在搬到成都后,隔三差五的就叫了思想工作者前去杨州做工作,奖状送了无数,好话说到口干,权力下放到了极限,他只求高大爷良心发现。

高骈好像真的觉悟了。

公元981年5月十二日,在进攻长安失败的一个月后。高骈终于出兵了,七万大兵,数百条大船,从扬州浩浩荡荡开将出来。这次出兵将长安城的大齐皇帝黄吓了一跳,更将成都城内的李俨感动得内牛满面,老同志还是老同志啊,思想境界还是很高的。

高骈真的改过自新,效忠唐朝了吗?

日期:2010-07-1508:41:14

141.

第一种说法是,高骈真的准备当个忠将,他领着大军杀出扬州,准备汇集各路兵马反攻长安.

这不是空口胡说,是有记载的.这个说法来自一本叫<<桂苑笔耕集>>的小册子.这本书不是正史,属于个人文集,一个叫崔致远的人写的.放到今天相当于小道消息,但是,有时候小道消息也是很准的,像娱乐界的宋大嘴说起事来比体育界的宋名嘴有时还要靠谱一些.

那这本文集的可信度高不高,权不权威呢?总的来说还是很权威的,这个书的地位很高,号称:东方文章之本始,或称东方艺苑之本始.

东方文章的本始?东方文学的开山之作?要是说山海经,易经,黄帝内经的。或者诗经,离骚之类的我们还听过,这个桂苑笔耕集都写唐朝的事了,怎么称得上东方文章之本始呢?嗯,这里要解释一下这个东方的意思,这是指东方有个半岛,叫作朝鲜半岛.在那里,人们认为他们就是东方所在.他们以前没有文字,所以西向而学汉文化。这位崔致远先生学习成绩很突出的,他这本文集开此半岛汉文学之先,所以称为汉文学开山之作.

忍不住小小狂傲了一下,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唐朝时人家才有机会入门啊.

这本文集的作者崔致远是朝鲜人.大唐年间,天朝名播四海,许多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学习先进的文化.长安城内,外国留学生多的是.

崔致远是里面的学有所成者.他12岁那年随商船跟父亲来到中国,进入中央大学(国子监)深造。他的父亲跟他说:十年以后你如果还没考中进士,则不要跟人家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再认你.

崔致远的父亲口气真大,唐朝的科举多难考啊,许多人考个二三十年是个平常事.要求自己儿子在二十三以前就考中,怕是有些苛刻.

事实证明,崔父是有所持的,他所持者就是对儿子才华的信任.他的儿子崔致远亦不负所望.真的做到了,在六年后,崔致远高中进士.赞叹之余,也为中国自己的学子叹息,当时,怕有许多中国人的本土文化课都不及这位外国留学生.

考中进士的崔致远在唐朝开始为官,后又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高骈的高级秘书.

高骈的许多文书都是崔致远写的.其中还包括讨伐黄的檄书.文才确实是不错的.

这位外国学生在中国呆了16年,在公元884回到故乡,结束了飘泊的一生.回国后,他根据自己在扬州的生活工作经历写了这一本<<桂苑笔耕集>>.

崔致远亦因此被誉为中朝文化交流的第一人.

了解这些背景,我们就知道,这本书里面,艺术水平应该是不错的,有些东西也是真的,但牵涉到高骈出兵这件事上面,是必假无疑了.崔致远作为高骈的秘书,对老板有感提拔之恩.少不得为了伯乐粉饰一下.

外国友人不可靠,不去管他.

日期:2010-07-1508:43:58

141.

第二种说法.这个说法比较封建迷信.话说在这一年的五月初,高将军起床后,到办公室里去上班,一进办公大院,就发现有两只野鸡竟然在他的节度使府衙内闲逛.这两只野鸡闲云信步,悠悠然似在自家.

稍有点封建迷信的人都知道,野鸟飞到家里不是什么好事.这让人想起来雀占鸠巢.这两只野鸟没事跑进来,怕是要赶走主人霸占府衙.

高骈就开始琢磨了,他平时对飞升占卜打卦就有研究,更别提手下还有一个半仙吕用之.

高骈马上把吕用之找了来,两人一商量,妖人所见略同,他们俩得出一个更惊人的结论,野鸟来集,这是扬州城要被掏空的迹象.

大祸临头啊!

可有破解之法?高骈问吕半仙,吕半仙掐指一算,给出了答案,不就要空我们的城嘛,我们自个搬空了就是.

于是,就有了上一幕高骈将部队全部带出扬州,搞了一次大拉练.

封建迷信思想要破除啊,这没事折腾的,搞一次实战演习要浪费多少民脂膏。要放到民众思想解放的今天,家里飞来两只野鸡,太好了,晚上加菜,一只红烧,一只清炖.

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是很高的,通鉴与新旧唐书都采用了这个说法.可是,通鉴与新旧唐书还有另一种说法.

日期:2010-07-1508:50:55

142.

第三种说法是:高骈不过是借出兵之机,要吞并江淮.

这个说法有智慧有雄心,我喜欢.

为了述说方便,先解释一下而今眼目下,高骈所面对的形势.

江淮这块地皮上有三巨头:高骈,周宝,刘汉宏。这三位都趁着唐未乱世鼓着劲在扩充实力。

高骈是这三人中职称最高,兵马最强壮,地盘最广,战功最辉煌的。

另一位三分江淮有其一的周宝是镇海节度使,驻地江苏镇江,此人以前跟高骈一起在禁军里混过,关系不错。周宝年纪大一点,高骈见了他还会谦虚的叫一声大哥。当然,这是没发迹的时候,现在高骈战功累累,地位居于老大哥之上,以前叫大哥,现在叫一声哥们算是客气。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第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