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卷七群雄逐鹿(13)深宫惊变(下)

这年十月,拓跋珪召长子拓跋嗣进宫,准备向他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这个决定已经藏在他心里很久了,拓跋珪明白,一旦付诸行动,它必将改变整个国家的历史。所以他曾经犹豫、摇摆,慎之又慎,斟酌再三。但现在他已不想再拖下去了,他要趁着自己年富力强、神智清醒的时候彻底解决这个困扰了拓跋部千百年来的难题。

这便是皇位继承问题。

前文提到过,在统治权力的继承上,早期的拓跋部实行的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行,而且兄终弟及制往往更占优势。什翼犍和拓跋珪父子虽然都是子承父业,但他们都是通过政变、战争等非正常方式才取得的帝位,并且还要借助母家的支持。什翼犍上台,是平文王后干预下弟弟拓跋孤让位于他的结果;拓跋珪复国,是母亲贺氏护翼和贺兰部拥戴的产物,他的帝位直到击败了叔叔窟咄后才得以稳固。所以直到此时,兄终弟及这个古老的传统在拓跋部中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我们知道,拓跋焘是他爹寔君的遗腹子,因此没有同父兄弟。但后来他娘贺氏上嫁给了他爷爷什翼犍,倒给他生了几个同母异父的兄弟,这其中就包括卫王拓跋仪、秦王拓跋觚和阴平公拓跋烈。(拓跋仪、拓跋觚、拓跋烈三人在《魏书》中均说成是秦明王拓跋翰之子,这是后来国史之狱后史官为了遮掩贺氏公媳之间婚配的“丑事”而加以篡改所致,此事已被周一良、李凭等学者证明)这三人中,拓跋觚在中山之围时被慕容麟所杀,拓跋仪则不久前因涉嫌谋反被拓跋珪赐死,只有拓跋烈尚在世,虽然他仍有资格继承皇位,但不论威望和资历都要差一些,何况拓跋珪的意愿本就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

拓跋珪总共生了八个儿子,这一年长子拓跋嗣十八岁,次子拓跋绍十六岁,余子更加年幼。在拓跋珪看来,自幼“明睿宽毅”的拓跋嗣正是继承自己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把拓跋嗣召进宫来,向他宣布自己的决定。

于是从父亲的口中,拓跋嗣同时听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不久,朕将立你为太子。

坏消息是:为了防止日后母后干政、外戚为乱,朕效法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已经将你的母亲刘贵人赐死了!

这便是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子贵母死”制度:立太子之前,必先杀其母。

拓跋珪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为了杜绝拓跋部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母权干政现象,并借此抑制与皇室联姻的部落贵族势力,才不得不矫枉过正,创立了这灭绝人性的残忍制度。当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拓跋珪设立的这一制度,却伴随了北魏政权一百多年,正如拓跋珪自己所说,他做出这个决定是“为国家长久之计”考虑。

但十八岁的拓跋嗣此时还想不到这点,他也不愿去想。这位少年天性仁厚,事母至孝,猛然听到这个噩耗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他当着父亲的面哀哭不已,让拓跋珪很是恼怒。有什么可哭的,你马上就是要当太子的人了!要以国家大事为重,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回到自己家里,拓跋嗣仍是日夜恸哭。拓跋珪知道后大发脾气,又要召他进宫。左右都劝阻道:“皇上十分生气,入宫恐有不测,不如暂时到外面避一避,等皇上气消了再回来。”于是拓跋嗣选择了孩子与家长赌气时的常见方式——离家出走。

这下子拓跋珪更火了,他大发雷霆,骂拓跋嗣是逆子。你小子走了就不要回来!太子你不当,自有人来当!于是拓跋珪又想立次子清河王拓跋绍为太子。可按照他自己立的规矩,要立拓跋绍先要杀了他的生母贺夫人。这位贺氏是拓跋珪生母贺氏的亲妹妹,也就是他的姑姑,容貌美艳无比,当年拓跋珪一见之下就想把这位姑姑娶了当媳妇。他娘贺氏不干,说她过于美丽,纳之必有不善,况且人家已经有丈夫了嘛!可拓跋珪实在喜欢这位佳人,愣是叫人把她丈夫杀了然后纳入后宫,后来就生了拓跋绍。眼下要处死这位心肝宝贝,拓跋珪还真是有点舍不得,所以他只是把贺夫人关押了起来,自己犹豫不决。

他犹豫不决,可贺氏却吓坏了。有拓跋嗣生母刘夫人的例子在前,她自然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结局。于是她偷偷派人给儿子拓跋绍送信,说我就要被杀了,你还不想办法救我!这位拓跋绍虽然年纪小,但自幼凶狠无赖,平常最喜欢干的事是带着手下在京城的街巷里转悠,以劫掠勒索行人为乐。听说自己老娘命在旦夕,立刻来了好勇斗狠的流氓脾气,当天晚上买通了宫里的太监,带着帐下壮士翻墙入宫,直奔天安殿而来。由于这些日子拓跋珪喜怒无常屠戮近臣,宫里的警卫并不甚严,见到有人闯进殿来,皇帝身边的太监大呼“有贼”!拓跋珪一惊而起,慌乱中却找不到自己的弓箭佩刀。拓跋绍手下一拥而上,于是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时年三十九岁。

次日,宫门直到中午仍然未开,大臣们十分奇怪,不免议论纷纷。这时,一纸诏书传来,叫文武百官至端门前肃立。众臣聚集后,清河王拓跋绍的声音从门后响起:“我有叔父,亦有兄,诸位公卿欲从谁?”

此言一出,众臣愕然变色,才知道皇帝已经晏驾。可没人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都低着头不敢作声。

此前拓跋珪立太子的诏令还未及做出,生前他也没有明确的意向。按照老规矩,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包括阴平公拓跋烈和齐王拓跋嗣,也就是拓跋绍口中所称的“叔父”和“兄”。可拓跋嗣此时去向不明,拓跋绍的言外之意又显然是想自己当皇帝。此时此刻,发言表态稍有不慎必将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宫门外群臣一言不发,气氛既紧张又诡异。

但拓跋绍已然发问,一直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过了许久,众臣之首的南平公长孙嵩才说了两个字:“从王。”

这可以理解为“请你当皇帝”,也可以理解为“由你来决定”。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似乎让拓跋绍颇为满意,但还没等他有新的动作,群臣中却有一人大哭着离去。

此人正是他的叔父阴平公拓跋烈。在他的哭声里,究竟有几分是痛悼拓跋珪的死亡,有几分是痛心自己失去继承权并忧惧受到拓跋绍的进一步迫害,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邙山野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