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卷七群雄逐鹿(11)南燕灭亡(下)

一批批使者从广固缒城而下,火急火燎地赶往了后秦。

不到半月,慕容超就得到了消息:使者回来了——不过不是在城内,而是在城外。

慕容超登楼而观,只见他派去求援的尚书郎张纲此刻站在晋军的楼车上,正在大声疾呼“援兵来不了啦,里面的人快投降吧!”慕容超鼻子差点气歪了,叫人取过弩机来,抬手就是一弩。不过他的射击技术也不怎样,没射中。张纲见势不妙,赶忙叫人把楼车推了回去。

原来这位老兄确实到了后秦,但回来的时候就被晋军拿住,投降了。而且这位张纲不是一般人,还是个高科技人才,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各种攻城器械。刘裕不但叫他到城下劝降,还命他发挥专长现场督造攻城器具。此外,刘裕还玩了一招小把戏。每当东晋朝廷派来使者或是少量援兵,他都派大批部队夜里悄悄前去迎接,到了白天再张旗鸣鼓耀武扬威地回来。城里的人一看,不但我们没有援军、刘裕的援兵倒是源源不绝,而且张纲还给晋军打工去了,顿时人心惶惶,投降的人接踵而至。连慕容超的几个心腹大臣都逾城降了刘裕。

刘裕叫那几个大臣给慕容超写信,劝他也早日投降。慕容超回信说,自己愿意割大岘以南之地,并向东晋称臣,并送好马千匹。刘裕当然不许,你小子现在还讲什么条件!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你就等着玩完吧!

不久,后秦派来的一位使者来到了晋军军营。他带来了姚兴的口信:“慕容氏与我大秦一向交好,今穷困来告,我已派铁骑十万屯于洛阳。若不退军,我将挥师东进!”刘裕把这位使者叫到面前,道:“回去告诉你主子姚兴,我灭燕之后,息兵三年,然后就去取你的关中洛阳。现在你要想自己找死,就快快前来!”

刘裕的心腹刘穆之(此人善理内政,好比刘裕的萧何)听说有后秦使者,连忙赶来,但使者刚刚离去。刘裕把自己如何应对的情况告诉了他,刘穆之顿时大惊失色,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不是激怒姚兴么!现在广固未下,万一秦兵再来了,那可怎么办?

刘裕笑了,拍了拍刘穆之的肩膀,说这是兵机,你不懂的。兵贵神速,他姚兴要真能来救早就来了,而且一定怕我知道。怎么能事先派人通知,说下这些话呢!这是他故意装腔作势夸大其辞,秦兵一定不会来的。

刘裕猜得不错。几个月过去了,秦兵还是没有来。

围城还在继续,一晃到了第二年正月。

大年初一,慕容超登上城楼,接受群臣朝见。说是群臣,实际上由于大臣们不断外逃投降,现在已经稀稀落落没多少人了。而且此时广固城已经闹起了饥荒,慕容超只好下令杀马来慰劳将士。按照规矩,乐伎们再次奏起了丝竹之声,可此刻慕容超听到耳里却只有满腹的苦涩、悔恨与哀伤。他握着宠妃魏夫人的手,不觉相对而泣,一曲已终,泪犹未尽。

尚书令董锐这时劝他出降,但显然他没挑准时机,怎么能当着心爱女人的面叫一个男人去当孬种呢!于是慕容超很愤怒,立刻下令把董锐关进了监狱。

二月,慕容超命贺赖卢和公孙五楼统领城中余兵,穿地道而出,发动了最后一次反击。但刘裕没给他一点机会,这次反击仍然以失败告终。

刘裕明白,广固城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然而就在这时,大后方却传来了不利的消息:孙恩的继承人卢循在广州起兵,正要向建康挺进。

这场战事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刻拿下广固,回师江南!

于是刘裕一改围困战略,发动了总攻。张纲打造的那些攻城器械,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什么冲车、飞楼、悬梯、木幔,统统向城墙上招呼。慕容超大怒,把张纲的老娘吊在城楼上,寸寸肢解,以泄心头之恨。但泄愤归泄愤,这时城内的守军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大多得了软脚病(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四肢无力),站都站不稳,还怎么守城?

慕容超明白,他的命运已无可更改。尚书悦寿这时走了过来。当初慕容超刚刚踏上燕土,就是这位悦寿最先对他表示了善意,但现在他却是来劝慕容超早日投降的。

慕容超苦笑一声,叹道:“废兴,命也!我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无论怎样,我身上流的都是慕容家的血。忍辱出降,我做不到。

悦寿不再说话,悄然退了下去。几天后他打开城门,把晋军迎了进来。慕容超与数十人上马突围,被追兵擒获,带到了刘裕面前。

望着眼前这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刘裕大声训斥,数其不降之罪。慕容超则神情漠然,一语不发,只是把老母托付给了老相识刘敬宣(刘敬宣曾投奔南燕)。这位曾经的金刀太子后来被押往建康,斩于闹市之中,结束了他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时年二十六岁。与他的头颅同时坠落的,则是慕容家的皇胤。

事后,刘裕恼恨广固城经久不下,曾想将城中余口尽数坑杀,受韩范谏阻才未能实施。不过他仍然将鲜卑王公以下三千人斩首,其妻女资财则全部赏给了晋军将士。此后慕容氏虽仍有不少遗民散落于中原,却再也未能恢复过自己的政权,慕容鲜卑做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最终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仲春时节,灭掉南燕的刘裕拔营启程,返回了南方。

用不了多久,他还会再来。

那时,他将走的更远。

卷七群雄逐鹿(12)最后的匈奴(上)

不知道人头落地的一刹那,慕容超有没有埋怨姚兴见死不救。

其实在广固被围的九个月里,姚兴是很想发兵救援的,而且他也确实发来了救兵。只不过数量少了点,不是十万,而是一万。并且这杯水车薪的一万人马到了洛阳就不往前走了,与其说是救燕,不如说是防范自保更合适。

姚兴这么做,是有苦衷的。

因为他也遇到了麻烦,而且这麻烦与慕容超遇到的相比,一点也不小。

慕容超的麻烦从南而来,他的麻烦则自北而至。

麻烦的名字叫匈奴。

不知你还是否记得,前文提到拓跋珪讨伐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将他子弟宗族五千余人一律处死,只有其少子刘勃勃侥幸逃走。

这位刘勃勃,就是最后的匈奴。

汉晋以来的匈奴,除了入塞而居后来跟随刘渊建立了汉赵帝国的那部分以外,仍有一部分居于塞外草原上,过着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不曾改变的游牧生活,并与随后进入草原的鲜卑、柔然、丁零等民族通婚杂居,形成了新的部族。铁弗部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支。所谓“铁弗”,是北方人称呼“胡父鲜卑母”之意。显然,这部分匈奴人与鲜卑人之间存在频繁的通婚关系。

铁弗部传到刘卫辰手里,本来颇为强盛。可惜遇上了更为强盛的拓跋鲜卑,刘卫辰身死国灭,年仅十一岁的刘勃勃只好四处流亡,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一开始他投奔了驻牧于三城(今陕西延安附近)的薛干部首领太悉伏,后来又去投靠了盘踞于高平(宁夏固原西)的前秦将军没奕干。没奕干对刘勃勃不错,还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392年没奕干降于后秦,刘勃勃自然也就成了姚苌、姚兴父子的臣民。

此后的十几年里,史籍中再不见刘勃勃的事迹。这段时期,做为后秦将军、高平公的没奕干东征西讨,常年与西秦、后凉和北魏作战,如果刘勃勃跟在这位岳父身边,势必接受了不少的军事教育和实践。

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邙山野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