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群雄逐鹿(7)王子复仇记(上)
慕容垂死后不到两年,他费尽心血建立的后燕帝国已经在拓跋珪的铁蹄下分崩离析。
不过,这场战争让北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但士卒死亡过半,而且后方极度不稳。所以在拿下邺城后,拓跋珪马上北还,并准备迁徙山东六州人口十余万口来充实代北。中原之人,自然不愿到边塞去吹西北风,所以一时间群盗蜂起,河北的局势也发生了动荡。
好不容易才逃回龙城的慕容宝听到这个消息,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召集军队,准备打回中原去!
最初读到此处时,我怎么也不理解慕容宝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一想,老蒋刚到台湾那会儿,不是也天天叫嚣要“反攻大陆”么?估计此时慕容宝的心态,就像一个拉斯维加斯赌输了的赌徒,只要兜里还有半毛钱,就一门儿心思的想要翻本。
可人家老蒋只是说说,毕竟反攻是要看实力的,但慕容宝本事不大胆子不小,慕容农、慕容盛怎么劝都不听。398年二月,慕容宝留慕容盛守龙城,以抚军将军慕舆腾为前军,慕容农为中军,自己亲统后军,三军相距各三十里,即日启程。
来到龙城的时候,慕容宝只带了几百个人。本次出征靠得全都是本地戍边的军队。这些人是鲜卑人里汉化程度最小的群体,平日里过得大多是苦哈哈的日子,对慕容宝之流早有不满在心。喔!当初打下江山的时候你们跑到中原去享福,留我们在冰天雪地里受苦受冻,现在中原守不住了你们屁滚尿流地回来,又要拉我们去当炮灰卖命。哪有这美事儿?老子又不是二百五!
刚走了三天,慕容宝的后军就在段速骨、宋赤眉等几个军官的领导下发动了兵变。由于段速骨等都是慕容隆的老部下,他们宣布拥立慕容隆的儿子慕容崇为主,尽杀宗室诸王。一向跑得快的慕容宝这次也不例外,他带着十几个人去投了中军的慕容农。慕容农和前军的慕舆腾倒是很想平息叛乱,可两人手下的兵跟段速骨他们是一样的心思,当下军队溃散,慕容宝、慕容农只好往回跑。
留守龙城的慕容盛听说发生了变乱,赶忙带兵把父叔二人接了进去。可这时城里没有多少守兵,慕容盛就把近城的百姓都迁了进来,凑齐一万民夫上了城楼。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曾长期镇守龙城的顿丘王兰汗(慕容垂的堂舅)也加入了叛军的阵营,与段速骨合兵一处,前来攻城。当夜,又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了。向来以忠勇著称的辽西王慕容农也许是担心城破无法自保,也许是受了兰汗的劝诱,竟偷偷越城而出投靠了兰汗!(看来上次受重伤“骨破见脑”后,慕容农的脑子也不好使了。)次日一早,叛军攻城,城上守军正在奋力抵御之时,忽然看见慕容农竟现身于敌营,顿时人心涣散,逃溃而去。段速骨、兰汗引军入城,慕容宝、慕容盛等数人轻骑向南逃走。
显然兰汗加入叛乱是早有预谋。五天之后,兰汗袭杀段速骨,诛其党羽,废掉他们拥立的慕容崇,还派人来迎慕容宝,说自己其实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从来就对陛下您忠心不二。慕容宝就想回去,慕容盛急忙劝道:“兰汗究竟是忠是奸尚难得知,现今若单骑而回,万一他有异心,岂不悔之莫及?不如向南去投范阳王德。”(此时二人尚不知慕容德已经建立南燕。)于是两人凄凄惶惶一路南下,来到了黎阳,并派人过河去向慕容德通风报信。
滑台的慕容德一听,什么什么?慕容宝来了?还是落难投奔老夫来了?赶忙召开御前会议,对群臣说,是你们当初劝我以社稷为重登此大位的,我也考虑到皇帝远迁人民无主才不得不行此权宜之计,现在好了,皇帝自己回来了,我准备接他回来逊位谢罪,你们看怎么样啊?
领导都说话了,还不赶紧表态?于是黄门侍郎张华(非西晋名臣张华)道,方今天下大乱,非雄才大略之主不能挽救天下苍生,他慕容宝懦弱无能,怎么能够继承大统!陛下您如果为了顾及个人小节而舍弃天授的大业,威权一去,身首尚且难保,还谈什么江山社稷!将军慕舆护也说,慕容宝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此人不堪磨难,世人共知;当年卫国的太子蒯聩流亡在外,他的儿子当了国君,后来蒯聩想要回国,儿子不让,《春秋》对这件事还表示了赞同。儿子拒绝父亲都可以,您是慕容宝的叔叔,拒绝他有什么不行?再者说了,这送信人说的是真是假还很难说,我愿为陛下走一趟,去探探虚实。
爱卿言之有理!
于是慕容德流着眼泪,派慕舆护带着数百士兵杀气腾腾去“探探虚实”了。
慕舆护还没到,幸亏慕容宝向当地的樵夫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慕容德早已自称燕王,另起炉灶了。得了,做人要识趣,还是别去凑热闹了吧。
于是慕容宝、慕容盛两人又回到了冀州,准备联络当地豪杰,自己扯旗开堂口。可怜当年的天潢贵胄,如今竟落得个无家可归,辗转江湖,眼看就要落草为寇了。
卷七群雄逐鹿(7)王子复仇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