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是极其罕见的错误认识。我为这种认识感到震惊的原因,并非在我对它的不义的反感,而在我清楚地触碰到这种——人的隔阂。”

“我引用此曲的目的不是想为我的回回族胞挖苦咒骂那位‘阂邑子弟’的创作。凡人成群,必有矛盾。自有人的共同体形成于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信任、彼此间仇视和仇杀一直无法消除净尽。靖远县是否发生过同治五年三月回民屠杀十万汉民的惨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回民一定有过对汉民的仇杀。人对人是残酷的。乱世从来释放残忍。人只知道自己的道德传统,就像难于挣脱自己宿命的前定一样。”

既然作者宣称要靠民间的记忆来讲述历史,并且,即使一些描述得非常模糊、显然经不起推敲的叙述也被当作信史,为什么对这首时间、地点、事件都记述得如此清晰的民谣,却完全不予采信了呢?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公正吗?“十余万人一朝尽”的悲剧,如果采用这位作者的笔法,应该可以比《心灵史》写得更加血腥。但是,这首民谣仅仅描述了那种“问谁不心酸、哭声达乌兰”的惨痛心情,这位作者就表示了自己的“吃惊”、“震惊”,并且连称“不义”、“反感”。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科班”,面对自己亲手采集到的这样一首民谣,至少也应该稍稍调查考证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在当时发生过这种“十余万人一朝尽”的事件,这种现象是否还比较普遍,远不止一地、一起?那些汉族百姓,同样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并没有和什么人开战,甚至根本没有武器,却遭到了如此规模的杀戮,他们以这首歌谣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悲苦和伤痛,和这位作者的《心灵史》、《西省暗杀考》那样的作品相比,是否已经克制、内敛了许多呢?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认识同治年间回民大起义的根源,在于反对满清官家腐朽统治秩序的观点——任何有正义感和历史进化观点的人都必须承认:同治前后的清政府,不仅是中国政治的腐败极端,而且已经是人类社会种种曾经有过的政治组织模式的丑八怪——十九世纪后半的清朝,是人类的耻辱!”

《心灵史》以同治前后的清政府是中国政治腐败的极端、十九世纪后半的清朝是人类的耻辱,大声呼唤人们的正义感和社会进步观念等等,来宣传自己的理念,这段话听起来义正词严,极富煽动性和感染力,可惜的是这么煽情的句子,却完全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检验和稍稍认真的思考:

同治年间主政西北的左宗棠,不仅不腐败,而且是一位极其清廉的官员,前面已经用大量事实讲过了,他本人和身边的一大批将领尽管位高权重,但临终时都两袖清风,不要说在封建社会,即使跟古今中外任何时期的官员相比,也毫不逊色!笼统地给他们扣上一顶“腐败”的帽子,然后以腐败的理由来向他们开战,达到抹黑左宗棠并将他推向审判台的目的,是不是有点荒唐?

至于“十九世纪后半的清朝是人类的耻辱”,在这种场合说,也十分搞笑。因为,就在国力极度疲软,中国处处遭到他人欺凌宰割的时候,恰恰在中国的西北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不避风险、不计私利、不怕牺牲,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使一大片被他人长期强占的领土失而复得,防止了更多祖国领土遭到强敌侵犯的威胁,从而极大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完全有理由因为拥有这样一批中华儿女而自豪。相反,倒是一百多年之后,那种完全无视外敌入侵、不顾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并且竭尽全力要把那些为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过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的人们视为仇敌的“学者型作家”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所站的立场吧?

再譬如,《心灵史》的结尾还信誓旦旦地说,左宗棠屠杀了陕回上百万,这种说法,只是毫不费力地照抄了范文澜中国通史而已,范文澜的书中,有大量内容是在非常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根本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映证,其著作中的许多说法和观点,也为后来的史学界所推翻。小说作者既然轻轻松松地套用上百万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否能拿出相关的史料和依据来,证实自己并没有信口开河?

[待续]

[续前]

《心灵史》是不是站到了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宣扬破坏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能事?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位作者的另一篇小说。

在这位作者的另一篇小说《西省暗杀考》中,描写了光绪二年五月二十日,主人公伊斯尔和马夫在肃州刺杀左宗棠的场面:当时,左宗棠决定向百姓开放已经修好的酒泉湖,并亲临现场与民同乐。就在他的大轿落稳之后,“说时迟,那时快,喊叫水马夫饿鹰扑食一般,一斧子剁在刚钻出轿门的人的头上。伊斯尔仔细看看,觉得自家心静如石。白花花的脑浆迸射而出,迎着散成水雾的酒,在烈日中闪烁。马夫脚掌落地时,第二斧已经剁在那人脖颈上,半个头一下子歪着疲软。伊斯尔感动地念着,主啊,我的养主。他注视着马夫闪电般抡动斧头,如雨的砍伐带着噗噗的溅血声,密如鼓点。那个坐轿人先失了臂,又失肩,被疯狂的斧刃卸成两片……”

收复新疆的大战,是在光绪二年六月二十一日(1876年8月10日)开始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的作者安排了一出独出心裁的好戏,并且描绘得煞有介事,时间则选在光绪二年五月二十日(1876年6月11日),就在收复新疆的战斗即将打响的前两个月,为了作者所渲染的“血仇”,精心设计了上面这样一个除掉“左屠夫”的场面。

如果阿古柏今天依然健在,能看到这篇大作的话,一定会心花怒放、如获至宝的:他的千军万马,没有抵挡住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最后只落得个洪福之王服毒自杀的结果,他的党羽也很快树倒猢狲散,被统统赶出中国。可是,这篇小说却为他安排了如此巧妙的一击,只需要一把斧头,一切就都搞定了,在这种时候除掉了左宗棠,中国人的进攻戛然而止,后边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这位作者的贡献,远远超过自己手下那支庞大的军队,他要为这位作者颁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要在“哲德沙尔国”辽阔的大地上为这位伟大的作家建起一座世界上最高的丰碑,对他进行表彰!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平湖月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